我要做皇帝(校对)第7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3/2322

  于是,刘彻下令,让云中郡将那些废弃不用的装备,统一收缴,存入郡城的武库。
  本来,刘彻的打算是融了做农具或者器皿。
  但那样的话,无疑是亏本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刘彻显然没办法接受这样的局面。
  如今,刘彻却猛然间想到,这些东西,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去——卖给匈奴人。
  尤其是卖给伊稚斜跟他的小伙伴们。
  自古,军火的利润,都是远超其他一切行当的。
  “回禀陛下,那些军械,按照旨意,除发放给郡中乡亭,用以训练民壮之外,余者,皆已存入武库,计有长戟两千柄,矛戈各五百,弩机八百具,硬弓一百副……”魏尚想了想就回答道。
  “义纵……”刘彻眯着眼睛,转头看向一直在旁边当好好学生的义纵,吩咐道:“待汝回云中,去跟匈奴那边联系一下,告诉他们,你要卖一批武器给他们,让他们开价,云中武库里的军械,除了弩机外,余者,匈奴人想要什么就卖什么,朕能接受用奴隶、黄金、战马以及牛羊牲畜的各种付款方式……”
  本来,刘彻连弩机都想卖掉。
  毕竟,汉室制造的弩机,是相当精密的高科技利器。
  这种传承自秦代登峰造极的青铜弩机,有着强大的适应性和耐操作。
  其各种零件甚至能完全互通。
  这就是说,就算匈奴人得到了汉室的弩机,也没有办法山寨它。
  因为想要生产这种弩机,匈奴需要一个少府为首的高精密制造机构,同时他还需要有一批墨家的学者为他钻研和分析青铜材料的特质,然后他还需要一批法家官员,为它推动物勒工名的制度和严苛的质量要求。
  这几个要求,缺一不可。
  只是,刘彻却不能卖。
  因为,卖卖长戟、戈矛什么的,没有人会管,但要是卖弩机给匈奴。
  一旦被人发觉点什么蛛丝马迹。
  那朝野舆论能把刘彻喷死。
  弩在中国,属于严格管控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军用弩,每一把军用弩生产制造出来后,都会登记在册。
  在和平时期,一下子不见了几百柄军用弩,想都不要想,立刻就能让御史大夫衙门的人打鸡血。
第618章
乌孙的灾难(一)
  远方的西域,白山(天山)脚下,此刻已然变成了一个大兵营。
  在军臣的意志下,匈奴人动员了它在西方的十一个部族和其他附庸部族的骑兵,加上从东方赶来驰援的王庭铁杆白羊部族。
  目前,军臣的大蠹之下,云集了超过十四万的骑兵。
  这是一支在西域无可匹敌,无可阻挡,无可战胜的强大力量。
  所有人都战战兢兢的注视着这支自老上单于击破月氏后,匈奴在西方集结起来的最强骑兵集群。
  军臣志得意满,骄傲自得的看着自己麾下的这支大军。
  “本单于的这支大军,就算是每个人吹一口气,加起来的力量,也能将白山吹塌,每人吐一口口水,立刻就填满乌孙人的圣湖,在本单于的这支大军铁蹄之下,乌孙人除了跪在地上,低头臣服,献上牛羊和奴隶外,已经没有第二个选择了!”
  军臣确实有理由如此自满。
  当今世界,除了匈奴外,没有第二个国家或者政权、民族,能轻而易举的集结起如此规模的骑兵集群。
  这支无比庞大的军队,每天都要吃掉超过两千头的牛羊。
  他们带来的牲畜群,一天就能啃光方圆三十里的草场。
  人与牲畜的粪便,每天都能堆成一座山。
  哪怕就算不去打那些已经龟缩到了白山以南的乌孙人。
  仅仅只是让这支庞大的军队在乌孙人的地盘上这样停留下去,只要一个月,就能将大半个乌孙国土,啃成一片荒漠。
  所有的西域国家,都在匈奴的马蹄下瑟瑟发抖。
  现在,西域三十六国中,除了乌孙外的其他国家,都已经派遣了使者,携带了大量的物资和财富,来到军臣的王庭前,恭敬的表达了自己的臣服。
  甚至有西域王国的国王,亲自前来觐见军臣。
  但乌孙人,在这样的军势面前,却没有屈服。
  这让军臣火冒三丈,在他看来,当大匈奴云集了如此多的军队,充分的对乌孙人展示了自己的肌肉,那么,乌孙人唯一要做的就是跪到他的脚底下,亲吻他的靴子,并且在所有西域国家面前,向狗一样的摇尾乞怜,请求他的宽恕。
  “乌孙人必须得到教训!”军臣恶狠狠的在心里想着。
  若有可能,军臣真想将整个乌孙王国都从这个世界上抹去。
  但他不能。
  因为猎骄靡还活着。
  只要猎骄靡还活着,乌孙就不会灭亡!
  因为,幼子和幼弟,在草原上拥有特权,更别说,军臣脑袋上面还有一个大人物,不希望看到乌孙灭亡。
  “母阏氏在龙城可还好?”军臣冷冷的看着那个一脸恭敬的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侄子,日逐王伊稚斜问道。
  母阏氏,匈奴地位最高的女性。
  自老上单于即位后,匈奴就确立了母阏氏制度,以单于生母为母阏氏,母阏氏不在匈奴收继婚制度的约束之内,以避免乱伦。
  同时,作为女族长,母阏氏地位尊崇,拥有仲裁族内事务,维系宗种的权力。
  其中维系挛鞮氏的血脉纯洁,是母阏氏的最主要义务。
  在这个方面,即使单于,也不可以插手母阏氏的工作。
  对匈奴人来说,他们完全不在乎女人的贞洁,也不在乎自己的女人跟多少个男人嗨皮过。
  他们只在乎一件事情族群的繁衍与壮大以及族群血统的纯洁。
  所以,在匈奴,从上到下,都奉行“收继婚制度”和“尚杀首子”的传统。
  收继婚很好理解,就是老爹或者哥哥死了,儿子或者弟弟接收其的一切,包括女人与财产还有子嗣。
  而尚杀首子,则是,匈奴人会将他们从外族娶来的妻子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杀掉。
  原因很简单,匈奴人担心,这个儿子不是自己的种。
  就如同非洲草原上的雄狮,当它占领一个狮群的时候,会残忍的杀死所有未成年的幼狮,以此保证自己的血脉能得到延续。
  在匈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有尚杀首子的传统在,一旦妇女丧偶,基本上,她要是敢改嫁,那她的所有子女都活不成,新丈夫会按照传统,杀死所有不是他的血脉的孩子。
  不改嫁的话,则根本活不下去。
  所以,只能实行收继婚制度。
  让家中的长子和兄弟,承担起支撑家庭的义务和责任。
  而到了匈奴的王族,挛鞮氏这里,这两个传统,就上升并扭曲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了。
  在母阏氏的眼里,所有姓挛鞮氏的男人,地位都是相同的。
  每一个挛鞮氏的男子,都来之不易!
  尤其是,军臣到现在,也只有于单一个儿子活着,其他的男性子嗣,全部都没有活过十岁。
  所以,伊稚斜得到了母阏氏的庇护。
  这是为了防止万一发生不测,挛鞮氏的统治,依然可以继续。
  对于这一点,军臣虽然心里不太舒服,但心底深处,却是赞同的。
  可能中国人无法理解,但对匈奴人来说,父子兄弟叔伯侄子,都是一个整体。
  儿子杀了父亲,抢了他的王位,弟弟干掉兄长,坐了他的位置,侄子逆袭叔叔或者伯伯,得到对方的地位,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正如同后来历史上的呼韩邪单于入朝汉天子前,他的大臣激烈反对的那样:今兄弟争国,不在兄则在弟,虽死犹有威名,子孙常掌诸国……臣事于汉,卑辱先单于……
  对匈奴人来说,只要单于姓挛鞮就好了。
  管他用什么办法得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3/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