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4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2/1924

  首先他麾下的旧部,愿意跟着他留在长安的,当然要想办法安置了。
  最好是就近安置,剩下的人,也需要一个施展拳脚的地方。
  典属国麾下的属国都尉,就是最佳的去除——当然前提条件,是要把现在占着坑的那些人踢走!
  “司马兄,稍安勿躁!”辛武灵笑着道:“典属国的事情,暂时不着急……”
  “有道是,狗急跳墙,如今徐争之死,舆论还有些意见,不可贸然动手!”
  其实,就算现在动手,也没有关系。
  文人的话与言论,从来影响不到高层!
  若文人的笔真的有力量,那么当年,董江都也就不会被公孙弘按在江都和鲁国了。
  司马相如就更不必写篇文章,都要斟酌再斟酌,最后居然‘太监’掉了好几篇……
  贾长沙就更不必哀而自伤,写下《鵩鸟赋》了。
  事实证明,文人的力量,几乎不会体现在当下,他们的文章的力量,基本上都要等他们本人挂了之后,随着时间发酵才慢慢的产生能量。
  孔子是这样,孟子是这样,贾谊如此,董仲舒亦然。
  连孔子、孟子、贾子、董子这等人物,尚且如此,古文学派的渣渣们,连姓名都未必能在史书上留名的小受,又何足惧?
  辛武灵关心的其实是自己的小算盘。
  续相如也是如此!
  “吾听闻,陛下有意迁光禄勋为执金吾,以执金吾出镇楼兰,建西域都护府……”续相如缓缓的说道:“如此,光禄勋之职,便会出缺……”
  “素闻,天下论将,以九卿、列侯为显!”
  “鹰杨将军何等英雄,若其麾下,没有一位有分量的九卿,何以服天下?”
  对于大将们来说,军功、斩首、捕虏、缴获,都是实绩,出去和别人撕逼、比拼的时候,可以甩的出手,让别人哑口无言的东西。
  但其麾下有多少个列侯、九卿,掌握着怎样的权力,同样是实绩。
  不然,若是只有大佬一人威风八面,地位崇高,麾下部将却没有几个高官显贵之人,不止会被人耻笑,还可能会让人产生‘鹰杨将军不过如此’的想法。
  故而,在一开始,续相如等人,就将目光锁定在九卿之中。
  特别是有资格领兵,参与军事的九卿之中!
  不需要一直坐在九卿之位上,只需要在其上坐个几个月,刷个脸,顺便安插一波旧部,发些福利就可以了。
  而光禄勋,几乎是一个量身打造的职位!
第1025章
光禄勋之争(1)
  光禄勋是一个什么机构?
  整个长安城,恐怕没有人不知道!
  在普罗大众眼中,光禄勋就是钱多、福利好的代名词。
  而光禄勋本人,更是可以被直接打上天子心腹,国家重臣标签的人物!
  历代以来,担任光禄勋的人,无一不是天子的心头肉或者国家大将,天下知名的名将!
  而在军方眼中,光禄勋更是一个所有人都眼热、觊觎甚至可以为之发疯的职位!
  为什么?
  因为,汉家文官取士,乃是察举。
  最近才多了一个有潜力的公考。
  但那也只局限在新丰系统,暂时还在发育、完善之中。
  那么武将呢?
  大汉帝国是如何培养武将,并保证国家始终能有足够合格甚至优秀的武将的呢?
  答案就是郎官!
  光禄勋的前身,就叫郎中令!
  在秦代其最初的职责,就是‘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到的汉室,则不断发展、扩大和兴盛。
  并形成了现在的大夫、中郎将、禁军三个系统。
  其中大夫掌谏议,属于文官,一般情况下,光禄勋根本插不上手,其麾下的光禄大夫们,要嘛是直属御史大夫节制,直接听命于兰台御史中丞,要嘛就是一些地位身份可能比光禄勋本人还要牛X的致仕文武大臣、外戚勋臣。
  作为上司,光禄勋本人只能影响,但无法决定大夫们的作为。
  任何企图干涉大夫系统的光禄勋,都会被朝野舆论喷出翔来!
  而禁军,同样在名义上归属光禄勋。
  期门、羽林这两支拱卫天子的禁军,更是在理论上要听光禄勋本人号令。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里,当今天子创造性的发明了奉车都尉与驸马都尉,直接管辖禁军。
  又命卫尉掌宫禁,执金吾掌治安,将光禄勋边缘化。
  但……
  哪怕只是剩下的中郎将诸署,也依然是一个权力庞大到让人无法想象的怪物机构!
  所谓中郎将,全称为五官中郎将!
  五官者,中郎、侍郎、郎中以及左右中郎将加上车、户、骑三将。
  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从天下郡国之遴选那些优秀、有军事天赋,愿意投身军旅,为大汉帝国的军事事业发光发热的优秀年轻人。
  主要就是将门贵族之后、地主豪强子弟以及有钱的商贾子弟以及军中表现出色的年轻人或者郡国之中悍勇有名的年轻人!
  总结起来就是,要嘛有钱,用钱开路,要嘛有势,背景深厚,要嘛有实力。
  当然,要是有人三者兼具,那便是天之骄子,光禄勋都要拉拢和交好的未来之星!
  历史上,无数大将名臣,都是从五官中郎将衙署里杀出来的!
  譬如,张释之(曾为郎官)、卫青(担任中郎将)、霍去病(骠姚校尉)、李广(武骑常侍)、李陵(骑郎),甚至就连李广利也曾在五官中郎将里镀金过。
  而天下郡国的都尉、校尉,基本上都有过在五官中郎将里镀金的履历。
  可以这么说,光禄勋的五官中郎将,就是大汉帝国的黄埔军校。
  谁控制和掌握了它,基本上就等于掌握未来的年轻人。
  也正是因此,历来,但凡担任光禄勋(郎中令)的大臣,无一不是天子心腹,亲信大臣或者值得信赖的名将重臣!
  光禄勋的职位,从来不是靠能力、资历的。
  而是背景、关系以及与天子的关系来决定的。
  讲道理,错非是有风声说,天子有意迁韩说为执金吾,让执金吾王莽出镇楼兰,组建西域都护府。
  借续相如与辛武灵一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觊觎光禄勋的位子!
  那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觊觎的。
  更不是靠着军功就可以坐上去的!
  在整个鹰杨将军系里,现在也就鹰杨将军本人,有实力和底气,坐上去,而不怕其他人嘲笑、讥讽。
  但,韩说迁执金吾就不一样了。
  这光禄勋出缺,瞬间就制造了一个真空!
  一个可能的机会!
  因为,从传统和制度来讲,一般遴选光禄勋,都是非常漫长的事情。
  有些事情,可能要花好几年的时间,来选定一个合格、靠谱,天子放心的光禄勋。
  但在这个过程里,光禄勋总不能没有人主持大局吧?
  所以,一个临时的‘守光禄勋’便应运而生了。
  既然是守光禄勋,那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与限制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2/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