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4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3/1924

  而且是经营百余年的要塞!
  雁门、太原、磐石都曾陷落过。
  “立刻去叫尚书令来……”天子马上就道,话音未落他就改口道:“不,马上派人去通知少府卿,现在立刻派轻骑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昼夜不休,赶往玉门,通知贰师将军,立刻援救轮台!”
  现在整个棋局的关键,就在轮台了。
  轮台的得失,关乎胜负。
  若李广利不马上去救,可能来不及了。
  马上就有着宦官领命而去,天子却是冷静下来,看着张越,道:“即使如此,朕恐怕也来不及了……”
  从长安至玉门关,少说也有数千里,过去,军报从玉门传到长安,最快的速度也花了五天。
  一般情况下,这个速度需要八天。
  八天……
  八天后,恐怕就算李广利立刻出发,轮台那边也来不及了。
  而若轮台一失,李广利的部署,就将成为汉军的一个大坑!
  居延、玉门、阳关,三路大军分成六路并进,任意一路都有可能落入匈奴人的陷阱!
  想到这里,天子就看着自己面前的张越,想了良久,终于问道:“卿可愿去河西走一趟?”
第1045章
帝心如狱
  “河西?”张越摇了摇头,道:“陛下,臣就算背生双翅,也来不及啊!”
  “况且,如今大战当前,臣贸然进入河西,恐引军心动摇……”
  天子听着,笑了一声,心中对张越的这个回答无比满意。
  因为,他其实只是在测试张越而已。
  他岂能想不到河西路远,除非神仙,不然根本无法及时赶到!
  而且,河西大军素来在李广利控制下,各部的校尉、都尉,基本都和李广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若贸然空降一个带着斧钺的大将过去,恐怕仗还没打,汉军内部已然乱成了一锅粥!
  到时候,别说打赢匈奴了,自己不崩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卿有什么好的意见吗?”天子问道。
  “臣愚以为,若轮台提前陷落,贰师将军就该立刻撤兵!”张越恭身说道:“慈不掌兵,壁虎尚且知道断尾求生,何况人乎?”
  “嗯……”天子沉思片刻,然后坚定的摇了摇头,道:“卿所言虽然不错,然则……”
  “若匈奴夺我轮台,而朕与朝堂,坐视轮台军民为匈奴所戮……”天子正色的看着张越,以从未有过的郑重神色道:“朕有何面目,安坐宣室殿上,受天下万国万民尊崇?”
  “自古天子者,敬天保民而已,天子之职,唯在敬天保民!”
  “太宗训曰: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君之所存,唯赖生民!若无万民,天子不如夷狄一酋长也,此魏文侯之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老刘家在别的地方,或许很糟糕。
  譬如小鸡肚肠,譬如天性凉薄,譬如喜欢过河拆桥。
  但在正治上,却一直很清醒,姿态也素来摆的很高。
  历代天子诏书之中,提及次数和频率最多的,就是‘民’,几乎所有诏书,哪怕是任命大臣和册封贵族的诏命里,也能找到叮嘱和训诫其‘安民’‘保民’‘教民’的内容。
  这是因为刘氏的法统,来源于高帝斩白蛇起义和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这是根,经过汉太宗刘恒的巩固、发展以及先帝孝景皇帝的培植,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刘氏统治十三州的依据之一。
  所以,无论如何,哪怕是吃亏,刘氏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招牌。
  就像当初,卫满朝鲜挑衅,当今天子立刻勃然大怒,置匈奴于不顾,发动大军灭之。
  也如当年,大宛人自恃远离汉疆,便杀辱汉使。
  于是,贰师大军跨越万里而伐之。
  那些当初自鸣得意的大宛贵族和他们的国王的脑袋,纷纷被自己人割下来,送到了长安。
  何况,还是与死敌世仇匈奴之间的战争?
  退兵?不可能的!
  对天子来说,这个事情,只有一个解决方案——加大力度!
  他也只会向贰师将军下达一个命令——加大力度!
  无论如何,汉家军人的血不能白流!
  不管怎样,匈奴人必须付出代价!
  这就是他——大汉天子,汉太宗孝文皇帝的孙子,孝景皇帝的儿子,史书上称为大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一直以来的个性与坚持!
  “除此之外,爱卿还有别的意见吗?”天子淡淡的问着,语气坚定,不容任何商量的余地!
  张越听着,却是感慨万千。
  眼前这位陛下,还真和史书上所描述的一样顽固、傲慢、自信。
  难怪其为后世文人所不喜,却受到无数人追捧与崇拜。
  就这份心气,几人能及?
  若是大怂的君王的腰杆能有这位十分之一硬朗,也不会落得那样一个悲惨的下场!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
  汉以强武而威天下四百余年,哪怕四分五裂,遍体鳞伤之时,也依然可以一州吊打天下夷狄。
  即使灭亡,也是轰轰烈烈!
  哪怕其亡两千年,也依然在后人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记。
  至于大怂……
  除了文豪们的诗词歌赋与繁荣的经济外,典型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滑跪契丹、女真也就算了。
  连西夏的党项与南边的猴子,都能骑到脑袋上耀武扬威。
  甚至留下所谓‘南国山河南帝居’这种侮辱性的词汇。
  中国上下五千年,除却满清,大怂最为憋屈!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后,张越低头道:“若是如此,那么臣愚以为,贰师将军,决不可分兵!”
  “居延、玉门、阳关及楼兰兵,当汇为一体,先救轮台之围,再论其他!”
  简单的来说,就是不要给匈奴人机会!
  尽可能打的保守一点。
  在目前的局势下,只要汉军抱团,一步一步推过去。
  十余万大军,组成一支拳头,砸向匈奴的天山南麓,稳打稳扎,完全可以在救轮台之后,顺势攻入龟兹、尉黎,甚至深入到天山南麓之后富饶的吐鲁番盆地。
  反正,匈奴的主力,其王庭骑兵,根本不可能赶来。
  而先贤惮所能依靠的,除了他的本部和别部主力外,就是西域仆从国的军队了。
  这些仆从军,战斗力且不谈,战斗意志和决心,恐怕是脆的和纸一样。
  事有不逮,就是望风而降。
  所以,在张越看来,贰师将军不需要那么大胃口,只需要集中主力于一路,横推过去。
  那么,先贤惮的主力就不得不在天山南麓的龟兹与汉军决战。
  至少,他们也不得不在龟兹与汉军打一场。
  这样的话,李广利兵团完全可以在龟兹找回场子(假如轮台已经失陷的话)!
  在张越看来,这比起李广利之前,那花里胡哨的布置要靠谱的多了。
  最起码,不会有被匈奴人集中优势兵力,在局部战场包围、消灭或者击溃一支汉军要强得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3/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