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9/1924

  连最擅长快速穿插,最不喜欢正面硬刚的霍去病,都曾被逼的不得不与匈奴人在河西进行正面决战,主力对决,而且是最残酷的白刃搏杀。
  可以想象,河西地区的地理与环境。
  那,绝不是一个什么平坦的地方,更不是一个可以快速机动的地方。
  特别是,当需要跨越祁连山脉时,尤其如此!
  天子却是没有多说,只是看着那堪舆,喃喃自语:“朕知道,贰师将军想要立一个大功劳,向朕与天下证明!”
  “而这也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贰师将军李广利是他亲手扶起来,培养起来的大将。
  从长安的外戚子弟、纨绔子,到边塞大将,河西大帅,天子知道李广利付出的努力与做出来的成绩。
  两次大宛战争,天山会战、余吾水会战,李广利的表现一次比一次成熟。
  讲道理,若不是眼前这位崛起,天子相信李广利迟早有一天,会向天下证明他自己。
  可惜……
  鹰杨将军的崛起,导致他不得不尽快拿出成绩。
  而他,也默许,甚至是支持着李广利去策划这场大战。
  要不是这样,天子只需要随便派个使者,持节去河西,监督和督促,李广利恐怕早就被按回居延了。
  他也就没有空间,去操作那些小动作了!
  想到这里,天子也是微微叹了口气。
  他知道,其实,事情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也要负责任的。
  因为,天子心里面也希望李广利,可以拿出成绩,来打那些嘲讽其‘不过都尉之才’‘奈何陛下拔苗助长’的家伙的脸。
  这不是偏爱,而是私心。
  毕竟,李广利他已经培养了十几年了。
  若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没有取得一场让天下震惊的大胜,就这样被人取代了。
  岂非等于在证明那些八卦党的腹诽?
  岂不是在告诉天下人,他这个天子,也看走眼了?
  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所以,他便纵容了李广利,纵容了贰师将军的部将,纵容了丞相。
  想到这里,天子就回过去,看着张越:“朕听了鹰杨将军今日的话,也有所触动……”
  “两线作战,确实可能会出问题……”
  这是他一开始就知道的事情。
  这是属于战略家的直觉。
  更是数十年执政生涯的经验!
  当年,汉家全盛之时,解决卫满朝鲜、南越、闽越与西南夷的叛逆,也是要按顺序一个个来。
  从来没有一次全部解决的胃口。
  但……
  天子笑眯眯的看着张越,道:“朕之所以答应,是因为有将军啊!”
  “倘若事有缓急,将军披挂上阵,朕就可高枕无忧!”
  “而且,河西大军,十有余万,即使有所小挫,也无伤大雅!”
  这个事情,在这位陛下看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李广利表现的好,拿下一场大胜,自然是皆大欢喜。
  就算他出了篓子,这长安不也有一个人可以赶过去擦屁股吗?
  张越听着,却是目瞪口呆。
  这等军国大事,事涉无数人安危生死,岂可儿戏?
  但仔细想想,这位大汉天子,不一直是一个老顽童吗?
  他任性而顽固,开明而聪慧,自私又自利,同时却有着深情,有着小资般的浪漫。
  他是一个矛盾的多面体。
  让人看不透,摸不清。
  历史书上的他是这样的,现实中的他也是这样的。
  他可以为了匈奴人的一句马屁,而龙颜大悦,也可以为了一个边境的一个小官被人杀了,而大发雷霆,出动大军,不顾匈奴,海陆并进,灭亡卫满朝鲜。
  他可以写下‘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这样诗句,但转头便可以为了国家,赐死太子的生母。
  以这位陛下的性子,若在后世,一定是那种上风随便浪,逆风小心打的选手。
  想到这里,张越就叹了口气。
  但没有办法,谁叫这位陛下是自己的老板呢?
  ……
  天山脚下,无数的西域工匠,都被匈奴人‘请到了’这里。
  大多数,都是木匠。
  一到这里,他们就被集合起来,然后在一些‘秦人’的指挥下,开始伐木、凿削。
  一连数日不休,而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座座巨大、笨拙的木制器械,渐渐成型。
  这是很简单,很原始的投石机。
  但……
  每一个匈奴贵族,都用着朝圣一样的神色,看着这些器械。
  因为……
  他们已经试验过了,一台这样的‘炮车’,可以将一块十几斤重的原石,投掷到数百步外的数丈高的山体上。
  而且威力非常大!
  看着这些‘炮车’被慢慢的制造出来,先贤惮的神色,变得无比的亢奋起来。
  “等到明天,这些炮车便基本都可以投入使用了!”他兴奋的说道:“从此,汉朝的坚城要塞,再非我大匈奴的阻碍!”
  过去,匈奴人基本不擅长攻坚。
  遇到汉朝要塞,就只能靠着蚁附,挖墙根,抛钩爪的笨办法强攻。
  而汉朝的防御,坚固非常,而且火力充足,想要攻下来,就要拿命去填!
  旁的不说,汉人在漠北腹地建立的范夫人城,就让匈奴人头疼了十几年了。
  每次,匈奴可以占领范夫人城,基本靠的不是大军围攻,而是漠北气候急剧变化,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或者极寒天气。
  汉人自己待不下去,主动放弃的。
  而等到第二年,条件好转,这些汉人就又在骑兵掩护下,杀回了那个城塞。
  哪怕匈奴人毁了也没有关系,他们只要一个月,基本就可以重建起城墙和堡垒。
  一座城市,就这样来来回回,恶心了匈奴人十几年。
  其他像光禄塞、受降城、轮台城,就更加恶心难受了。
  但现在……
  匈奴终于拥有了一种可靠的攻坚手段!
  终于拥有了可以撼动敌人坚城的能力!
  这是历史线的时刻,也是突破性的成果!
  在先贤惮眼中,这甚至是匈奴的希望!
  因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9/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