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1924

  这座要塞,可能在史书上的名声不彰,远没有轮台城的名字那么响亮。
  但在此时的汉室,这座要塞却远比轮台城的名字更加响亮,就连关中的三岁小孩也都听说过这个要塞。
  因为,这座要塞有一个传奇般的故事。
  十余年前,汉军有一个姓范的都尉奉命出击匈奴,他率军打到了漠北,在黄沙与绿洲之间,建起了这座城市。
  城市建成后不久,这位都尉不幸染病去世,一时间城中人心惶惶,加上漠北的严冬即将来临,许多人都想撤回长城,去温暖的南方越冬。
  关键时刻,都尉的夫人,身穿孝衣站了出来。
  她召集全军将校和士兵,对他们说:“此城先夫为陛下所建,轻易弃之,先夫于九泉之下,如何瞑目?愿守此城,以待来年……”
  于是,这位都尉夫人,带着两千多汉军士卒,在这座城市,忍受了整整一个冬天的严寒。
  又在春季,抵御了匈奴人数次亡命攻击。
  直到夏天,有汉军远征至此,愕然发现,在这个匈奴的腹心之地,竟然有一座飘扬着黑龙旗的帝国城市。
  居延都尉以闻,上奏朝堂,天子闻之大喜,封都尉夫人为君,将此要塞命名为范夫人城。
  从此大汉军队,就有了一座在匈奴咽喉的要塞。
  十余年来,汉匈围绕此城,爆发了数次战争。
  有时候,匈奴人会夺取此城,但汉军旋即就会组织反攻。
  双方你来我往,鲜血洒满了大漠。
  凝视着这副居延地图,张越握紧了拳头,在心里说道:“总有一天,我将提兵百万,灭亡匈奴!”
  匈奴,不仅仅是大汉的敌人。
  更是限制了汉民族扩张的最大的一个障碍。
  扫清了这个障碍,汉军至少可以并有西域,统治和主宰整个东北亚地区,并建立起诸夏文明圈。
  甚至说不定,可以继续西进,去与贵霜的大和尚们交流一下,到底是佛祖厉害,还是泰一神主宰一切?
  说不定,还可以去印度洋洗洗军靴!
  是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匈奴都必须死!
  这样想着,张越就走到堪舆室的案几前,坐了下来。
  案几上,堆满了大量的竹简。
  张越拿起来,看了看,基本都是兵书和法家经典。
  至于一些重要的资料和档案,张安世应该早就拿走了。
  但……
  “好东西啊……”张越爱不释手的抚摸着这些竹简,这些可都是张安世看过和注解过的书简。
  太学生们的书就已经能结出拇指大小的玉果。
  当朝尚书令,法家巨头张汤的爱子,跟着当今天子二十余年的汉家巨头张安世的书简,又该结出怎样的玉果?
  怎么着,也比太学生们强吧?
  拿着这些书简,看了一遍。
  张越笑的更开心了。
  “张安世也有大志!”张越放下书简,轻声说道。
  这些书简之中,张安世做了无数注解和笔录。
  字里行间,透露了无数信息。
  虽然没有明说,但,张安世是一个鹰派,一个主张对匈奴要除恶务尽的战争贩子,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这说明什么?
  “张安世特地在这里留下这些书简,无非就是想告诉我……”张越轻笑着道:“我与他是同志……”
  换而言之,这些书简,是张安世特地留下来,给张越看到的。
  他的目的,也很简单。
  建立同盟!
  这个同盟,张越自然很有兴趣加入。
  至少,在对付匈奴人,灭亡匈奴帝国这个事情上,他与张安世的意见完全一致,目标完全相同。
  志同道合,所以是同志。
  而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公务员,接受过系统教育和培养的统治阶级。
  张越立刻就想起了伟人的教诲: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所谓政治,不就是这样的吗?
  党同伐异!
  “或许我也该尝试,建立起一个统一战线,一个紧紧围绕在长孙身边,以扶保长孙为己任的统一战线……”张越托着腮帮子想了起来。
  “若我打算这样做,那么……这地图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楔子……”张越站起身来:“或许我应当借助这个机会,以‘共同绘制天下地图’为幌子,将所有可能的和潜在的‘朋友’都拉进来……”
  “张安世就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想到这里,张越就笑了起来。
  所谓政治团体,首先,就必须有共同利益连接。
  至少也得有一个共同理念作为联系。
  不然,那就是鸡同鸭讲。
  绘制地图,敬献天子,大家一起排排坐,赤果果,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至少,在这个过程中,张越能知道,谁可以做朋友,而谁又不可以当同志。
  换言之,这是一次分辨谁是自己人,谁是潜在敌人的游戏。
第110章
统一战线(1)
  朝阳初升,红日满天。
  张越站在小楼的窗前,望着东方的朝阳,虽然一宿没睡,但身体却没有半分疲惫,反而亢奋的很。
  因为,他花了一个晚上,利用从空间回溯来的记忆,初步将一副名为‘大汉一统四海寰宇图’的概貌画了出来。
  这副地图,他参照了回溯得来的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及葛剑雄先生的《西汉政区地理》,并根据自己的想法,稍稍塞了点私货进去。
  私货主要是塞在了南亚、西亚以及欧陆。
  拿着这副地图,张越走下阁楼。
  有宦官过来禀报:“侍中,方才郭令君遣人来告知侍中,陛下今日将幸钩弋宫,可能要数日后才会回转,故侍中可自行安排这几日的时间……”
  “知道了……”张越点点头。
  皇帝去钩弋宫会钩弋夫人,一般没有个十天半个月,大约是不会回建章宫的。
  为什么?
  因为钩弋宫属于甘泉宫殿群。
  甘泉宫远在甘泉山,离长安差不多三百里呢!
  说起来,这位陛下也是一个渣男!
  四岁时就忽悠堂邑太长公主,说什么金屋藏娇,结果见了卫子夫,就将陈皇后废掉了,留下了著名的《长门赋》……
  后来,又喜欢上了王夫人、李夫人。
  尤其是李夫人,爱之极深,恨不得给她上天摘月亮,下海捞星星。
  结果……
  李夫人病重将死,却不肯见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