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8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0/2322

  只是,当时陈留在秦王朝的死忠官员手里,那个陈留令对咸阳愚忠无比,怎么也不肯投降,而陈留城高墙坚,兵多粮足,当时的刘邦只能是望城兴叹啊。
  这个时候,后来成为刘邦谋臣的郦食其就主动上门来了。
  当时,郦食其是穿着一身儒袍,头戴儒冠,站在军营门口,大言惭惭的说“我要见沛公,口画天下大事”。
  守门的士卒将这个情况上报给刘邦。
  刘邦就问了啊:“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士卒就将郦食其的样貌跟穿着打扮报上去。
  众所周知,刘邦是极度反儒,甚至讨厌儒生跟他们的学问的。
  所以,一听对方的穿者打扮,刘邦马上就说了一句至今让儒生跟儒家的学者,在天下人面前感到尴尬无比,甚至屡屡被其他人拿出来调侃跟笑话的话:为我谢之,言我以天下为事,未瑕见儒人。
  通俗的说就是——哥胸怀天下,志在逐鹿,要打嘴炮,请找别人,别来烦我!
  本来,换了其他人,听了这个答复,恐怕马上就会拂袖而去。
  但郦食其是个妙人,听完士卒的答复,马上就用一种杀人的目光盯着那个士卒,说出了那句至今哄传天下,被人拿来嘲笑儒生,尤其是那些名不成功不就,但满嘴跑火车的家伙的话: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故事的最后,刘邦听完这个答复,马上就踩着雪地,推开帐门,说:“延客人!”
  这就是郦食其与汉高祖之间,君臣的初次相会。
  数十年以来,哄传天下,成为久经不衰的佳话跟笑话。
  而儒生,从此就跟酒徒成了对立面。
  以至于很多不爽儒生的文人士大夫跟贵族,在见到儒生投贴或者请求见面的时候,总会调皮的回复一句:公酒徒乎?吾只与酒徒为友!
  基本上这么一回,对方立刻就会掩面而走。
  顺便说一句,如今的特进元老,曲周候郦寄,是郦食其的侄子。
  而郦食其的最后结局非常悲惨,他在完成了刘邦交给他的任务——忽悠齐王后被齐王田广活生生的煮了。
  到汉室建立,刘邦思念郦食其,哪怕是郦食其的儿子郦芥寸功未立,甚至还干了许多糊涂事情,也依然拜为高粱候,后来改封武遂候。
  所以,当刘彻说“大将军,这是要做酒徒吗?”的时候,郦寄默默的低下头,挤出了两滴眼泪。
  而窦婴跟儒生,却是尴尬的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
  而其他臣子,则是面露微笑,围观了起来。
  天子的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意思就是告诉窦婴:少拿儒家那套注定要被埋到历史垃圾箱里的宗法礼仪在朕面前唧唧歪歪。
  我们老刘家,从来不听这一套,也不吃这一套!
  对朕来说,与其听儒生的那些唧唧歪歪,还不如去跟酒徒侃大山……
  这是刘彻登基以来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公然的表露自己对儒家的反感跟不耐烦。
  这让儒家的臣子们,非常惶恐。
  儒家可不想,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崛起势头跟现在的大好势头,因为在某个问题或者政策的态度上,恶了天子,结果招来弥天大祸。
  要知道,现如今,百家并起,诸子争霸。
  黄老、儒、法、墨甚至纵横家跟农家,都在争夺天下话语权。
  要是得罪了天子,在政治跟政策上打压儒家,让其他学派,尤其是墨家骑到了儒家的脑袋上。
  那就是……末日!
  墨翟的徒子徒孙们,可是没有一天不想将儒家扫到历史垃圾堆,埋到坟墓里去的。
  所以,博士官里的诸多儒生,纷纷马上怂了,再没有什么胆子跳出来评论了。
  这也跟现在的形势有关。
  你要换了儒家坐大后的那些时代,你看他们敢不敢喷皇帝一脸吐沫星子。
  因为那个时候,皇帝只有儒生这么一个选择。
  是买方市场。
  而现在,是卖方市场。
  没有张屠夫,还有李屠夫,皇帝想吃肉,有的是人帮忙杀猪。
  而窦婴,也被吓了一大跳。
  原本还嘻嘻哈哈,一脸温和的天子,转瞬之间,就暴跳如雷,这让窦婴都有些接受不能了。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同时还是一个自诩掌握了真理,认为自己一定正确的士大夫,窦婴当然不服气了!
  就跟他在历史上,刘彻的皇帝老爹废了刘荣,田蚡挖坑埋了灌夫以后,窦婴感觉很受伤。
  文青一受伤,就会硬脖子,头特别铁,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掉泪。
  窦婴叩首拜道:“陛下何以如此辱臣?臣自问,一片公心……”他的文青脾气一发作,犟劲上来了,那胆子,可以说大的没人能拦。
  只见他取下自己的冠帽,放在一边,再拜道:“陛下若不能说清楚,臣错在何处,以至陛下竟如此……那臣宁愿辞官归家……”
  “放肆!”一直端坐在自己位置闭目养神,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的章武候窦广国,猛然睁开眼睛,站起来道:“窦婴,这是臣子跟君父说话的样子吗?”
  窦广国在两个侍从官的搀扶下,走到殿中,脱帽谢罪,拜道:“子不教,父之过,大将军臣婴虽非臣子,然,臣身为窦氏宗主,管教不严,竟使大将军臣婴,咆哮大殿,要挟君父,请陛下治臣之罪!”
  窦婴这个时候,终于从他的文青纠结情绪中醒悟过来。
  历来,只有臣子给皇帝一个交代的,什么时候,臣子能让皇帝给他一个交代?
  清醒之余,窦婴也是庆幸无比,幸亏,他还有个长辈在场。
  若是当时,叔父反应稍稍慢一点,让廷尉或者御史大夫、中大夫开口了。
  那他不死也要脱层皮。
  以辞官要挟皇帝?
  上纲上线一点,都够得上大不敬这个杀全家的罪名了!
  窦婴想到此处,浑身上下都出了一身冷汗,立刻就叩首道:“死罪,死罪!”
  这个时候,刘彻站了起来,踱着步,走下御阶,来到殿中,先是扶起章武候窦广国,道:“章武候,快快请起,当不得卿如此……”
  刘彻暼了一眼窦婴,老实说,在前世的时候,刘彻就已经很熟悉窦婴的为人了。
  毋庸置疑,窦婴是忠臣,也是君子,还是个大好人。
  讲义气,重信誉,一诺千金。
  但,就是有些糊涂,有些天真,有些理想主义。
  当刘彻是太子的时候,这些都是优点。
  但等刘彻当了皇帝,就有些变成缺点了。
  就跟袁盎一样。
  作为太子的刘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管不到也不会管,这两人与他的朋友、兄弟之间的那些勾当,只要他们能拥戴刘彻这个太子就好了。
  但当了皇帝就不同了。
  天下都是朕的!
  你们居然纵容自己的亲朋兄弟,挖国家墙脚,还阻拦朕的意志?
  那,对不起,朕不得不让你们鞠躬下台了。
  这还是念在过去的情分上……
  所以,就难怪天下人评论老刘家——刻薄寡恩,薄情寡性了。
  实在是,作为皇帝,一个负责的皇帝,必须无情!
  当然,窦婴现在还没有严重到必须鞠躬下台的地步。
  “至于大将军……”刘彻扶着窦广国,将他交给两个赶忙迎上来的侍中,让他们将这个老臣扶住,回头对窦婴道:“卿虽然率性了些,但总归是一片忠心,朕非秦始皇,也不是桀纣,还没到不能听逆耳忠言,犯言直谏的地步……”
  一边说,刘彻一边走回御阶,一步步拾级而上,然后看向群臣。
  而窦婴闻言,也是马上叩首:“不敢,请陛下治臣之罪……”
  清醒过来的窦婴,那能听不出刘彻的这些话外之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0/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