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9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8/2322

  他的儿子们闻言,大吃一惊。
  天子居然会答应这样荒唐的请求?
  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老雍家,可从来都没在未央宫有什么关系。
  就算老雍家舔着脸去巴结未央宫和长乐宫的贵人,别人也绝对不会搭理的。
  没有人,也不会有人胆敢冒着得罪天家的风险,跟雍家距离过近!
  雍世臣看着自己的儿子们,缓缓的道:“这是为父用五千金,换来的天子诏命!”
  “雍家未来,是死是活,就看尔等的了……”雍世臣背过身子,道:“为父这一代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他这辈子,最大的任务,当然就是消弭刘氏皇族,对雍家的成见,给雍氏子孙博取一个光明的未来,而不是,只能世世代代,都吃成一个大胖子,以至于连走路都走不动。
  现在,这个任务,终于在他手里被完成了。
  这次购买学区宅,就是他的试探。
  若刘氏依然记恨他和他的家族,就必然不会出售给他。
  而,雍世臣记得清楚,当他的请求上报后,少府在迟疑了三天后给了答复,批准了他的购置请求。
  很显然,这三天时间里,少府去请示了天子,得到了天子的许可。
  然后,雍世臣又托关系,找到了堂邑候,请求给自己的儿子们在怀化安插一些官职。
  这次,堂邑候很快就给了同意的答复。
  虽然,雍世臣年轻的时候,确实在堂邑候陈午面前,有些薄面。
  但很显然,同样的道理。
  仅仅情份这个东西,是不足以让堂邑候冒着得罪天子的风险,答应他的请求。
  这必然同样是被默许的。
  再参考之前,天天在家里跳大神的中水候吕家,也敢走出家门,到长安城里兜风。
  雍世臣终于确认,当今这位,已经将包括他家在内的许多刘氏仇人的名字从那本黑名单移除。
  他的子孙后代,终于可以自由自在的呼吸新鲜空气,堂堂正正的外出做人。
  这无疑是个好事情。
  但雍世臣却在高兴之余,担心起了另外一个事情。
  他的儿子们,跟他不同。
  从小就是锦衣玉食,根本没有吃过苦,更因为长久以来被禁锢在这侯府之内,与他一般,都是宅男。
  所以,一旦他们真的走出去了。
  恐怕要被外面的风浪淹死。
  于是,雍世臣做出一个大胆的赌博决定。
  他将他现在手中持有的所有学区宅,全部贡献给了当今天子最宠爱的长公主宛邑,以此为代价,换来一个天子同意从他的子嗣里以未来官职最高,军功最多的儿子作为世子,来继承他的爵位。
  这样,雍家未来,才有希望。
第778章
匈奴的试探(二)
  刘彻在甘泉宫的一个偏殿中,很没节草的枕着几本奏疏和报告,美滋滋的得意着。
  “韦爵位果然没有说错,这世界,发财的最快途径,就是抄家!”
  仅仅是一个济南国的覆灭,刘彻就从济南王国的国库和王宫中,拿走了足足三四万金的黄金!
  其他各种金银器皿不计其数!
  而其他贪官污吏和豪强,也为刘彻贡献了差不多两万金的黄金。
  除此之外,整个济南国,超过七成的土地,因此成为了刘彻的私产。
  按照惯例,这些土地会成为官田。
  也就是说,刘彻成为了济南国最大的地主。
  而土地,素来是刘氏天子,收买民心的王牌!
  反正,慷他人之慨,这样的事情,向来是老刘家的拿手好戏。
  当年的济北王刘兴居、淮南厉王刘长还有后来的吴王刘濞,他们占据的土地,都基本上变成了官田,然后被刘氏天子租给那些无地农民耕种。
  假如说,刘氏天子在关中,依靠的是上林苑,来调节土地兼并带来的矛盾。
  那在关东地方,官田就是关中的上林苑。
  只是可惜,一直以来,刘氏在关东控制的官田数量有限,并不具备上林苑在关中这样的战略地位。
  而且,天高皇帝远,鬼知道下面的人,是不是将官田租给了自己的亲戚朋友?
  反正,刘彻在后世就知道,住廉租房的,都是开宝马和奔驰的“贫困群众”。
  所以,济南的这些土地,刘彻并不打算按照惯例,让他们成为受地方控制的官田。
  而是打算让少府过去,开个分基地,派几个太监过去坐镇——反正,宦官什么的,就算贪污,也好处置,一个命令下去,他们贪污所得,其实就是给刘彻攒的小金库……
  另外宦官什么的,也不会有太多七大姑八大姨要照顾。
  一个济南国,已经是这样了!
  济北、淄川、胶西,这三个国土面积和经济情况,比济南还要不逊色的封国,又该能捞多少?
  “应该起码能捞到足够与匈奴打上一两年的军费了……”刘彻在心里盘算着。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在封建时代,对外作战,耗费就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刘彻去年让人做过实验,派了一支五千人的骑兵,沿着长城,从云中机动到右北平。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假如要维持这样一个骑兵集团在外线作战。
  最少需要两万人的民夫,负责后勤补给。
  另外,他们每在长城之外,逗留一个月,就需要五千万钱以上的费用!
  然后,无论是得胜还是战败。
  又需要一笔天文数字一样的开支。
  战败了,要抚恤阵亡士卒,安置伤残者。
  得胜,那就更加不得了了!
  除了依然要抚恤士卒,安置伤残外,还要额外赏赐有功将士——既然是得胜,那么就全部都有功,连负责后勤的民夫也是如此。
  得按照功劳大小,给与精神和物质以及爵位的三重奖励。
  反正,刘彻记得,历史上武帝,单单是给霍去病大军的单次赏赐,就高达十几万金!
  所以,在古代中国,对外作战,常常会有很多文官反对。
  不是因为这些文官就真的讨厌战争。
  而是因为,对外作战,尤其是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开战,得不偿失。
  无论战胜战败,都是亏本买卖!
  文官们对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压根没有多少兴趣。
  对他们来说,与其耗费巨额军费,去跟蛮子夷狄较劲,还不如在家里种田。
  可惜,他们忘记了,假如王朝强盛时,不把草原扫平,到了王朝衰败时,草原上的蛮子夷狄,绝对很有兴趣来中国劫掠。
  对他们来说,抢南边,不管胜负,基本都有的赚!
  这就好比一个乞丐,冲进银行里。
  哪怕只是捡到一个硬币,都够他买个包子,垫垫肚子,倘若打劫成功,那就等于暴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8/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