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8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1/2322

  他想起来了,好像,似乎,在穿越之前,他曾经看过一个叫“闯关东”的电视剧,里面就有反应清末闯关东的百姓淘金、争夺的内容。
  而在实际上,东北和远东地区的黄金矿藏储备是非常丰富的。
  刘彻曾经有个同学,是东北的,曾听他吹牛逼说过,在他家乡,有个老沟金矿,据说这个金矿在发现之初,捞起来的河沙之中,有一半是金沫。
  即使到了现代,当地的沙土被人淘了几十遍后,依然能淘出黄金。
  后来刘彻特意上网查过,确实如此,老沟金矿在历史上,仅仅是在1883和1884年两年时间内,就被来自国内外的上万淘金客,盗采了数十万两黄金。
  而东北地区的其他河流之中,也存在着很多能淘金的河段。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人类从来没有在这个地区进行过采矿活动,当地的矿产资源,几乎是完全的保持了原生态。
  从地球形成之初,就已经形成的各种矿山,以及随后数十亿年地质变迁和各种板块活动,从地底喷发出来的资源,也同样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至于后世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刘彻抬起头,嘴里喃喃说道:“这是一个占据了苏联、俄罗斯黄金产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地区啊……”
  “而且还是一个以砂金矿为主的产区……”
  砂金矿跟原生金矿是地球黄金储备的主要两种矿床。
  砂金比原生金矿更受欢迎。
  其原因在于,砂金矿是露天,全天候开采的金矿矿床。
  后世天朝大小河流里密布的淘金船,就是专门冲着砂金去的。
  以刘彻所知,东北和远东地区,包括大小兴安岭以及辽河流域、黑龙江、图们江及阿泰尔河、鸭绿江,都是砂金矿分布区。
  这次薄世上报的这个发现的金砂河流,刘彻根据其奏报内容和描述推断,应该就是那个曾经跟刘彻吹过牛逼的东北同学的老家——老沟金矿。
  老沟金矿,在后世天朝的最北端,也就是漠河县境内。
  这是刘彻根据薄世报告的汉军骑兵出发时间和旅途时间,再由新化城的位置,推算到的。
  若真是这样,就有些搞笑了。
  也不知道,两千年后,那位同学,该怎么吹牛逼了。
  “老沟金矿的黄金储备,至少是数百吨,足可开采百多年……”刘彻在心里寻思着:“以薄世报告的含金量跟金砂比例来看,在最初的十几年,每年都应该可以出产数千金甚至两三万金的砂金……”
  这还是目前淘金技术跟水平落后的缘故,你要是上了后世的大型机械,一年不弄个十几吨甚至几十吨,怎么好意思出门见人?
  后世的毛子,可是在远东,每年出产七八十吨的黄金。
  这还是毛子采了无数年后的结果。
  即使是数千金,这也是一笔让刘彻都有些坐立不安的财富。若是数万金,已经足够刘彻为了这笔财富,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远征了。
  不会有人不爱黄金。
  尤其是目前的时代,作为唯一的上币,最坚挺的一般等价物。
  黄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币值。
  而在于它决定的国家货币健康之上。
  一个每年都能稳定出产数千金甚至几万金的矿藏,已经足够刘彻为此付出每年几千人的死亡名额了。
  因为,有了这笔财富,汉室的经济就很更健康。
  更可以依托这笔财富,进行金融改革甚至实行金本位。
  这笔财富是如此的诱人,以至于刘彻几乎都按捺不住要将它收归国有,纳入少府掌握的冲动。
  而这样做,在目前,是完全没有成本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理论上,别说金矿了,就是你家后院的野草跟木柴,都是皇帝老子的私人财产。
  从法律上来说,这些东西,不过是老刘家大发慈悲,批准天下百姓取用的。
  但,刘彻强行按捺住了自己的冲动。
  “与国土相比……”刘彻在心里告诉自己:“财富、黄金,算的了什么?连冒顿一个夷狄的酋长都知道,黄金可以放弃,女人可以不要,宝马也能送人,但是,独独,国土不能谈判,也不存在谈判的余地!”
  “朕又岂能不如冒顿?”刘彻拿着薄世的报告在心里说服自己。
  在他眼里,这个被发现的疑似老沟金矿的河谷,是一个能够帮助他,在最短时间内消化和控制新入手的数千里国土的关键。
  “一个老沟金矿,就足以让人发狂了……”刘彻很清楚,如今天下,对黄金的痴迷究竟有多疯狂。
  譬如说,司马相如的好基友,也就是历史上跟司马相如演双簧,骗了卓文君的那位临邛县令王吉吧。
  此人在历史上的活跃时期非常长,几乎贯穿了武帝朝至宣帝时期。
  活的非常久,甚至留下了“王阳在位,贡禹弹冠”的成语。
  甚至还有“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这样的佳话。
  但是,王吉年轻的时候,他最出名的故事,却都不是这些,而是他在长安的时候,被几百个游侠围观的故事。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王吉应好基友司马相如之请,来长安游玩。
  这时,王吉已经薄有微名了。
  长安的游侠们也听说他的名声,但为什么还要围观他,甚至弄得京兆伊都不得不出动呢?
  答案是,游侠们觉得王吉传说一向为官清廉,两袖清风。
  但是,他乘坐的马车富丽堂皇,高端大气上档次,列侯也不如。
  他穿的衣服,华丽奢侈,就是两千石也没他这么气派。
  那么问题来了——王吉他一不贪污,二不玩阴的,名声大大滴好,他的钱哪里来的?
  正所谓“天下服其廉而怪其奢……”然后“俗以为王阳能作黄金”。
  都以为王吉学会了炼金术,能点石成金了。
  所以,游侠们希望,王大哥不要吝啬,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带着大家一起发财嘛。
  这个故事被记载在汉书中,成为千古疑案。
  不止民间对黄金疯狂,皇帝老子也不例外。
  历史上,武帝喜方士,除了希望能长生不老外,就是想靠方士们炼金成功。
  大骗子栾大就抓住武帝这个心理忽悠他“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根本不懂化学的武帝被栾大忽悠的连女儿都嫁了,成了史上第一大冤大头。
第711章
淘金浪潮(四)
  实际上,也怪不得武帝。
  在武帝上台前,民间的“炼金术”之风,就已经吹了两百多年了。
  从秦朝开始,方士们跟术士们就纷纷忽悠自己有炼金术,能炼出黄金来。
  而且,方士跟术士们也不是全无成果。
  他们弄出了一种能唬弄不懂黄金或者没研究过黄金的村妇老朽的东西。
  这是一种通过化学手段,制造出来的跟黄金外观有些类似的玩意。
  后世的高中课本上,就有详细的制造流程。
  大体是用炉甘石跟赤铜矿以及木炭混合,加热到八百度左右,就得出了一种外观类似的所谓“药金”。
  这是方士们的说法,官方的称呼是伪金。
  刘彻老爹在台上的时候,就已经颁布命令,禁绝“伪金”,违者弃市。
  刘彻登基后,也屡次三番下诏,宣布“有造伪金者,腰斩,知情不报、隐匿者连坐”而地方郡国官府,假如破获或者抓捕了制造伪金的罪犯,要立刻押送长安廷尉大牢,将这些罪犯的等级跟“大逆、大不敬并乱、伦”提到同一级别,发现一个严惩一个。
  但就是这样,民间的伪金事件,层出不穷。
  热衷于类似骗局的犯罪分子,就像是后世的安利跟传、销集团一样,根本无法禁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1/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