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9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7/2322

  “以其暴虐,残朕子民!”
  说到这里,刘彻稍作停顿,然后提高了声调,道:“其罪,罄南山之竹,不足书;倒东海之水,恶难洗!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其令廷尉,严查之,有罪奏之,有恶查之,有冤洗之,有难平之,有苦诉之!”
  这段话一出,群臣都是大惊失色。
  当年,诸侯功臣灭了诸吕,也没这么骂过诸吕。
  舆论界,再怎么唾弃秦朝,也没有将秦贬低到这个地步!
  罄南山之竹,倒东海之水……
  许多人愕然发现,自己的天子,原来是一个隐藏着的大喷子。
  这喷人功力,诸子百家的巨头都觉得,自己在天子面前,果然还是太年轻了啊!
  但,更多的人的内心,却是敲了鼓。
  既然刘辟光已经被天子认定为这个世界上最坏的坏蛋。
  诸吕、暴秦,拍马也不及刘辟光的混账。
  那么,刘辟光固然要“死有余辜”,章丘百姓起来反抗刘辟光,自然也可能要被洗白!
  要知道,刘家是靠什么起家的?
  答案是农民起义。
  高帝刘邦迁都关中后,第一件事情,是起兵主蚩尤祀,第二件事情,是命令萧何营造未央、长乐两宫,第三件事情,则是下诏为陈胜在砀起陵,置三十户守陵百姓,其墓号为:陈隐王之陵。
  这,就能从某个程度说明,刘氏对农民起义的看法。
  更麻烦的是,陈胜之墓,虽历数十年风雨,至今,汉家天子依然岁岁遣使,前去查看,祭祀,供奉血食。
  每岁冬十二月,陈胜忌日,更会遣派太常官员,前往陈胜当年战死之地城父县,为其举行祭祀仪式。
  这个事情,虽然办的很低调,但是,朝中,但凡有所注意的人,基本都知道。
  汉家也从来不忌讳讨论和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成功、失败的原因。
  甚至,朝中许多大臣,是靠着给皇帝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前因后果,而得以为官出仕。
  几十年下来,刘氏天子,对于陈胜吴广和前朝的治乱得失,已经分析的非常彻底了。
  所以,很多人都担心,天子,要洗白章丘的百姓,尤其是首倡者。
  大家虽然都知道,这样子做的话,老刘家就又能收买一波民心了。
  反正,老刘家从来臭不要脸!
  当年太宗皇帝,为了刷声望,不知道跟张释之,唱了多少出双簧戏。
  这些事情,旁人不明白,一直在旁边旁观的贵族勋臣,还能不知道?
  想想看,太宗为了收买民心,堂堂天子的架子和脸面都可以不要。
  今天,当今这位号称“太宗指定隔代储君”,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天子,难保不会学习太宗故技!
  更可怕的是——当今这位确实有这么干的资本!
  他是三王之后,唯一一个自证了受命于天的天子。
  天下百姓,勋贵,诸侯王,全部都只能选择在他的面前,五体投地,用最恭谨的态度和最卑微的礼仪,诚惶诚恐的献上自己的忠诚、青春、才干甚至生命!
  难道,还有人有胆子敢于对这位天子说不?
  那岂非是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自杀都要比这个来的更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今,自然是高枕无忧。
  也不需要担心会有百姓会反对他,甚至武力反抗他的统治。
  三年以来,天子诏命所到,县乡亭里,无不是焚香祷告,然后欢天喜地的跪迎天命!
  但……
  “陛下您可不能这样啊!”无数人在心里狂喊。
  错非现在这里是庄严神圣的宣室殿,甚至可能会有人扑上去,要抱住刘彻大腿,苦苦哀求了。
  为什么?
  因为,太宗朝的教训告诉大家一个真理:当皇帝装逼时,皇帝固然可以疯狂刷声望,爽的不要不要。
  但臣子们就要受罪了!
  所谓皇帝动动嘴,臣子跑断腿!
  若是其他事情,大家还能捏着鼻子忍下来。
  但这个事情,却是绝对不行的!
  章丘百姓,赦免可以!
  但首乱者必须死!
  用他们的死,来警示天下:刁民们,别嚣张,谁带头反抗老爷我,谁就要死!
  然而,刘彻却无视了这些大臣贵族脸上的神色和纠结的表情。
  他自顾自的向前一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刘彻看着这些人,这些在昨天,他还顾忌,还担忧,还在想着要尽量用委婉的手段来拉拢的家伙。
  这不能怪刘彻朝令夕改!
  实在是这些家伙的表现,让刘彻发现了。
  他们,甚至不如一只纸老虎!
  纸老虎,你远远的看着,还是能威慑人的。
  但,这些家伙,即使刘彻远远的看着,也能闻到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腐朽臭味和软弱无能的骨头!
  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别人都给你跪下来了,你还需要考虑怎么说服他吗?
  已经不需要了!
  历代以来,皇权与臣权,也都会经历类似这样的情况。
  当皇帝发现自己的大臣们和贵族们,原来不过如此,只是一些吓人的纸老虎的时候,皇权就会得寸进尺,疯狂膨胀,以一人吊打全天下的官僚和勋贵,这样的传奇故事,在中国,不止上演了一两次。
  最典型的,譬如秦始皇,汉高汉武,还有朱八八。
  这些雄主中的佼佼者,甚至半只手都不用伸,就已经将天下官僚贵族勋臣变成了狗。
  而同样的道理,假若皇帝被大臣和贵族发现了这是个软蛋,稍微一吓就缩卵的渣渣,那大家也不会客气。
  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甚至当成笑话、傀儡,随意废立,这样的故事,也从来不绝于耳。
  至于所谓的官僚拉后腿,捣乱。
  以前刘彻确实很担心。
  毕竟,杨广、王莽的例子就摆在那里。
  官僚们诚心要把天下搞灭,有的是办法。
  但是,在今天,刘彻已经不担心了。
  因为,刘彻发现了一个很神奇的事情。
  没有错。
  杨广,王莽,确实是死在官僚的捣乱和拉后腿,阳奉阴违上面。
  但是……
  假若你仔细看史书,在杨广三征高句丽之前,在王莽搞得天下民生凋敝以前。
  这两位,是个什么样的地位?
  假若刘彻没记错的话,那么,第一个被人尊为“天可汗”的人应该是杨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7/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