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7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3/2322

  但,彼此已经相爱相杀了几百年。
  但凡谷梁派强盛的地方,公羊派的学者,就要被排挤到没有任何生存空间。
  反之亦然。
  对于大道之争,儒家向来就不会手软。
  他们内部的矛盾,都能相互打出狗脑子。
  对于其他学派,那就更加是零容忍了。
  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
  孟子为何容不下许行?
  刘彻始终记得,当初主父偃与他说过的,他少年时期在齐国临淄为儒家士子们排挤、打压和凌辱的往事。
  要知道,纵横派可也是战国大学派之一,也曾经风光过。
  法家和黄老派,虽然相对宽容一些。
  但刘彻觉得,他们要能待见得了这本《富民》里的那些见解,那才叫见了鬼了!
  尤其是,这本《富民》有个核心论述,就是“国以富民为本”,其后的本末论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调上的。
  这简直就是踩到了法家的痛处!
  要知道,法家思想有个核心。
  叫做“尽地力之教”,无论商鞅,还是申不害、韩非子,都是围绕这句话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体系的。
  最最重要的是……
  这本《富民》结尾,放了群嘲……
  它是这么写的:当今之世,治本者少,浮食者众。以巧饰取宠,以居奇致富,以游末乱乡,奚甚可悲!夫公卿列侯,卒劳百姓,轻夺民时,诚可愤诤也!
  我勒个去!
  刘彻看完,只有一个感觉:这个嘲讽的打击面,几乎将皇帝之外的其他汉室权贵、勋臣以及体制一网打尽。
  虽然它说的是实话!
  但瞎说大实话,是要掉脑袋的。
  正因为如此,刘彻才起了爱才之心,决定出面,保护一下。
  “许九……”刘彻微微张口,道:“胆子不小嘛……”
  “臣九知罪!”许九乖乖的跪在刘彻身前,叩首拜道:“恳请陛下治罪!”
  旁边的褚大也跪下来叩首说道:“罪臣褚大,拜见陛下……”
  刘彻将视线稍稍转移,看了看这位公羊派的干将,眼帘微微动了一下,问道:“褚大……《论语》的第十篇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褚大都不敢抬头了,低声道:“乡党……”说这两个字的时候,褚大的声音已经几乎弱不可闻。
  “善!”刘彻笑着问道:“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此话何解啊?”
  “臣知罪!”褚大尴尬的将头完全缩进了脖子里面,此刻,他只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刘氏,除忠孝外,最是推崇“乡党之训”。
  而乡党之训的核心,在汉室,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三老,二是乡校。
  太宗孝文皇帝十二年,曾经明诏天下: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公表也。朕嘉此二三大夫之行。
  这就充分说明了,汉室皇帝认为,孝顺、农耕、三老、廉吏,这四者是构成了当今世界最值得推崇和尊重的美德与人物。
  而乡校是三老的道场(三老掌教化),更是神圣的启蒙场所,知识的传播之源。
  同时也是儒家认为的圣地(蒙以养正,圣功也!)
  “朕不管你们有何恩怨,是为何要在乡校械斗!”刘彻板起一张脸,道:“但既然尔等敢于在乡校械斗,那就要承担因此而来的律法严惩!”
  两个家伙立刻将头附到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虽然他们都知道,天子肯定不会太过严苛的责罚他们。
  甚至,可能还有重用!
  见过皇帝要杀人,还要把要杀的家伙拉到一个偏僻的地方,特意训斥一顿的吗?
  皇帝又没病,肯定不会这样无聊。
  那就只剩下一个解释。
  陛下,有要用他们的地方。
  甭管是什么。
  褚大与许九都知道,他们赚到了。
  当然,态度还是必须要端正,要诚恳的认错,深刻的检讨。
  于是,两人不约而同的道:“罪臣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尔等应该感谢东二里三老杨公!”刘彻淡淡的道:“若非此公为尔等求情,此刻,尔等就已经被投入廷尉大牢了!”
  东二里的那位三老确是在这两位被捕后,就向内史递交了请求从轻发落的文书。
  不过,这只是走走过场而已。
  是一个老人家想息事宁人,顺便不沾惹麻烦的本能反应。
  刘彻拿这个说事,显然是故意给他们找借口了。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刘彻向前一步,看向褚大,道:“褚大,汝乃儒者,儒,柔也,本当以君子自重,奈何不顾体统,不尊先王之训,不崇乡党之教,大庭广众,与人械斗,且还是在乡校之中!岂不闻,太宰曰:儒,以道得民也!汝之所为,不仅辱了汝之师承,更辱没了先王之教,破坏了乡党之训,念尔初犯,又有三老求情,乃师仲舒,又素为朕之所敬,便从轻发落!”
  “去给朕将《论语》《礼》《诗》各抄录五百遍,然后,去东二里教授蒙童一年!”刘彻低下头,问道:“汝可服气?”
  褚大闻言,立刻叩首拜道:“陛下训诫,若黄钟大吕,又若春日之雷,使罪臣幡然醒悟!陛下圣裁,罪臣心服口服!”
  褚大此刻的心情是愉悦的。
  天子的“惩罚”,看似是责罚。
  但褚大看来,这是拳拳爱护之心的表现啊!
  抄论语、礼、诗,这是磨砺自己的诗书素养,坚定自己的向道之心。
  罚去东二里教授蒙童,更是要观察自己的德行操守的意思。
  历史上,明君贤臣相遇,大体都有这么一个剧本。
  这让褚大,真是心花怒放,不能自已。
  只觉得眼前,一片坦途,前途一片光明。
  升官发财,迎娶贵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就在眼前了。
  他哪里还顾得上去思考其他?
  立刻就跟着两个押送他的士卒,恭敬的低着头,亦步亦趋的退出芝房。
  刘彻看着褚大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一笑。
  如此一来,至少两三个月内,许九和他背后的那个人以及《富民》这本书应该不会出现在董仲舒的视线内。
  要知道,以毛笔抄录五百遍《论语》《礼》《诗》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这可不是后世小学生完成老师作业,字迹可以潦草,纸面可以污染。
  必须是字正清晰,卷面整洁。
  想了想,刘彻决定给褚大增加点难度,于是对剧孟吩咐道:“命人告诉褚大,只能以竹简抄录,不许用白纸……”
  好吧,这个决定,可能会将《富民》的曝光时间,至少再向后退两个月。
  至于到时候,褚大是否还记得他曾经跟许九争论的内容。
  那就要看褚大的记忆力,能否有那么厉害了。
  刘彻觉得,很大可能,到时候,褚大只能记得他与许九争论过,还动过手,但具体过程,就呵呵了。
  等到褚大完全消失在芝房之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3/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