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1924

  任安也是张越选择将北军大营作为自己海淘人才第一站的缘故。
  这可是关系!
  也是人情世故,更是建立势力的一种试探。
  作为北军护军使,任安的地位,可不比任何九卿低!
  在事实上来说,他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当今天子的绝对心腹之一。
  错非巫蛊之祸里,任安昏了头,选择了骑墙。
  那么,无论他站到哪一边。
  他都是绝对的胜利者。
  那军官接过名刺,然后看了看张越,打量了他一番,有些疑惑,但还是道:“侍中请稍候,末将先去通传!”
  “有劳了!”张越笑着拜道。
  ……
  北军中军大帐之中,护军使任安正与将佐们商议着预定于本月下旬举行的北军演戏。
  汉家军队,从郡兵开始就有着固定的演练任务。
  边塞的郡守,常常会在冬天,动员和组织郡兵、民兵,举行规模浩大的演戏。
  军队常常紧急机动数百里,穿越郡县,烽火逐塞。
  而作为中央军,北军每一个季度都要开展一次演戏,每岁都要举行一次全军规模的大型演练。
  以这些演练来检验,军队的战斗力和作战素养。
  确保发生战争时,北军诸部的绝对可靠。
  正讨论着将演练地点选在何方时,帐外有亲兵报告:“将主,军营外有自称‘侍中领新丰令张毅’者呈递拜帖求见将主……不知主公是否要见?”
  任安闻言,先是一楞,随即喜上眉梢,立刻就道:“快快请入帐中!”
  这可是天子面前的大红人。
  更是他的故旧之子!
  本来他还琢磨着,该怎么去跟人家接头呢!
  现在好,了啊!
第97章
卑鄙与高尚
  一刻钟后,张越与刘进一行,就在一个军官的带领下,步入了这森严的北军大营。
  军营占地极广,军帐延绵四五里,其中遍设校场。
  哪怕烈日当空,各个校场之中,也依然有着军官带着士卒在操练各种基本的战术。
  张越看了啧啧称奇。
  在任何时代,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是直接与其训练强度挂钩的。
  至于冷兵器时代……
  训练强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战争胜负。
  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哪怕只有数千,也足可将数十万乌合之众,像撵兔子一样撵的到处乱窜。
  就连刘进,也被眼前的场景深深震撼。
  他小声的问着张越:“张侍中,北军一直是这样训练的吗?”
  张越闻言,摇摇头道:“臣不知,不过,应该差不多吧……”
  “如此训练,北军士卒吃得消吗?”刘进疑惑了起来。
  张越也奇怪,他很清楚,高强度的训练,必须保证士兵的营养能跟上。
  一支天天吃着麦饭拌豆子的军队,肯定别想维持什么强度太高的训练。
  像是后世的明朝军队,能够五日一操,一月一练的就已经是精锐了。
  大部分的明军,甚至在上战场前,压根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
  于是,几十万人,被几万建州兵像撵兔子一样撵的到处跑,一百多个倭寇,就可以大摇大摆的走到南京城下。
  而眼前的这支大汉北军,却是强的可怕,强的吓人!
  张越眼中所见的军人,几乎每一个人的身高都在七尺五寸之上,身材健壮,孔武有力。
  大部分的军人,都很年轻。
  年纪大约在二十五到三十岁之间,这正是人类男性肉体的巅峰时刻。
  更可怕的是,在那一个个校场之中,士兵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注意力始终保持了高度集中。
  甚至鲜有人将视线投注到张越一行身上。
  这说明了,这支军队恐怕不止伙食待遇,超乎张越的想象。
  他们的军纪和战术纪律,也会颠覆他对冷兵器时代军队的想象。
  于是,张越向前走了两步,走到那个带他们进来的军官身边,拱手问道:“尊驾,不知北军士卒日常所食的是什么?”
  “当然是吃肉啊!”对方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张越,笑道:“侍中不会连此事也不知道吧?”
  “天汉年间,贰师将军伐大宛,一次就吃掉了十万头牛的事情,天下皆知啊!”
  张越和刘进听了,都是面面相觑!
  在这个寻常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时代,北军的士兵,居然有肉吃!?
  但他回溯的史书上的记载,却似乎证明了,这个事情的真实性。
  史书上,霍去病曾经嫌弃皇帝派去劳军的使者带去的牛肉不够新鲜,统统丢了……
  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时,当今天子命令少府,转输了牛十万头,供给军需。
  李陵被匈奴单于率领八万多大军,重重围困。
  结果他带着不足五千人的步兵,在浚稽山上与匈奴主力周旋数日,射杀、射伤匈奴人至少一两万。
  甚至,要不是李陵的军队,把箭矢都射光了。
  恐怕匈奴人未必能吃的下他的军队。
  那么问题来了,在浚稽山上被重重围困的李陵部,吃的什么?
  一般的食物恐怕难以补充连日的高强度作战和突围所需的体力。
  唯一可靠的答案,恐怕就是李陵部随军携带了大量牲畜。
  刘进听了,震怖不已,他望着这连绵的北军大营。
  仅仅是这籍田门的驻军,恐怕少说也有万人。
  他们每天得吃多少食物?要多少肉类才能满足他们?
  他轻声喃喃自语道:“国家耗资无算,养这么多军队,划算吗?”
  他的心里面,甚至有着声音在说:“若与匈奴言和,必可裁军数十万,节省军费无数,用于民生!”
  张越耳朵比较尖,听到了刘进的自语,他想了想,凑到刘进身边,低声道:“当然划算了!”
  “大汉军队,不仅仅是抵御外侮,驱逐夷狄的利剑,也是护卫桑梓,救民于水火灾厄之间的坚盾!”
  “元光中,河决于瓠子口,梁楚之间,数郡百姓哀嚎痛哭二十余年,元封二年,天子从泰山封禅归,过瓠子口,睹瓠子决口之惨烈,乃令大军负柴薪竹木,自决口跃下!一万余随驾禁军军士自将军而至仕伍,皆奉诏而行,抱柴薪以堵决口,以三日之功,终将决口合拢,自是大河规复旧道,梁楚百姓转危为安!”
  “天子悲瓠子决口之惨,伤将士牺牲之烈,于是作《瓠子之歌》……”
  这是被明确记载于史书上的故事。
  作为穿越者,张越翻遍史书,穷尽人类历史。
  也只找到两支军队,曾经用肉体去堵决口,用生命来拯救人民。
  一支是大汉禁军,另外一支是两千年后那支人民子弟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