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7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7/2322

  但,说起来,这个词也不算王道发明的。
  准确的说,洗钱这个技术,老刘家是开创者。
  想当年,刘邦这个金融小白,玩出了奇葩无比的三铢钱,又被称为颊钱。
  刘邦铸造的那个三铢钱,不仅小而薄,还各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在流通的时候,居然发生了新钱流通不到半个月,就已经碎成无数块的奇葩事迹。
  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经济危机。
  吕后上台后,首先就废除了三铢钱,同时颁布钱律,禁止私钱,然后铸造八铢钱。
  吕后的八铢钱,比起刘邦的三铢钱,那良心就像黄金跟黄铜之间的区别。
  新钱在重量、质量、成色和含铜量上,碾压了刘邦的三铢钱。
  你以为吕后就真的这么有良心吗?
  那你就要大错特错了。
  随着新钱流通,为了防止大家不用以前的老钱,或者把老钱换成新钱。
  吕后规定:径十分寸八以上,虽缺铄,文章颇可智(知),而非殊折及铅钱也,皆为行钱。金不青赤者,为行金。敢择不取行钱、金者,罚金四两。
  意思就是啊,这个钱呢,只要是符合标准(十分八寸)就算缺了个口子,但只要钱上面的字迹还能看到,又非是全铅或者完全断裂的,就是合格的钱币,任何敢拒绝使用它的人,罚金四两。
  这等于是把刘邦的三铢钱造成的损失,完全转嫁了百姓。
  官府和朝廷借机将大量库存和用不出去的颊钱,作为购买百姓的商品的货币给花了出去。
  而这些劣质的颊钱,到了百姓手里,却很少能有被官府回收的——官子两张口,爱怎么说怎么说。
  以至于时至今日,许多地方,根本不认任何铜钱。
  当地百姓只以绢布交易或者完全以物易物。
  老刘家玩的这么漂亮,以至于之后的许多人都是有样学样。
  太宗时发行新钱,称为四铢钱,又开了钱禁。
  然后,天下人就纷纷学习刘氏故智。
  用私铸的四铢钱,大量的兑换市场上的八铢钱,再融了回去造私钱。
  吴王刘濞跟邓通因此赚的盘满钵满。
  在民间,人民形象的将这种官府和朝廷通过左手倒右手的行为,称为洗钱。
  这种隐秘的金融手段,成为了某段时间权贵和商人们剪百姓羊毛的最佳手段。
  但百姓也不是傻子。
  被坑多了,也知道自己上当了。
  于是,百姓们也不再什么样的钱都傻乎乎的接受了。
  如今在关东,一枚吕后铸造的八铢钱,等于三枚四铢钱或者五枚私钱,至于三铢钱……根本就没有人要!
  至于关中,除了八铢钱跟秦的半两钱,还能有点流通的市场。
  其他四铢钱啊三铢钱啊,无论官造还是私铸,统统都被人丢进了垃圾桶。
  质量好的钱币,倒也没什么。
  大不了融了,铸成其他器皿,起码不亏本。
  但那些当初为了赚钱和剪羊毛强行上马的各种劣质钱就很尴尬了。
  钱放在手里面,又花不出去,那就是亏本!
  而少府和内史衙门却又宣布,旧钱与五铢钱的兑换比例,以含铜量为基准,融化后出铜一斤,给五铢钱五十枚。
  但问题是,一斤铜有两百八十八铢(汉制,一斤十二两,一两二十四铢),起码能铸新五铢钱六十五枚,夸张点话,七十枚也够(加了铅铁后)。
  这样的兑换比例,让那些家伙又如何接受得了?
  你要知道,在原先,他们一斤铜,轻轻松松能铸造出一百枚甚至一百二三十枚钱币。
  财富瞬间缩水一大半的感觉,没有什么人愿意接受。
  于是,他们将主意打到百姓身上,也就可以理解了。
  中国自古以来,权贵们不就是这么玩的吗?
  股市也好,楼市也罢,乃至于期权债券,打着为民谋利的幌子,行中饱私囊之实。
  这样的事情,完全不需要华尔街啊西方人教。
  大家生来就会。
  反正沉默的大多数,除了哼哧哼哧两声,发发牢骚,又能怎么滴?
  毫无疑问的,甚至不需要人提醒,哪怕是王道这样的宦官都知道,这些家伙在打什么算盘。
  但很可惜,广大百姓却根本不知道。
  受限于知识和阅历,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连基本的数学常识都不具备,甚至连秤杆上的准星也瞧不明白。他们那里能弄得清楚这样复杂的玩意?
  哪怕他们曾经吃过类似的亏。
  但很可惜,百姓是健忘的。
  类似游戏只要不是每年来一次,保证上当的人会跟秋天的粟米一样多。
  当然,百姓中也不是没有聪明人,但问题是你怎么说服一个已经被安利了的邻居相信你?
  “陛下,我们该怎么办?”王道问道。
  下面的兰台尚书和御史们,也是目光灼灼的看着天子。
  这一次的问题,在许多人看来,无疑是非常棘手的。
  大半个关中的基层官员和贵族阶级、豪强家族,都已经入场,而其他人则在准备入场。
  场中的玩家,包括了窦氏、陈家这样的外戚,也有曹、王、灌这样的老牌世家,甚至还有战功赫赫的将军。
  这些人有意或者无意的选择了秋收前的时机,利用百姓的趋利心理,想玩一次洗钱,将他们兜里正在迅速贬值的钱币,甩给老百姓,让百姓接盘。
  但受损的,最终无疑是朝廷和百姓,甚至很可能酿成一场民变。
  当然,类似民变,朝廷和官府都早有处理的经验了。
  甚至不需要出动军队,县里的衙役和民兵就能轻松镇压。
  因此,很多人的心里都觉得,这次天子大概要低头了。
  是的,一个明智的统治者,在这个时候,在面临百姓与列侯勋贵及大臣之间,必然会装作看不见这样的事情。
  顶多事后,惩处几个吃相太难看,而且地位边缘化的家伙,将他们当成替罪羊,拿出来给百姓出气。
第621章
投石问路
  刘彻这个时候心里面的火气是蹭蹭蹭的向上冒。
  在这瞬间,他有种要化身斯达舒,将那帮权贵全部塞进炮弹里,然后发射到外太空去的冲动。
  但,作为一个皇帝,他却不能这样子干。
  抛开干趴这些权贵可能带来的政坛真空和政权瘫痪不谈。
  一个国家,一下子暴露出大半个上层统治阶级都在拿下层平民开刀的丑闻,必然会立刻就动摇整个政权的合法性,并产生波及整个世界的动荡。
  既然权贵都在鱼肉百姓,那么天子又在干嘛?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可怕且极为致命的命题!
  但若是放任不管,视若无睹。
  刘彻相信,那些权贵的胃口,会一次比一次大。
  最终,刘彻将退无可退。
  刘彻闭上眼睛,无数个想法在脑海中回转,然后被一一否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7/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