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8/1924

  朝贡制度,是中国独有的制度。
  传承数千年,延绵不绝。
  就连匈奴人,也来抄袭、复制,将之用在了对西域的统治上。
  西域各国,每年都有朝贡单于庭的义务。
  即使是乌孙,也要遵循。
  而像莎车、龟兹、焉奢与车师这样的匈奴控制很深的国家,每年甚至都要将三成的财富,送去单于庭,以换取单于的仁慈。
  不然,便是大军入境,直接强取了!
  对中国而言,朝贡与否与朝贡的次数是否频繁,是衡量属国与附庸忠诚的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南池部居然连三年一次的制度性朝贡都不能达标,显然是很不忠诚了!
  若换上当今天子年轻时的性格,南池部恐怕会被从地球上抹去。
  听着天使的责问,南池部上下,都是诚惶诚恐。
  特别是那几位被带到了张越面前的贵族,感觉腿肚子都在抽筋了。
  乌恒九部,除内迁三部外,就数南池对汉最忠诚。
  往年惯例朝贡长安,次次不落。
  甚至有些年份,牲畜繁育的多的时候,还会额外加贡。
  但,最近十余年,随着其他部族,都渐渐停止朝贡长安后。
  南池人心理也开始不平衡。
  特别是部族的年轻人,非常不爽。
  他们不愿意将自己辛辛苦苦,蓄养的牛羊,无偿的送去长安,给一个他们连面都没有见过的所谓天子。
  他们也不像老一辈的南池人,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汉天子的赏赐与恩德。
  反而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从他们生下来那天开始,他们就在这南池了。
  加上其他停止朝贡的部族,也没有受到什么打击和惩罚。
  所以,去年的时候,南池部的几个贵族,就绕过了老族长,找了个借口,没有朝贡。
  一直以来,他们还窃喜不已。
  哪知,会有天使亲自责问的事情?
  特别是,这位天使在雁门的作为,如今都已经传到了南池部中。
  想着传说中的那些事情,南池部上下,人人忌惮。
  正要告罪的时候,就听到天使说道:“汉家天子,从来有债必偿,南池部今年必须补足延误的朝贡牲畜、皮毛份额,更须额外加倍!”
  在张越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因为,若无汉家保护和许可,整个幕南的乌恒九部,恐怕现在都还在乌丸山下的白山黑水之间挣扎。
  他们的人口,永远无法突破五万。
  他们的寿命,会被卡在四十岁的天堑。
  至于吃饱肚子这种事情……
  更是永远不要奢望。
  更别提,能在这水草丰盛,温暖潮湿的幕南,自由自在的放牧了。
  为了安全、和平与自由,汉家军人,付出了血与肉的代价。
  从居延到武威,流血数千里。
  凭什么乌恒人一毛钱都不付出,就可以安享这一切?
  那岂非是对英灵的亵渎?
  当然,张越也不是不讲道理的。
  握着腰间的嫖姚剑,他走出马车,看向那几个南池部的贵族:“当然,天子与汉家,永远不会亏待忠臣!”
  他拍拍手,李池就带着人,将十余辆牛车,驱赶到前面。
  掀开车帘,里面装载的全部都是用麻绳与草绳捆绑在一起的瓦罐。
  张越拿起一个瓦罐,打开来,放到地上,对他们道:“这些就将是天子对尔等忠诚的赏赐!”
  “以后,只要南池部忠顺,定时朝贡,服从天子之命……”
  “这些可以减少胎儿畸形,减少难产概率的神物,便都可以作为回赐!”
  “本使还会请求天子,准许南池忠臣,以皮毛,换取盐铁、布帛!”
  这就是张越从米帝学来的神功,汉化后的版本叫‘手持刀剑,口衔诗书’!。
  南池贵族们看着那些瓦罐,再听着张越的承诺。
  终于彻底没有了怨言,纷纷跪下来,顿首拜道:“南池野人,谨遵天使训诫,必定忠心耿耿,为天子臣属!”
  张越听着,满意的点点头。
  市场已经敞开!
  幕南大草原,在后世,哪怕是在沙漠化严重的时候,也曾养育了数千万人口和数千万的牛羊。
  当然,那是建立在现代化的畜牧业技术与现代化的道路交通运输基础上。
  但在如今,只要合理利用,开发得当,以畜牧业养活五百万人口,不在话下。
  而目前,整个幕南,总人口不过百万左右,蓄养牲畜数量五百万以下。
  换而言之,幕南还是很有潜力可以挖掘的。
  而且,张越觉得,农耕与游牧,其实并非天生的死敌。
  在事实上,两者有着非常好的互补性。
  牧民们可以产出大量皮毛、奶酪和各色肉类。
  皮毛可以制作出各色毛布,奶酪与肉类富含大量蛋白质与营养。
  而农民通过耕作和生产,可以产出牧民们无法获得的粮食、盐铁以工业品。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农业或者工业大国支撑。
  单纯的畜牧业,死路一条!
  旁的不说,就是一条缺乏维生素与各类微量元素补充,各类疾病和生产困难,就会永远萦绕在他们的头顶。
  反之,两两结合,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草原的游牧民,完全可以通过将他们畜牧放养的牲畜与出产的皮毛、奶酪、肉类,卖去中原,换来他们亟需的粟米、小麦、盐铁、茶叶以及其他商品。
  而有了稳定的牛羊供给后,中国农民的全牛耕化作业,自然指日可待。
  他们出产的奶酪、肉类,皮毛更会变成中国百姓的日常食物与身上的衣着。
  完全是双赢啊!
  现在的世界局势与环境,则为这种双赢缔造了有利环境。
  虚弱的匈奴,无力南侵,只能在居延和西域与汉拉锯。
  而新生的乌恒,处于分裂中,汉家威权,也深入人心。
  只要经营得当,一两代人,新生的牧民,就会完全适应这种新生活。
  只要稳定数十年,那么,就算未来出了什么变故。
  这草原也不会有什么野心家可以崛起了。
  因为……
  届时,必定是排队枪毙的时代。
  在火枪火炮面前,骑兵将失去他们的主宰地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8/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