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7/1924

  他指着城外,大声吼道:“赵将军!请你睁开眼睛,仔细看看!”
  赵新弟看了一眼城外,面不改色的道:“我看到了……”
  “不就是羌人在试探从涧河向北渗透吗?”
  从城头眺望,视线向着涧河两岸延伸。
  无数羌人,正乘着他们的羊皮筏子,打算渡河绕过令居塞,从涧河渗透进河西内郡。
  其数量多的时候可能有千余,少也有几百人。
  看样子,羌人似乎是打算,利用进攻掩护这些人向北渗透,甚至绕过令居防线。
  但……
  这在赵新弟眼中,根本无关紧要。
  因为……
  他冷笑着道:“若令居是这样好绕开的地方,当初徐公与李公,缘何要在此建塞呢?”
  “校尉久居令居,安能不知令居地理?”
  “独守驿道,临河依山,虽敌有千万人,而不能越之一步!”
  令居所在之地,确实是一个绝佳的节点!
  它前有涧河,背依群山,只一条道路,从令居延伸到酒泉郡。
  而这一条道路就是汉家的边墙延伸之所。
  至于其他地方?
  羌人要是可以翻越由雪山组成的高山,那他们就不会被禁锢在西海高原上这么多年了。
  也正是因此,当初光禄勋徐自为与将军李息,才会将汉家的河西要塞,从黄河退到这里。
  故而,赵新弟真的是毫不担心。
  范明友却是气的,只能咬着牙齿,道:“将军的作为,本官会上禀天子!”
  “请……”赵新弟冷脸一笑,无所谓撅了一下嘴唇。
  在汉家为将十余年,让赵新弟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胜利者永远不受指责!
  只要能打赢,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被原谅,甚至被夸赞。
  反之,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
  令居的战火燃烧之时,天山南麓之下,李陵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他亲自带着人,来到了位于轮台西侧的计示水,考察地形,窥探轮台虚实。
  在仔细的侦查了一番后,李陵心里面就多少有些底了。
  “轮台城,虽然在西域也算坚城了,但与中国的名城大邑相比,还是远远不如啊……”他望着轮台的轮廓,在心里想着。
  轮台城,城高不足三丈,周长不过十里,城墙的厚度可能只有三五尺。
  就不和长安、晋阳、太原这等雄城比了,恐怕老家成纪县的城墙和防御都比它强!
  当然,放在这西域,轮台已是一等一的大城市!
  仅仅是守军,便有一万多,超过了很多西域国家的总人口。
  城外更有着延绵的粟米田,纵深数十里。
  城墙有护城河,还有着大量的守城器械。
  从探子们观察的情况来看,可能还有着床子弩、车弩等重型武器。
  所以,要拿下这个城市,死的人恐怕不会少。
  但……
  对匈奴人来说,这都无所谓了。
  因为打头阵和充当炮灰的,全部都是仆从国的军队。
  这些人死再多,匈奴人也不会心疼!
  “明日拂晓,让龟兹与精绝都尉试探性的进攻一下,看看轮台的防御……”李陵策马而走,对着自己的亲兵下令说道:“再让尉黎与焉奢都尉待命,若是可以,争取两三天,砸开轮台的城墙!”
  留给匈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最多还有个七八天,过了这个窗口,汉朝的援军就可能大举赶到。
  作为曾经的大汉将军,李陵很清楚,与汉军在边墙范围一千里内展开决战,哪怕打赢了,也要重伤吐血。
  更何况,先贤惮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打赢汉军主力,而是拿下轮台,至少象征性的拿下来。
  这场战争,与其说是为了争夺西域,倒不如说是为了争权夺利。
  先贤惮在乎的,只是那个单于宝座。
  他打轮台,就是为了给其正名,给其树立威望。
  李陵甚至敢保证,只要这一仗打完,先贤惮会变得比所有人都乖巧。
  无数对长安的示好、承诺都将出现甚至学着当年的乌维单于,表演一下‘汉天子的好外甥’也不是不可能。
  这也是李陵答应先贤惮的原因之一。
  ……
  玉门关。
  敦煌郡的最外围,亦是敦煌郡最重要的军塞之一。
  其建于山岗之上,扼守着西域和河西走廊之间的咽喉,因为建成后,大量西域的玉石,都是通过此关进入汉境,故名玉门。
  但实际上,在玉门的人,更愿意将其称为‘方城’。
  这是因为,玉门关,乃是一个长方形的城塞。
  城高四丈,墙宽一丈余,乃是取附近沼泽畔的黄胶土夯筑而成,相当的结实、牢固。
  李广利站在城头,远眺关外,神色肃穆。
  “君候,长安急报……”李哆走到他面前,将一封书信呈递上去。
  李广利接到手里,打开来一看,眼睛立刻就瞪了起来,然后骂道:“竖子安敢欺我!”
  “将军何事?”李哆问道。
  “天子已经同意了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李广利咬着牙齿道:“丞相阻止不及,所以写信来告罪了……”
  “丞相就不能想办法拖延吗?”李哆听着叹了口气,道:“我们好不容易将自己人扶上丞相之位,可不是让长安继续拖我们的后腿的!”
  西域都护府的风声去年就在传了。
  对李广利集团来说,这真的是个糟糕的消息。
  因为,一旦西域都护府设立,那么,有关西域事务的权力就可能落到其手中。
  这简直糟糕透顶!
  “先不说这个了……”李广利松开衣襟,道:“事已至此,责问、埋怨都是无用!专心打好轮台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李哆点头拜道:“君候英明!”
  对军人来说,打赢战争,就可以赢得一切。
  其他的事情,真的很少在意。
  一般一个军人在意其他的事情的时候,基本上也就说明了他其实很失败!
  只有弱者和败者,才会和个怨妇一样,叽叽喳喳个没玩没了。
  “阳关那边,情况如何了?”李广利问道。
  “正要禀报将军,敦煌太守已经亲帅郡兵三千,赶赴阳关,与阳关校尉成尧汇合,然后出阳关,进入楼兰,自楼兰而北,沿籍端水往援轮台!”李哆立刻报告:“除此之外,在昨日,酒泉郡尉伍公已经下令开酒泉武库、官仓,并发酒泉民夫五千人,起运粮草军械,最多五日便可以抵达玉门!”
  “太慢了!”李广利抬起头来说道:“告诉阳关,我只给他们五天时间,五天内必须赶到轮台!”
  “再告诉酒泉的伍严明,三天内我就要见到酒泉的粮草军械,不然军法从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7/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