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1/1924

  当某地某个商品,低于基准价格下限时,平准官就以基准价格全面收购。
  当其高于基准价格上限时,平准官就从其他地方或者仓储之中,以基准价格大量出售,以此平抑物价,打击投机。
  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或者说用来堵别人嘴巴的冠冕文章。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司农的平准均输官们,比从前的那些囤积居奇的商贩还要恐怖!
  说是平抑物价,打击投机。
  实际上,操作物价,投机居奇的人,正是大司农在各地的均输官和平准官。
  自平准均输系统建立以来,大司农在这一方面的收入,就不断攀升,如今已经成为大司农仅次于盐铁收入的第二大财源!
  故而,张越的话,在大司农的官员们听来,简直是天籁之音。
  因为,这是摆明了送上门来给他们宰的肥羊啊!
  旁的不说,他们完全可以操作一番,将在辽西海官衙门里不值一钱的东西,标个天价!
  当然了,因为对方是张蚩尤。
  他们不敢玩这种骚操作,但也是可以赚上不少的。
  而大司农,从来都是只要有钱赚,就没有什么东西不敢卖!
  当年,桑弘羊为了赚钱,连节草都丢去喂狗了!
  只是……
  桑弘羊看着张越,长出一口气,问道:“侍中公,打算用什么来支付……”
  张越呵呵一笑,吐出一句让桑弘羊心跳加速,难以自抑的话。
  “当然是以物易物!”
  “大司农付出,自然能得到回报!”
  “乌恒各部的皮毛、湩乳,只要大司农肯收,愿意给一个合理价格,吾都愿意将之用来偿付大司农平准后的报价……”
  当然,潜台词,不外乎‘要是报价不合理,我就找别人’。
  张越把话讲完,桑弘羊还没有来得及接话,就已经有大司农的官员跳了起来:“侍中公放心,大司农必定给侍中公一个合理报价,绝不让侍中公吃亏!”
  桑弘羊赶紧瞪了他一眼,吓得他缩了缩脖子,然后对张越拱手道:“侍中之义,吾待大司农谢之!”
  “请侍中放心,侍中所需之物,大司农各署就算是死,也必定按期运抵狼猛塞,绝无贻误!”
  其他人也都激动的对张越拜道:“侍中放心,吾等一定亲自监督,按时将东西运抵狼猛塞!”
  没办法!
  张越开出的价码,大司农没有人能拒绝,更不可能拒绝!
  因为,这关乎到了无穷无尽的利益,数不清的利润!
  要知道,自古以来,从来都是大军一动,千金一日。
  但在同时,大军一胜,也是金山银山。
  旁的不说,单单是将士本身个人的缴获,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譬如当年,李广利大宛战争得胜,出征士卒,带回了数不清的黄金珠玉。
  这些东西,一般的大头兵,哪里会留,当然是尽快发卖,换成现金比较划算。
  所以,就有随军商贾,应运而生。
  专门处置这些战利品,处理这些收益。
  如今的汉家首富袁广国第一桶金,就是从帮李广利兵团发卖战利品捞出来的。
  而很遗憾的是,大司农一直无法插手其中。
  军队战利品的发卖,从来都是大将们自己找人处理。
  如今,张越却肯开这个口子,让大司农介入其中。
  这里面的利益和利润,用屁股想都知道,有多么巨大。
  不夸张的说,一次大战下来,只要得胜,就是数万万甚至数十万万的战利品。
  更不提,张越还愿意用皮毛、奶酪来以物易物。
  这本身就是利润所在!
  故而,在大司农上下官员眼中,现在张越已经不是那个令人畏惧和害怕的张蚩尤了。
  而是财神爷,是挥金如土的土豪。
  这样的人,简直是祖宗啊。
  拿块神主牌供起来,早晚祷告、膜拜也都不为过!
  张越见着,却是笑着对大司农众人拜道:“不敢,此事还要有劳诸公多加费心!”
  心中却是感觉有些心跳加快。
  大司农,绝对是时代造就的怪物。
  其名为官府,实为垄断组织。
  而且是所有垄断组织中最恐怖、最可怕的存在!
  祂既是商业组织,也是官府。
  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
  本来张越该唾弃祂才对!
  然而,在如今这个时代,这个怪物才是代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存在。
  才是最具战斗力和活力的利益集团。
  其他利益集团,不是满脑子追逐功勋的武将,就是满脑子的小农思想,只想着抱守残缺,希望永远过田园牧歌的桃源生活的儒生。
  只有大司农,才会只要有钱赚,就肯丢掉节草。
  最终,张越在官商与商人之间,选择了前者。
第836章
浪潮(1)
  当太阳升起,人民赫然发现,长安各地闾里的闾室以及各市集的旗亭外面,多了一张被贴在一块木牌上的白纸。
  白纸自从被发明以来,这还是第一次进入普罗大众的视线。
  往常,人们只是听说过,张蚩尤发明了全新的用于书写的材料。
  但,这个所谓的白纸或者‘侍中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却没有多少人见过。
  毕竟,如今白纸产量还是太少了。
  哪怕少府,如今已经月产各档纸张数十万张。
  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官府在使用。
  而且,是高阶文官与贵族在使用。
  寻常百姓,想要得见,还是不容易。
  就连很多低阶官吏,也未必见过,更别提使用白纸了。
  故而,当白纸文告一出现,立刻就引发了围观和轰动。
  只是,百姓多数不识字。
  看不懂告示的内容,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那些能识字的人。
  立刻就有着识字的文人,被人找来。
  然而,在看到公文的刹那,这些文人多数呆滞了起来。
  只有少数人,才能压抑住内心的激动为街坊闾里宣讲起来:“侍中领新丰令、钦命持节使乌恒使者张毅敢告父老昆仲:吾闻有士人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1/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