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8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4/2322

  史书记载:六年冬,桃李华。
  当时,在严冬季节,关中的桃树和李树却反常的开花。
  可见当年冬天,关中气候暖到了什么程度。
  在封建时代,暖冬只会带来一个后果——灾难!
  气温在冬季的诡异上升,会融化南北极的冰山,冰山融化的冰水,将在未来数天甚至数十天,全方位影响全球气候。
  而急剧的气候变化,是目前汉室农业的致命威胁。
  尤其是,目前,汉室在关中大力推广了冬小麦的种植。
  现在,保守估计,关中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数万顷。
  这意味着,假如国家应对不当,将有数十万人要饿肚子。
  而且是数十万刘氏的铁杆。
  刘彻根本无法想象这样的灾难假如发生,会导致怎样恶劣的后果。
  “冬十二月,雷,霖雨……”刘彻想着自己记忆深处前世对这场灾难的描述。
  在他的前世,这个时候,他正在河间沉迷于女人的温柔乡里,对长安的事情,装作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来保全自己。
  因此,他所知道的,也仅仅就是这么一句简短的描述。
  而且,彼时,这个暖冬之后的气候忽然变化,对关中和天下农业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但现在……
  不谈忽然由暖转寒的气温急剧变化,单单就是霖雨这个事情,就足以摧毁大半个关中的冬小麦麦苗。
  这可真是个天大的笑话啊。
  在前世,因为关中依然维持着传统的种植习惯,小麦只是杂粮,所以这场气候的急剧变化,没有影响半点正常的社会秩序,顶多就是让人抱怨几声,然后赶紧给老天爷上炷香,请他老人家收了神通。
  但如今,由于冬小麦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其已从杂粮,变成了主粮之一。
  所以,反倒现在汉室将要在这场灾难里付出代价。
  “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刘彻在心中叹了口气。
  在很早以前,刘彻就已经知道,历史将要面目全非,所有那些记忆里熟悉的故事与事情,都可能不会再发生了,而且还将有许多事情因为改变,变得更加糟糕或者更好。
  但当这个糟糕的改变来临时,刘彻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若非是今天朕忽然想来御花园散心,估计都还想不到这个事情……”叹息之余,刘彻还有些欣慰。
  至少,事情不会变得更糟糕,至少,还有能挽救的时间。
  “传召大农令及少府令立刻入宫见朕!”刘彻站起来下达了命令。
  周围的侍从的脸色,立刻就变得严肃起来。
  因为,在汉室,大农令和少府令一般不会在非朝会时期被同时召见。
  道理很简单,在汉代连刚刚启蒙的孩童都知道——司农,少府,国之渊(急就篇)。
  《汉官仪》之中更是明确规定:大用以司农,小用以少府……田租刍藁以给经用,凶年,山泽鱼盐市税,少府以给私用。
  这充分说明了,在秦汉两代,大司农及其前身治粟内史与少府共同掌握了国家的全部财政收入以及各项支出的分配工作。
  由大农令来负责国家开支,少府保障宫廷开销。
  虽然在刘彻上台后,这个规矩貌似翻了过来,少府多次出皇帝的小金库补贴国家工程建设和军费支出。
  但基本的制度并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皇帝假如同时召见大农和少府。
  就跟天朝BOSS忽然把发改委和计委的头头喊过来开会一样。
  必然是有一个重大政策或者命令将要下达。
  命令迅速的就被传达下去。
  而且,因为少府和大农衙门,其实都在未央宫的宫墙旁甚至就是在未央宫宫内。
  所以,大农直不疑与少府刘舍来到的速度非常快。
  “臣等叩见陛下,未知陛下急令臣等面圣,可有圣命吩咐?”两人一见到刘彻立刻就恭身行礼。
  “免礼!”刘彻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太阳。
  现在,依然还是一个艳阳天,时间应该还来得及。
  “朕得天启!”刘彻背身对着两人,缓缓地说道:“天示朕,数日后,关中将有雷雨绵绵,地方汪洋成灾!”
  刘舍跟直不疑闻言,立刻就吓了一大跳。
  见面就放大,哪怕他们两个自认心理素质非常不错,也被吓了一大跳。
  当今天子有天命的事情,这在天下,都是公认的事实。
  作为周之成康后,唯一一个能自证天命的天子,没有人敢怀疑刘彻所说的话,是否有假。
  任何一个敢怀疑的人,首先就要先证明,汉鼎和去岁江都风灾的问题。
  更何况,身为皇帝,哪怕刘彻没有任何证明自己的事实,也没有人敢怀疑皇帝身负天命的这个真理。
  所以,刘舍跟直不疑闻言,立刻就跪下来,叩首恭贺道:“泰一嘉惠,社稷之福,臣等伏维陛下神圣圣明,为天下贺!”
  “事态紧急,关乎生民,朕也就不跟两位爱卿废话了……”刘彻转过身来,一脸郑重,若是时间充沛,刘彻自然不介意再演一次神棍一条龙,以弥补去年夏天日蚀,他却没有得到神启这个小BUG。
  但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关乎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记的人民今年的收成以及全家的命运。
  所以,刘彻也懒得啰嗦了,直接就下令了。
第680章
神迹
  “大农和少府,现在有多少斗食之官在关中?”刘彻问道。
  刘舍和直不疑互相看了一眼,脸色有一点点尴尬。
  什么叫斗食?
  就是年俸不足百石,每天的薪水,以斗来计数发放的低级官员。
  他们是整个统治阶级金字塔的最底层。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秩比一百石以上的官员,称为有秩。
  斗食与有秩之间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薪水上,更体现在待遇上。
  一百石以上,依照制度,可以佩戴相应的冠绶,有官印。
  哪怕只是一个地方上的廧夫,人家腰间也是挂了个某某乡廧夫的官印。
  而斗食?
  甚至不被承认是官。
  在此时,斗食之官,就是汉室政府的临时工和编外人员。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是属官的属官的属官。
  直不疑支支吾吾了一阵,然后,答道:“回禀陛下,应该有七八百人左右吧……”
  刘舍也报告道:“陛下,少府各曹,大抵应该有个数千人左右……”
  刘彻没有计较这两个家伙的这个疏漏。
  毕竟,就是后世的天朝部委领导,假如不去翻电脑里的档案,恐怕他也说不清楚,自己的部门里雇佣了多少临时工和编外工作人员。
  “大农,朕命尔,即可动员所有所属斗食,由六百石以上各官带队,进入关中诸县,麦苗种植区,指导百姓,做好防洪防冻之事!”刘彻没有含糊,马上就下达命令。
  这是一场跟老天爷之间的赛跑。
  刘彻得争取在灾难来临前,尽可能的多保住一些麦田。
  至于动员整个部门的力量,进行保护桑苗的工作。
  这在汉代,是非常常见的政府行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4/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