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2322

  果不其然,等到刘彻登基,王娡立即投桃报李,对这个王恢予以重用,就算是后来建元新政垮台,几乎所有主持建元新政的大臣都或被赐死或被罢斥,连窦婴都被赶回老家,但王恢的位子却屹立不倒。
  这里面的猫腻,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
  然而,此时,除了王娡姐妹和她们的兄弟外,刘德相信这世界上知道她们之间有这个联系的人很少。
  “你不仁,休怪我不义!”既然王家姐妹都赤膊上阵,不要节操了,刘德的节操也立即丢掉!
  只是……
  现在却还不能动手!
  等平了吴楚,大势底定,自己做上太子之后,再让王家姐妹知道什么叫做天理报应!
  王恢拉着陶青趁着夜色,偷偷的进宫见便宜老爹,更让刘德知道了另外一件事情——前世他被陶青按在地上,一顶顶不孝的帽子不断的戴上去,那背后未尝没有王家的影子!
  “王恢跟陶青应该是……”刘德在心里猜测着。
  前世的时候,他不过是雾里看花,对于朝堂的变故和变化,也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就譬如前世刘德开始一直以为陶青是晁错的马仔。
  但现在他却觉得,陶青或许开始是晁错的马仔,但是,等到他当了御史大夫之后,那就未必了。
  想想看,御史大夫这个官职仅次于丞相,号称亚相,相当于后世的国务院总理,能爬到如此高位的人,岂会甘心做一个傀儡,给一个官职比他低的人驱使?
  人都是有野心的!
  最重要的是,人是会变的!
  说不定,现在陶青就已经在暗地里准备反噬晁错了。
  因为,是个傻子都看得出来,晁错这艘船要沉了……
  刘德就记得再过几个月甚至连晁错的父亲甚至都绝望的自杀了,自杀之前更遗书晁错说: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晁错的父亲,不过是乡间的老财主,连这种人都看出来晁错已经置身于危险之中,陶青岂会看不到?
  “就让晁错来为我发挥一点余热吧……”刘德心里想着。
  王娡姐妹,现在就算是有真凭实据,也是扳不倒,也不可能被扳倒的。——吴楚不平,皇室内讧的事情就不可能发生!也不能发生!
  但这陶青、王恢却不能放过了!
  刘德很清楚,晁错只要知道他的马仔竟然打算背地里对他下黑脚,以晁错的脾气,不把这两个家伙弄死,那他就不叫晁错了!
  这样想着,刘德就走进了清凉殿中。
  “儿臣刘德拜见父皇!”刘德对着坐在龙座上查阅奏疏的便宜老爹拜道:“惟愿父皇千秋万岁……”
  “起来吧……”上方传来便宜老爹的声音,只是,刘德听着有些不对劲,好像便宜老爹对自己有意见?
  但刘德并不放在心上。
  他很清楚,肯定是王恢跟陶青说了他许多的坏话。
  他更清楚,自己的这个便宜老爹的耳根子有多软!
  像是袁盎晁错两人这两年的斗争中,基本上都遵循着谁先见到天子谁赢的规矩。
  之前,晁错就是抢先进宫跟便宜老爹说了一大堆袁盎的坏话才把袁盎赶出朝堂,然后,后来袁盎在窦婴的引荐下,先进宫见了便宜老爹,所以,晁错就被拉到市井腰斩了……
  所以,刘德知道,王恢、陶青说他再多的坏话也没用。
  因为,刘德手里有猛料!
  “启禀父皇,儿臣前两日曾派人来禀报父皇,有关东诸侯与长安贵族相互勾结,企图祸乱关中,如今幸赖父皇之威名,高皇帝庇佑,儿臣已经查得,与长安贵族勾结的诸侯乃是淮南王刘安!”刘德跪下来一点也不知道羞耻的上奏到道。
  刘德那位文青堂叔,算得上古今中外所有谋反者的反面教材了。
  这位淮南王的一生,就是谋反不成功的一生。
  明年的吴楚叛乱,他前脚准备起兵,后脚就被自己的丞相张释之抓起来软禁了……
  这倒没什么……
  但关键是,他竟然贼心不死,日后二次叛乱,而且这次叛乱,居然依然是被自己的丞相给抓了起来……
  都说圣斗士不会倒在同一招数之下两次。
  刘安却两次谋反,两次都被自己的丞相抓了起来。
  因而,刘德思前想后,这个勾结外戚,企图祸乱长安的锅,让刘安背最是恰当!
  至于证据?
  到了明年,刘安起兵谋反未遂之后,还需要证据吗?
  而且,刘德之所以敢这么明确的指出刘安跟某人勾结了起来,是因为,刘德知道,便宜老爹这回应该很清楚,刘安在干什么!
  事实上,作为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安家的三兄弟,从来都是汉家朝廷监控的重点对象,前世之时,刘德甚至听说,刘安连一天二十四小时上了几次厕所,在那个女人的宫里过夜都被人详细的记录了下来……
  当然,那是他谋反未遂之后的待遇,现在还没这么夸张,但,便宜老爹连胶西王刘卬会见吴王刘濞秘史,以及两人的谈话内容都能弄到,那么刘安密谋反叛的事情,他应是听到风声了。
  而刘德利用的正是这一点。
  淮南王刘安密谋反叛,便宜老爹知道,但其他人不知道;
  把刘安跟某人联系起来,那么,以便宜老爹的多疑,肯定会自己去脑补。
第109章
天子的决断
  “刘安?”天子刘启的脸上闪过一丝杀机。
  听到刘安这个名字,他就有些相信刘德了。
  当年,刘安的老爹淮南王厉王刘长饿死在囚车之中,一时间天下物议纷纷,民间更传出了“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两人,不相容”的民谣,为了防止事态扩大,更为了脸面,当年先帝才采纳了袁盎的意见,将淮南国一分为三。分别封刘长的三个幼子为王。
  老大刘安承袭了淮南王的名号与封国,老二刘勃当了衡山王,老三刘赐为庐江王。
  对于这三兄弟,汉家朝廷从来都没放松过管束。
  可是,长久以来,刘安在淮南都很不安分,寿春(淮南国都城)中汉家朝廷安插的监督大臣,每每都有传报刘安训练士卒,加强战备,积蓄粮草的报告。甚至还有人传言说,刘安扬言要为父报仇……
  但天子刘启心里却很清楚淮南王动不得!
  如今的汉家天下,有两个诸侯王,就算谋反被抓起来,也杀不得,最多只能软禁。
  刘安正是其中一个。
  另一个城阳王刘喜。
  刘安不能轻易动,是因为他老爹死的太惨,而刘喜不能动是因为他老爹对社稷有再造之功——刘喜之父就是城阳景王刘章,在平定诸吕之时,曾发挥了关键作用,更亲手手刃了吕产。
  因而,晁错虽然极力鼓吹削藩,但城阳王跟淮南王从来就不在他的削藩名单之上。
  于是一直以来,所有淮南国传来的消息和报告,全部被他压了下去,甚至连丞相都不知道这些事情,淮南王刘安在世人眼中,现在还是个乖顺谦恭的贤王。
  刘德不扯吴楚,也没说胶西、淄川等,直接指名道姓,说是刘安,这就让天子刘启在心里就相信了五成。
  天子刘启站起身来,方才陶青、王恢跟他说的话,此时全部被他抛之脑后了。
  因为他很清楚,假如某个心怀叵测的诸侯王在长安有了内应,那会导致什么事情发生!
  再坚固的堡垒,也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内奸,永远都是任何统治者最痛恨的敌人!
  这么一来,他就不由自主想了起来,去年跟前年,刘安都曾朝长安,而且都曾在长安逗留了不短的时间,特别是去年,刘安在长安逗留了两个月之久,期间跟无数的贵族外戚见过面,大把大把的钱财撒了出去。
  单单就是他这个天子心知肚明的就有四个宦官收受过刘安的贿赂……
  当时他也没往心里去,因为这是汉家的传统了,就是他的胞弟刘武来长安,也照样对宫廷宦官、外戚大臣出手非常大方。
  但此刻,他却不得不将这些事情跟刘德的话联系在一起。
  “真是好贼子啊……”刘启心里杀气腾腾:“竟然敢勾结藩臣,吃里扒外!”
  对于刘安,天子并不恼火,因为现在背地里想着谋反的诸侯不止刘安一个,只要刘安不真的竖起反旗,他也懒得理会!
  但勾连藩臣,图谋不轨的臣子,那就是就算千刀万剐,也是必须的了!
  “是谁跟刘安勾连?”天子刘启看着刘德难掩心里的怒火低沉着咆哮道:“刘德,你告诉朕,他的名字,朕保证,他活不到明天!”
  “儿臣不敢说……”刘德弓着身子弯腰拜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