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8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1/2322

  “南越擅杀士民……”刘彻清了清嗓子,道:“朕绝不会置之不理,先命令长沙国,遣使去南越,命南越王陀立刻交出罪魁祸首,然后等待裁处!”
  恩,先让南越王交人,这样,管它有理没理,南越都要落入无义的悲剧下场。
  至于什么时候商人能堂而皇之的变成“士民”。
  这种无关紧要的细节,还是不要在意了。
  “陛下圣明!”周亚夫恭身行礼,对这个结果无比满意。
  此刻,周亚夫心里面,已经有了一整套的战争计划。
  无论南越人交还是不交凶手,磨刀霍霍的汉军,都可能越过五岭。
  渴望军功,封妻萌子的将军,希望得到军功,升官发财的将佐,期望获得军功,回家买地置业的士卒们。
  这些人的希望和渴求,共同奏响了一曲战争进行曲。
  哪怕是周亚夫本身并不主张战争,但也在这些人的呼声和要求下,被动的支持战争。
  因为,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显了。
  不支持战争的人,必然得不到广泛支持。
  遍及地方郡国的退伍士卒担任的亭长、里正,还有舆论思想界中欢呼战争,高喊“夷狄是膺,荆舒是惩,王者兴义师以伐无道,拯生民,天命也”的文人士大夫,还有列侯勋臣们,会将任何阻挡他们升官发财,封妻萌子的家伙撕成碎片,踩进泥浆里。
  哪怕周亚夫身为丞相,他也清楚,他挡不住这天下的浩浩大势!
  因为周亚夫很明白,此事背后,不仅仅有着武将集团在上跳下窜,更有南方的地主士族集团在煽风点火。
  这两股力量合流,就产生了现在的情况。
  送走周亚夫和将军们,刘彻立刻就叫来王道,吩咐下去:“马上派人去齐鲁吴楚地区,给朕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命令绣衣卫,立刻报告当地情况!”
  绣衣卫在南方,目前主要只存在于各大枢纽城市和经济热点。
  而且,缺乏人手,很难监视地方郡国的异动,目前,绣衣卫在南方,只能报告他们能见到和发现的东西。
  一般都是公开的消息。
  但私底下究竟怎么样,就不是这些没办法进入官衙和王宫的绣衣卫探子所能知晓的。
  所以,派遣宦官南下调查,就成为了刘彻目前的选择。
  “诺!”王道领命下去。
  王道走后,刘彻坐下来,靠着柔软的御榻靠垫,思索了起来。
  刘彻隐约有种预感,此事背后,传达出了一个讯息。
  而这个讯息极有可能与目前天下,尤其是南方的地主士族们的形势与心思息息相关。
  “齐鲁吴楚……”刘彻抬头,看着悬挂在墙壁上的地图。
  南方,尤其是长江以南的广大齐鲁吴楚和江淮地区,那里基本上已经被儒家完全占领。
  只有少数地区,儒家的力量没有占优。
  但在多数地方,儒家呈现了压倒性的优势。
  尤其是齐鲁地区,儒家更是以一种霸道总裁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中。
  当地士族、地主、官员和贵族乃至于王族,统统都是儒家的支持者,即使不是,立场起码也是亲近儒家的。
  一个很浅显的例子就能证明这个事实——齐鲁吴楚地区的诸王,如今,除了江都王刘阏的世袭罔替是摇摆与儒家跟黄老派之间之外,其他诸侯王,及诸侯王弟子,全部都是儒家的老师教出来的。
  在这些地方,儒家跟地方的贵族地主阶级,就像北方的武将跟地主集团一样,紧紧的联系在了起来,几乎密不可分。
  当然,儒家内部也分成许多派系。
  吴楚地区,主要活跃的是楚诗派跟公羊派系。
  而在齐鲁地区,则是公羊与谷梁派犬牙交错。
  现在,这些派系联合了起来,鼓吹战争。
  这个事情,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齐鲁吴楚,尤其是齐鲁的地主士大夫们向来就是贪婪、吝啬和无耻的代名词。
  无利不起早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而且,地处南方安逸繁华之地,江南鱼米之乡,他们没有像北方地主那样,拥有迫切的危机感和对外侮的耻辱感,更没有什么想要给国家社稷人民做点贡献的使命感。
  这些家伙绝大多数,整天不是在挖空心思压榨自己的佃户,就是在琢磨着今天玩个什么样的绅士游戏。
  现在他们忽然站起来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这不得不让刘彻想到了党人碑,怀疑背后,有什么阴谋。
第725章
拿错剧本的儒家(三)
  翌日,长沙王刘发的奏疏送抵刘彻案前。
  “刘发这个家伙……”看完奏疏后,刘彻托着腮帮子,笑了两声:“果然是忠厚老实……”
  老实到连撒谎都不会了。
  或者,他是故意卖破绽?
  低头再看了看刘发的奏疏,刘彻抿了抿嘴唇。
  刘发的奏疏,虽然基本上跟齐鲁诸王的内容没有多少区别。
  但老实人之所以是老实人,是因为,他总会不由自主的说一些实话。
  譬如刘发就提了几句,这件事情的始末和缘由。
  刘发在奏疏中说“齐鲁商贾杨、王诸人,自去岁起,于臣国中,广蓄旧钱,行贩南越,以中国之钱,购南越象牙、香料及稻米之属,不意为南越中尉吕道等所图谋,阴以交易之名而诱杀之。”
  好吧。
  南越王国的政治体制,以刘彻所知,是完全继承的秦制。
  这种继承比汉室这样的山寨,还要彻底。
  南越中尉的地位,跟秦代是一样的——主掌缴循京师。
  换句话说南越王国的中尉的职责是负责其国都番禹的治安和安全警戒。
  大抵类似后世的首都卫戍司令。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样的商人,能让一国的首都卫戍司令,不顾吃相和脸面,跑去边境上设局诱杀几个商人?
  当然了,考虑到南越、闽越的节操。
  这样的事情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小国嘛,向来是靠耍无赖和不要脸混江湖。
  后世三胖帝国,不就尽干这样的丢人和没节操的事情?
  刘彻站起身来,走到殿中的墙壁旁边,看着悬挂在墙壁上的巨幅地图。
  他看着长沙国与南越的地理,然后,用手丈量了一下。
  “齐鲁至长沙,少说也有千里……”刘彻托着腮帮子想道:“这个事情是上个月辛卯,也就是十一号发生的……”
  然后他笑了:“这些家伙……”
  至少一千里的距离,消息哪怕是走最快的道路,也需要起码三四天,才能抵达齐国。
  这还是动员官方的力量的结果。
  而自齐鲁,到长安,用八百里加急的紧急渠道奏报到长安,也需要起码十天。
  这就是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了。
  但实际上,不可能这么快。
  于是,这就出现了一个BUG。
  刘彻觉得,他好像抓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会为了市场发动战争……”刘彻笑眯眯的看着地图:“那么地主阶级会为了什么发动战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1/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