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9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1/2322

  但却因为实验、疾病以及其他各种原因,有八位墨者去世,三十一个学徒身亡。
  再这么玩下去,墨家上下都觉得,可能等不到自己探明大道,明知世界真理,最终实现天下兼爱的理想世界,墨家自己就要断绝传统了。
  被逼的没有办法的墨家,不得不第一次对未央宫发出请求:陛下,请救救墨家吧!
  而天子的指示来的很快。
  “薄后千秋将至,朕已命有司于长安市井,演绎诸般杂技,君等可借此机会,于世人面前,宣扬墨翟之理念,讲演今日墨家之理想,借此吸引志同道合之人,携手共谋未来,朕将令有司,全力支持与配合!”
  想着天子的这个之世,这个墨者,就笑着对着围观的至少千人以上的群众,拱手道:“诸君,我墨家始自先贤墨翟,自有墨家这一称谓以来,我墨家上下,就以‘兼爱非攻,节用明鬼天志’为纲,我墨家,不是某些人口里所说的‘无君无父,抛妻弃子,无有忠义,不通礼乐’之辈!”
  他指着自己,道:“譬如区区在下,某本雒阳人,姓杨名毅字子重,上有六十老母,下有三岁小儿,身旁更有细君相持,我墨家子弟,讲兼爱天下,与天下士民百姓同呼吸,共祸福!”
  “诸君请试想一下,倘若有人,连自己的家人妻小与父母叔伯宗族都不爱,何以谈爱天下?”
  “包括在下在内的所有墨者,都是父母所生,天地所养,天子所治的诸夏之子民!”
  “我们与诸君一般,都侍奉着自己的父母,养育着自己的孩子妻小,敬重着乡中长者……”
  “但是……”杨毅抬起头,挺起胸膛,骄傲地说道:“我们与诸君的不同的是,我们墨者知道,不能自己侍奉父母颐养天年,就可以不管天下无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诸夏同胞;我们墨者知道,不能因为自己乡梓,平安无事,就可以不管北方长城为率兽食人之稽粥氏肆虐之燕赵上代同胞的苦难,所以,我等墨者,提倡节用以辅军国,明鬼以敬祖宗神明,天志以探世间万物之运转规律,验于古,用于今,明于道,诚于心!”
第743章
王者归来-墨家(三)
  杨毅的这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顿时就引起了许多围观士子的热血沸腾。
  年轻人嘛,总是冲动而且感性的。
  一句口号就能忽悠他们上战场,一个描绘出来的未来景象,也能激励他们头悬梁,锥刺股,日以继夜,奋发向上。
  被杨毅这么一刺激,立刻就有许多的年轻人,心里面跃跃欲试,想要加入墨者的大家庭。
  兼爱非攻什么的听上去,好像也挺高大上的?
  不比东方的儒家说的君子之道差多少嘛。
  尤其是如今墨家,似乎很得当今天子的喜欢。
  去年考举,但凡是墨家子弟,几乎全部中了……
  这就让更多的骑墙派和投机主义者心痒难耐。
  对文人来说,改变一下自己的意识形态,或者换个嘴脸出来喊口号,其实,压根就没什么难度。
  就像历史上,从纵横家变成了儒家的主父偃,还有从法家立场,变成高举春秋,甚至以春秋故事来解释法律的张汤们。
  文人,从来就不需要脸面,他们只需要成功。
  为了富贵,为了权力,为了迎娶白富美。
  莫说是墨家了,就是两千年后的那个最初的天朝,不也有一大帮平时衣冠楚楚,住豪宅,喝咖啡,平时私生活混乱无比的大师、名家们,纷纷跪舔,甚至脸不红心不跳的认为自己也是无产阶级的家伙吗?
  杨毅看着人群,知道是时候了。
  于是,他长身而拜,道:“幸蒙陛下不弃,以我墨者还有些许微功于社稷,乃特拨内库禁钱三千万与我墨家于长安城东市之侧,立一墨校,凡诸夏之人,无论士农工商,只要认同我墨家理念,愿与我辈墨者,一同携手,为天下兼爱,四海非攻之人,皆可来墨校学习,我墨家将不收分文学费,若有人能得我墨家任意一位墨者认可,更可免费提供食宿与生活之用!”
  这个炸弹炸下来,顿时就惊得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方士术士们在心里面是跳脚大骂,愤愤不平。
  三千万啊!
  这些钱,若是堆在一起,恐怕有小山那么高了!
  当陛下却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拨给了墨家。
  若是给我们,那该多好?
  能去花街柳巷潇洒多少年啊!
  而儒家的士子们,则是露出了无比警惕的神情。
  墨校?
  墨翟的思想,真要复活了吗?
  再没有比儒生更清楚,墨家的可怕之处的人了。
  当年,战国之时,儒墨之间在列国相互竞争。
  尤其是在齐国,捉对厮杀。
  彼此,对对方的能耐和行为方式,可是极为清楚的。
  而当数年前,墨家在长安出现复苏的迹象,并且得到当今天子的大力支持后。
  儒家的各个巨头,就已经紧急给自己的门人弟子和族人上过课,反复强调过墨家的可怕和恐怖之处了。
  因而,现在大凡有所师承的儒生们都知道,当年墨家是怎么在列国吊打儒家的。
  他们扎根于底层,与百姓士卒为伍,赤脚蓑衣,哪怕不为君王所喜,也能跟其他诸子百家,掰手腕,比拼一二。
  一旦得到君王信重,立刻就是鱼跃龙门,横扫所在的国家的一切派系。
  而且,因为他们起于底层。
  所以,一旦溃败,其他派系几乎很难再在当地有所作为,只能灰溜溜的滚出该国,等待那个支持墨家的君王死去或者改变主意。
  如今,墨家得到当今天子信重,更有军方的许多巨头支持。
  若再被他们立起墨校,有了足够的人才补给和血液补充。
  那,这个曾经的大敌,那曾经遮蔽了大半个中国,让儒家只能瑟瑟发抖,甚至被人在各个场合,朝野乡村所有地方反复打脸和嘲讽的墨家,在未来的三五年中,恐怕就要回归人间了。
  最起码,在关中,将会如此。
  “不行,我等要马上回去,将这个消息报告给老师!”许多人在心里想着。
  而在围观人群中的其他诸子百家的弟子,却是看着人群里激动不已议论着结伴一同前去墨校学习的年轻人,纷纷在心里哀叹一声:“墨翟的学派,终究还是复苏了啊……”
  但他们并不像儒家那样,对墨家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对他们来说,墨家复苏也好,儒家崛起也罢,都是威胁。
  所以也就不存在,墨家坏蛋,儒家好人这个设定。
  对他们来说,儒墨都是异端。
  插儒家一刀跟插墨家一刀没有区别。
  当然,若有可能,多数人都会选择亲近儒家而排斥墨家。
  只是目前看来,儒墨都已经是羽翼丰满,大势已成。
  在这个情况下,聪明人当然不会跳出来当MT拉仇恨了。
  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旁观。
  “这是王者归来的景象啊……”远处,一个马车中,宋子候许九,把玩着手里的一个小物件,看着这里的景象,在心里想着。
  “诸君!”许九看着马车中的其他几位穿着布衣的男子说道:“我等杂家子弟也是时候奋起了,不能让墨家独美于前!”
  “陛下已经准许我等,前往安东诸都尉治下,宣扬我等的理念,传播我等的思想,教化士民,有朝一日,我等或许也能像今日之墨家一般,堂堂正正的回归朝堂,告诉天下百姓,我等亦是豪杰!”
  “君侯所言,我等受教!”其他几人纷纷站起身来,长身而拜。
  杂家凋零至今,最后的传承者,如同风中残烛,可能,自己等人就是这世界上最后一批立誓要合儒法,并墨道,兼百家之见的杂家子弟了。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是杂家理念的真正支持和践行者。
  愿意不惜一切,哪怕赌上身家性命,宗族名声,也要让世人知道,曾经有过他们这样的一群人,曾经思考过国家前途,百姓未来和天下苍生!
  “去吧!诸君!”许九慷慨的对着自己的这些同窗同门和同志们拜道:“陛下让我赠诸君一言:安东诸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今日,诸君子然离长安,来日,或许回归之时,便是负天下苍生之望,得国家社稷之盼!”许九说道:“届时,我将在灞桥,迎接诸君以王者之态,率三千子弟,回归朝堂!”
  “到时候,我等联手,将儒法黄老墨诸子,杀个片甲不留!”
  “必不负君侯所望!”所有人都是慨然而道,言语之中的决心已是毋庸置疑了!
  ……
  库里提奥斯,站在人群中,看着周围的一切,耳中听着前面的那个叫杨毅的墨者的言语。
  他在中国已经待了将近一年了,对中国的言语与典故,也有所了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1/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