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0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3/1924

  即使如此,其正殿规模,也堪比建章宫的很多宫室。
  正殿台阶,一共六十二级,以像这位汉高六十二年人生。
  台阶上,立有石柱,一共十一根,代表了这位高帝十一年的帝王生涯。
  台阶之间,雕刻着一副副的浮雕,都是这位帝王人生的高光时刻。
  有斩白蛇起义,也有亥下之战。
  最终,一切都结束于一副星相。
  五颗星星连成一片,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看着这副浮雕,张越感慨万千。
  有时候,历史真的有些神秘、奇异。
  两千两百年,似乎是一个轮回。
  一百一十年前,刘邦在泗水行宫即皇帝位,正式建立汉朝基业。
  当年有五星齐聚东方星空,闪耀星河。
  从那一年开始,刘氏汉帝,用七十年休养生息,历经四帝,收拾残破山河,奋发图强,终于兴盛崛起,北逐匈奴,南平百越,收复所有旧秦疆土,并打下一个新的帝国基业,塑造了此后两千年的封建史。
  而两千两百余年后,一面五星红旗,从古老的东方升起。
  于是,古老的帝国,从废墟重建,历经数代人的努力,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重回世界之巅,东亚病夫,从此粉碎。
  张越穿越前,网络上的人们,已经重拾了旧有的雄心。
  无论左翼右翼,多数人眼里,地球已经变得只有两个国家了。
  一个叫中国,一个叫外国。
  诸夏民族的民族心气,整个地球,真的少有人能及。
  毕竟,不是谁,都能经受被打断脊梁,又重新爬起,坠入深渊,又卷土重来的浩劫。
  而诸夏民族的历史,经历了复数的类似劫难。
  大汉帝国,就是从废墟与残破中崛起的帝国。
  一百年前,匈奴骑兵,肆虐在边塞,高帝困于平城,仿佛在昨日,吕后被辱,犹如刚刚发生的事情。
  就在五十余年前,匈奴骑兵,还曾烧毁了汉帝的行宫,兵锋直指长安。
  但现在,匈奴人已经被打的只能缩在漠北,苟延残喘。
  如今,曾经的屈辱,已经灰飞烟灭。
  今日的大汉帝国,已经重回了中央帝国,天朝上国的地位。
  而以张越所知,这只是诸夏民族遇到的一个小小挫折。
  比起匈奴人的威胁,春秋时期,那才叫真的惨!
  周天子的镐京都被人打破,平王被迫东迁,宗周的故地,全部沦陷。
  哪怕是在中原,夷狄异族的威胁也是挥之不去。
  孔子叹道: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
  连衣冠文化,都要随时沦丧了!
  然而,管仲应运而出,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团结诸侯,会盟诸夏,只用了几十年,就将神州胡腥一扫而光。
  然后就是战国七雄,吊打天下,秦王虎贲,席卷六合。
  所以……
  张越忍不住在心中轻唱起来:“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第806章
天子教孙
  从台阶而上,穿过石柱林立的高台。
  高庙神殿,就已在眼前。
  跟在天子身后,张越和刘进,低着头,步入其中。
  三人刚刚跨过大门,宿卫在门口忠诚的汉家卫士,就已经关上大门。
  嘎吱!
  整个神殿,瞬间与外界隔离。
  只有一盏盏的油灯,在滋滋的燃烧着。
  天子阔步而前,带着刘进和张越,走到大殿正中,然后抬起头来,凝视着悬于神殿正首,端坐于一个个神座上的先帝衣冠。
  刘进和张越,不敢怠慢,立刻跪下来,对着这汉家历代先帝衣冠叩首。
  天子却是轻声道:“进儿,上前来!”
  “诺!”刘进叩首再拜,然后匍匐着爬到天子面前。
  首次面对着,自己的列祖列宗,刘进心理压力大如泰山。
  即使张越,也是凝神屏息,大气都不敢出。
  而天子此时,则领着刘进,走到了那供奉着历代先帝衣冠的神位之前。
  “此乃太祖高皇帝衣冠……”天子沉声说道:“皇孙刘进!抬起头来,仔细看着!”
  刘进闻言,抬头凝视着那悬挂在上首的御座上,被固定的衣冠。
  天子十二琉垂下,充耳玉珠在侧。
  但问题是……
  这件衣冠的材质,却简陋非常。
  因为距离的近,刘进看的分明。
  那只是最简单的丝质布料,缝制而成的天子冠冕。
  就连琉珠、充耳、玉石,也只是些寻常货色。
  某些地方,甚至还能看到补丁!
  “太祖高皇帝起兵之时,已是四十八岁,前半生为农夫、亭长,四十七岁时家訾不足一万钱,只能寄居兄嫂家中,困顿之时,伯嫂以勺刮锅而逐客,高帝深恨之,此羹颉候信之所以封也!”
  “七年后,五十四岁,太祖高皇帝已提兵平灭项羽,并有天下,乃于泗水之阳,既皇帝位,开我汉家宗庙社稷之基业!”
  “此高帝衣冠,乃泗水即位之时,吕后亲缝之……高帝爱之,不肯轻易更换,乃服至驾崩,遂为天下奉,为高帝衣冠,供之于长陵,迄今不改!”
  天子说着就对那高帝衣冠,长身叩首,拜道:“臣彻携孙臣进、留文成侯良后、侍中张子重恭问陛下,愿陛下神灵在天,垂于汉室,懋及子孙,永永无穷!”
  刘进连忙叩首:“臣进恭问太祖神灵,祈陛下神灵永光,懋及子孙,佑我社稷!”
  张越也拜道:“臣毅叩首膜拜太祖皇帝,陛下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禅,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八载之间,海内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极!上古已来,书籍所载,未尝有也!非雄俊之才,宽明之略,历数所授!臣闻易云: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于人,书云:天工人其代之!陛下起义,奋发天下,如是而已!愿陛下神灵,永照汉土,佑我臣工,再建新功,保我君父,既寿且昌!”
  天子听着,不由得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张越。
  实在是张越的这些话,在他听来,简直是对自己祖宗的完美定义和准确诠释!
  “真是忠臣啊!”天子心里赞道。
  若非场合不对,天子真想拉着张越好好谈一谈。
  心里想着,就领着刘进,来到了另一座衣冠供奉之所。
  他缓缓起身,对刘进也抬了抬手,道:“进儿上前来,仔细看看……”
  天子毫无尊重之意的仰头,直视着那件垂在自己眼前,看上去华丽锦绣,气度非凡的天子衣冠。
  其衣用蜀锦,镶以金丝,十二服章纹之,其硫用珍宝,充耳以宝玉雕琢。
  端的是威严不凡,可以想象,这件衣冠主人生前是何等的尊贵!
  然而……
  “此惠庙衣冠也!”天子缓缓介绍着:“进儿且看,惠庙衣冠,何等模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3/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