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9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5/2322

  因为,这些农民虽然是文盲,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反应,才是最真实的。
  为什么当年,太宗皇帝在听到了“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两人不能容”的民谣后,马上就封淮南厉王的三子为王?
  这是因为,太宗皇帝知道,且不论这个童谣是否是被人故意创造的。
  但它能在民间广泛传唱。
  这就说明了,老百姓们,对皇家内部的权力倾轧和兄弟残杀的反感和厌恶。
  百姓不希望自己的君王,是一个对兄弟都能狠下手来的人。
  他们希望看到一位对兄弟亲爱,对百姓仁慈,对大臣宽宏的明君。
  太宗于是顺应民心,成为了百姓心里面的那个理想的君王。
  于是,他成了圣人。
  如今,刘彻也是这样。
  老百姓希望他是个什么样子的皇帝,他就会主动向那个方向靠拢。
  之前,刘彻每次明诏天下,基本都是在参考了绣衣卫报告的民间情况后,针对性的调整用词,将他自己一步步塑造成了一个爱民如子,天生神圣,受命于天,无所不能的君王。
  而这个决策,很明智。
  百姓们慢慢的将刘彻与他们理想中的君王形象重叠起来。
  于是,就造就了今天,刘彻至高无上,无人可制的权柄。
  从十步之内,到万里之外,甚至南越、闽越,他的威权,行于四海。
  刘彻最近甚至听说,连匈奴,都有他的祭祀了。
  真是让他哭笑不得。
  “果然,百姓们是希望皇帝能跟他们站在一起的……”
  听着王道念着的报告,刘彻在心里面,不无得意的点点头。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中国的百姓,不管过去现在未来,都有着深厚的明君情节。
  只要皇帝能稍微照顾他们,能稍微看重他们,他们就愿意给皇帝卖命了。
  若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捞到好处。
  那这个皇帝,必然就会成为圣人!
  刘彻这次果断处置济南的事情,让他在民间狠狠的再次刷了一波脸,绣衣卫报告,甚至有百姓开始以圣人、圣王、圣主这样的至高尊称来称呼他这个皇帝了。
  这让刘彻顿时就感觉,自己的辛苦和努力没有白费。
  但,刘彻也依然清楚。
  这个世界上,最善变的人,就是人民群众自己了。
  所以,唐太宗说: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必须,时刻注意,百姓的生活和人身安全。
  不然的话,一旦大变来临,他可能会措手不及。
  ……
  刘彻在甘泉宫泡温泉的时候。
  万里之外的霓虹列岛,陈嬌已经准备返航了。
  他此行,非常顺利。
  在这些无名的列岛上,短短半个月不到,就抓了数千的倭奴,而成本,则几乎为零。
  这些矮个子的倭奴,甚至将他和他的舰队视为神明,根本不用动手,就有人愿意跑来给他服务了。
  除了倭奴之外,陈嬌手里面,还拿着几块狗头金。
  “这倭奴之属的岛上,好像黄金有不少?”陈嬌挠挠头,在心里猜测着。
  怀化发现金砂河之前,好像就曾经大量发现了狗头金,很多时候,甚至有人在河边都能捡到。
  而这倭奴列岛上,也有狗头金。
  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
  “这里也有黄金富矿?”陈嬌在心里猜测。
  “等吾下次再来之时,一定弄清楚这个问题!”
  若是能清楚这倭奴之属的列岛上的金矿存在。
  那么……
  陈嬌知道,自己可能要发大财了!
第776章
匈奴的试探(一)
  当夏天渐渐走向尾声时,草原上的匈奴部族,也开始进入了战争状态。
  从匈奴帝国诞生至今为止的所有岁月。
  这个草原上的游牧帝国,就开始了一种有别于之前和之后所有在这个草原上称霸的帝国的作战方式。
  匈奴人虽然是以骑兵为主的机动作战部队。
  但,通常,匈奴人解决敌人的方法,是下马步战。
  不管是与汉军作战,还是跟西方的月氏,曾经的东胡,匈奴人通常都是用白刃战,击溃自己敌人,靠勇气和力量,震慑草原上的部族。
  这个问题,倒是很好解释的。
  因为,此时,唯有汉室,在自己的骑兵部队里,开始装备马镫、马鞍和马蹄铁这骑兵三神器。
  匈奴骑兵,自然没有,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三样装备的存在。
  骑在光滑的马背上的匈奴人,纵然骑术再怎么高超,绝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在无处借力的马背上,去跟敌人厮杀、格斗。
  所以,匈奴骑兵在冲锋的时候,一般是先在远距离用弓射,以求打散对方的阵型。
  但,假如敌人严正以待,保持了良好的阵型。
  那么,匈奴人通常就不得不下马步战。
  白刃战,向来就是匈奴的骄傲所在。
  他们靠着简单的青铜铤和青铜刀甚至骨刀,与敌人血拼,靠着野蛮的体魄,战胜自己的敌人。
  而假如作战不利,撤退的时候,匈奴人也很有讲究。
  他们擅长打回马枪。
  既在撤退过程中,忽然组织一支骑兵精锐,回身用弓箭,去狙击追击的敌人骑兵。
  而这种战法,常常能取得奇效。
  因为,追逐他们的敌人,通常很难继续保持完整的队形。
  一旦回马枪战术奏效,匈奴人马上就会从撤退,变成再次决战。
  将那些追击追击的敌人,歼灭在混乱和无序中。
  除了这个特征外,匈奴帝国还有一个跟之后所有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帝国,截然不同的制度。
  到现在为止,所有匈奴帝国的大规模对外军事行动,全部都是在冬天进行的。
  这包括了他们所有与汉朝的战争。
  而不是跟之后的那些曾在这个草原上崛起的游牧民族那样,会在夏秋两季,发动战争。
  这种奇怪的行为,跟匈奴人本身的传统,还有包括西域在内的所有农耕民族此时的耕作方式息息相关。
  对匈奴人来说,假如一次大规模的对外作战,不能抢回足够多的物资和资源,尤其是粮食与人口,那么,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灾难!
  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倘若回报却不及付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5/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