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924

  “就看我的判断是否正确了……”张越轻声说着,然后再次来到了空间。
  当他再次睁眼时,他放下了那卷《道原》。
  这一次的测试依然失败,那些植物完全没有反应。
  但他的嘴角,却露出了微笑。
  这是已然看到了成功的笑容。
  他迅速抓起案几上的另一卷书,这是原主曾经日夜研读并且做了大量注释的一卷书。
  他闭上眼睛,再次进入那个空间,持着这卷竹简,快步前行,走到一株植物之前,将那卷竹简放到一株植物的茎秆下。
  然后,让他期待和欣喜的一幕出现了。
  那株原本无精打采,奄奄一息的植物,立刻就精神起来。
  它茎叶之中的青色纹路,闪烁出夺目的光泽,原本枯黄的花蕾瞬间对准了那卷竹简。
  刺啦!刺啦!刺啦!
  连续三声异响过后,它的叶子一下子翠绿起来,枯萎的花朵,一下子就变得鲜艳无比。
  那迷人的香味,再次弥漫张越的口鼻。
  这一次,张越早有准备。
  他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某一个时间段。
  那是他记忆里记得的某一次讲座。
  主讲人是国内鼎鼎大名的国学大家,讲的乃是公羊学派的前世今世。
  原本那次讲座,他其实只是陪一个自己爱慕的妹子去的。
  所以,听讲的时候,完全心不在焉,回去后就基本忘得差不多了。
  但,在奇香弥漫肺腑的瞬间,他完全记起来了。
  阳光,汽车,大厦。
  满堂的年轻听众,台上侃侃而谈的白发教授,还有与他坐在一排位置上的那个如花般娇艳的女郎。
  教授所讲的每一个字,都变得清晰。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如今天下儒学,以公羊学最盛。
  可以想见,接下来几天可能上门为难的儒生,也该是以公羊学学子为主。
  想要败退他们,就要了解他们。
  数秒之后,奇香消逝。
  一颗大约感冒药大小的亮白色果实落入张越掌中。
  他想了想,将这神奇的玉果收入身上。
  他现在还不急着催生作物,他想要对此物有更多了解和认知。
  毕竟,这将可能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本依托。
  捏着玉果,张越退出了空间。
  再次睁眼之时,他却有些愕然。
  因为,玉果并不在手上,他手上唯有那卷《道原》。这尚是他第一次发现,有东西不能从空间中带出来。
  “看来……这玉果并不能带出来……”张越心里一叹,有些惋惜。
  若那玉果能够带出来,即使不能如在空间之中一般有着奇效,恐怕也是个宝贝!
  至少可以卖掉换个几百万钱!
  不过,他也没有太过遗憾。
  放下手中的竹简,张越忽然想到一个事情,他连忙急急忙忙的闭上眼睛,再次进入空间。
  然后,他低头一看,地上躺着一枚玉果,正是他不曾带出去的那颗。
  但这不是他急急忙忙再入空间的原因。
  此来,他是想来验证一个猜想的。
  他走到粟苗旁,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从土壤中挖出一株粟苗,拿在手心,然后在心里说道:“出去!”
  睁眼之时,张越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那株粟苗,就捏在他手心。
  他最害怕的就是,空间里的作物,也如那玉果一般,不能带出来。
  如今看来,这却是虚惊一场。
  将这株粟苗放到案几上,张越深深的出一口气。
  今夜的多番实验验证,总的来说,成果喜人。
  至少,他已经差不多知道了,那个神秘空间的功能以及如何使用空间的奇异,为自己服务。
  “空间的山丘脚下,总共有七株植物……”张越在心里盘算着:“或许我该给它们取个名字……”
  想了想,张越就笑道:“就叫它们‘瑾瑜木’吧!”
  “山海经有曰: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投之于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栗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柔何刚……正好与这‘瑾瑜木’相似……”
  确实很相似!
  同样都是植物,同样都是结果为玉。
  可能无数年前,曾有人见过类似的植物?
  张越不知道。
  但他已经差不多摸清了这种被他命名为‘瑾瑜木’的习性。
  从今夜的验证来看,‘瑾瑜木’,是一种完全脱离了他所认知的生物习性的未知物种,它应该不是植物、动物等张越熟知的生物。
  因为,它的生长和繁衍规律,完全脱离了任何地球物种的概念。
  它不需要常规所认知的食物,甚至可能都不需要繁衍。
  它的生长发育,只需要一个东西。
  张越望向那卷被他放在案几上的《道原》,轻轻吐出一句话:“文字之中,所承载的精气神……”
  准确的说,应该是人们在研读知识之时,投注于文字之上的专注、期望、信仰、理想以及其他所有美好的情感。
  承载于文字上的类似精气神越多,‘瑾瑜木’结出的玉果就越大,越光泽,开花时散发的香气也越多,回溯记忆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这从张越前后两次得到的两枚玉果的经过就能证实。
  得到第一颗玉果,所用的竹简,是张毅最近半年才开始研读的《法经》,结出的玉果不过指甲片大小,香气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三秒。
  而第二颗玉果所用的竹简,却是原主最近两三年,一直在研读和精修的《道原》,几乎每一个文字,原主都曾经掰碎了背诵,记录的笔记和心得,密密麻麻,写满了整卷竹简。
  于是,结出的玉果几乎是《法经》所结玉果的两倍大,几乎有感冒药胶囊大小。
  色泽也更圆润,最重要的是,开花时散发的香气几乎持续了五秒,让张越可以完整的回溯那次讲座的全部记忆。
  只是,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验证。
  那就是,这些瑾瑜木,究竟是只以原主或者张越投注于文字之上的精气神为食,还是来者不忌。
  或者说……它会不会忌口挑食?
  若瑾瑜木只吃原主或者张越的东西,那就糟了!
  张越上哪去搞这么多的书籍来备注和精研?
  而且,这样的效率也太低了!
  想想看,原主半年的辛苦,方得一个指甲片大小的玉果,两年心血不过一粒感冒药大小。
  若是如此……
  空间的奇效,恐怕要大打折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