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9/1924

  “天子与本使,也不是稽粥氏那样的苛刻残暴之人!”
  “本使以为,从前,呼奢部之所以背离天子,最终引火烧身,乃是因为与汉家交流不够,呼奢人不知汉法、汉律之故……”
  “故而,本使决定,从呼奢部之中,挑选青壮,轮流入汉境,为天子服役……”
  “这既是惩罚,乃是为了惩罚呼奢背离天子,也是慰勉!”
  “每一个为天子服役、劳作之人,进入汉境后,本使保证都可以享受比汉家臣民的待遇!”
  “在薪俸、伙食方面,一如汉人!”
  “工作勤勉者,也可以如汉人一般,得到奖励和赏赐!”
  这是张越在最开始的设计上,进行了调整和重新设计后的想法。
  不再将所有呼奢青壮男子,强制送去齐鲁挖掘河道,修筑道路。
  而是改而将他们作为一种劳动力使用。
  而且,也不再是终生制的类似奴隶的劳工了。
  而是有契约规定和相关福利待遇、薪酬的劳工。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可以解决呼奢问题。
  想想看,当未来,那些在汉郡完成了契约,返回此地的男子,他们还会是现在的这个样子吗?
  必然不是了。
  汉家律法、制度、文化、习俗,肯定都会在他们身上留下深刻印记。
  绝大部分人都会变成一个和中国内郡农民一般无二的人。
  在内郡的经历,也会使得他们自动成为大汉政权的认同者与捍卫者。
  而非现在这样懵懵懂懂,只知道跟随贵族与头人的牧民。
  这等于是,汉家用了一些资源和金钱,培养了一大批的为自己守边的民兵!
  其代价将远远小于从内郡移民来此。
  其次,更可在此地留下一个钉子。
  呼奢部的存在,加上汉军保护,就可以有效防止此地在未来落入野心家之手。
  没有鶄泽,无论是幕北的人想要南下,还是幕南的人想要北上,都变得不可能。
  这样在事实上,草原就不可能出现一个统一政权。
  而代价,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些金钱与资源。
  而且,这些金钱与资源,并没有浪费。
  它们会创造价值!
  更妙的是,若此事可行。
  那么,未来汉家就可以从幕南各部,持续引入劳工。
  让他们挖河修路,为汉家的基础建设添砖加瓦,然后再回到幕南,为汉畜牧、守边。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构筑一条民族团结、融合与共同发展之路。
  使汉与乌恒成为命运共同体。
  想到这里,张越就美滋滋的乐呵了起来。
  而他面前的那些乌恒‘新贵’们,却在听完了司马玄翻译过来的话后,都集体陷入了沉默。
  去汉郡,为天子服役?
  事实上,这其实是荣誉!
  在过去,只有为汉家立功的人才享有这样的资格。
  所以,他们其实并不抗拒,甚至很是欢喜。
  但问题是……
  “伟大的天使啊……如今呼奢青壮损失很多,我们若是走了,妇孺怎么办?”有人小声提出了这个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草原上的妇女可从没有什么守贞观念。
  丈夫不在,就找别人,这是最常见的事情了。
  更何况,他们这些日子可亲眼目睹了那些失去了丈夫的寡妇们,是如何被那些其他部族的男人勾引的事实。
  他们虽然不在乎自己头上多一顶帽子,但却很害怕,若自己不在,家里的老婆带着孩子跟野男人跑了!
  张越听着,却是微微一笑,然后郑重的保证:“尔等进可以放心!”
  “为天子服务者,必将受到护乌恒都尉的保护!”
  “尔等入汉,尽管去!”
  “汝妻子汉养之,勿忧也!”
  于是便承诺了一堆诸如‘勾引为天子服役者妻子者斩’‘敢有逃者诛’等保障。
  听得这些人眉开眼笑,便再无顾忌,纷纷磕头谢恩。
第918章
作死的人
  送走那些呼奢人,张越将自己的想法,再重新思虑一遍。
  最终确认,这应该是当前的最优解了。
  当然,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选择。
  学我大清的明君圣主们对草原用过的政策。
  拉拢、腐化上层,用宗教洗脑和麻痹下层。
  再配合减丁政策,将草原狼驯化为草原羊。
  我大清的政策,好是好,可惜太没底线了,而且,在提高生产力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方面可以说一无是处!
  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汉室没有执行我大清政策的基础!
  因为,大汉帝国,或者说所有的汉人政权,都从未将自己的屁股放在奴隶主的位置上去思考问题。
  不像我大清,时时刻刻念着一个‘事有不逮,便退回关外祖宗龙兴之地’的想法,于是便将所有人,都视为奴才、包衣。
  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汉唐宋明,哪个有过这样的念头呢?
  崇祯亡国的时候说: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我大清呢?
  所以啊,政治基础不同,政策自然也会不同。
  更不提,他张子重还是董仲舒的继承人,公羊春秋未来的扛把子,儒家的话事人。
  而公羊学派,推崇的是大复仇,是大一统,是正义与公平。
  要是离得远一点,或许还可以玩玩代理人,打打擦边球。
  就在家门口,怎么秀操作嘛?
  再说,这幕南可是本土。
  不止是后世的地图上的本土,更是诸夏民族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疆域。
  殷商之时,孤竹国统御之所,乃是子氏墨姓诸侯国,是商王的亲戚,更是殷商革命的功臣!
  见过在本土秀操作的统治阶级吗?
  开历史倒车也不是这么开的。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9/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