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4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7/1924

  张越扶起丁缓,道:“丁公言重了,公在新丰,率门徒造福天下,得此殊荣,当之无愧!”
  丁缓被感动稀里哗啦,当即就发誓:“缓此余生,愿为将军牛马走,任凭驱使!”
  “明公不必如此……”张越笑着道:“当然,眼前有一事,需明公出力……”
  “将军旦请吩咐!”
  “那水力之锤,吾希望明公可以尽快的安装起来,数量越多越好!”张越轻声道:“大战将起,军械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工坊园所产之甲具,将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
  “请将军放心,缓必竭尽全力,督促上下,尽快制出足够的水力之锤!”丁缓马上就保证。
  “那就劳烦明公了!”张越举起酒樽敬道。
  李广利指挥的令居与轮台两条战线,目前来说,局势依旧不明朗。
  但对张越而言,早做准备是必须的。
  而且,要做好两手准备。
  李广利胜或者不胜,都得有预案。
  其胜,意味着未来的竞争压力会大增!
  两个大汉的常设将军会进行掰头、比赛,就像当年的大将军系统与骠骑将军系统一样。
  天子很可能会给张越和李广利各自分配一个战区,各负责一个。
  谁先搞定自己的战区,谁就将占据优势。
  若李广利不幸未胜,甚至吃亏,其贰师将军的地位与资源,马上就要不保!
  这还只是其次的,关键的还是,河西局势可能会陷入动荡。
  到那个时候,张越的大军,就必须发挥出定海神针的作用。
  而装备,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
  经过漠北一战的实践,张越得出了很多经验,也有了许多思考。
  除了战术、战略之外,汉军的武器装备,也都被他研究了一遍。
  当前,汉军骑兵对匈奴骑兵的优势,主要建立在武器以及兵源素质、训练与组织上。
  但……
  匈奴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缺陷,正在发奋追赶中。
  虚衍鞮就说过,匈奴在余吾水中游的赵信城里,建立了大量冶炼作坊,将其自己培养的工匠以及战争中劫掠来的工匠集中在那,日夜不休的冶炼青铜,锻造武器,同时还有着大规模的锻铁冶炼活动。
  此外,他们还在西域屯田,推行骑田政策。
  内部也有着汉化改革,单于庭的贵族子弟,从小就有人教授汉家兵法、诗书。
  总的来说,匈奴人正在缓慢的从奴隶制的游牧部落联盟,向着半游牧半农耕的集权国家过渡。
  其武器装备,目前而言,虽然依然落后汉家,但,也在慢慢追赶之中。
  历史上,在陈汤时代,匈奴的武器装备水平,就已经与汉家持平了。
  只是那个时候的匈奴帝国已然四分五裂,再不复当年之勇。
  在冷兵器时代,就是这样。
  武器装备的优势,很容易被拉平,甚至逆转!
  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优势,就要不断进步,不断的推出更新更好的装备。
  最好是手工无法制造,至少无法大规模制造的装备!
  在这方面,水利锻锤系统天然拥有优势!
  考虑到目前的水利锻锤系统的力量是一千钧,而汉制四钧为石,一石百二十斤,合后世三十千克左右。
  换而言之,一千钧的力量,大约是七百五十公斤左右。
  这样的力量,虽然依旧很小,可能还比不上自然界的一些猛兽的咬合力。
  但胜在持久、频繁和耐用。
  如此,它便已经有能力生产和制造一些在后世有名的武器了。
  张越想了想,便拿来笔墨纸砚,然后画起了草稿。
  第一件,便是马刀!
  在漠北远征过程中,张越发现,汉军骑兵所用的武器,无论是长柄的长戟、长枪,还是短刃的剑类,其实都不是为骑兵设计的。
  它们都是从战国时代走过来的武器,其具体形制只是做了些微调。
  骑兵的使用体验感真的是巨差!
  旁的不说,长戟的戟头,对骑兵来说,简直是非人类!
  一般人根本玩不转不说,效果也很差劲,对多数人而言,长戟类武器就像是星际争霸1,需要各种微操,还要手速,还得注意运营,根本玩不来。
  一个重戟骑兵,没有三五年训练,根本上不了战场,上去就是死!
  至于剑类兵器……
  槽点就更多了!
  长戟兵器好歹还占着长兵器重武器的优势。
  汉军目前骑兵携带的各类长短剑则简直是骑兵的噩梦!
  汉军通用的铁剑,是从战国时代武士佩剑发展而来,其剑身挺直,剑刃狭窄。
  几乎只适合步兵使用,骑兵使用的话,只能直刺,而无法劈砍。
  对张越而言,用户体验已经不能用糟糕来形容了,简直是奇差无比!
  于是,回来后他就已经决心彻底淘汰那些用户体验极差,而且不适合骑兵使用的武器!
  而他选择取代长剑和长戟的武器,自是后世经过无数人改进和实践后,登峰造极的武器——马刀!
  而且,一开始就是以PLA的65式马刀为蓝本。
  一步到位,省却了其他改进空间。
  只要可以制造出来,基本上,这款马刀能用到骑兵退出历史舞台了。
  因为这款马刀实在是太棒了!
  其无论是砍、劈、切、刺、削,都威力十足,而且侵略性和进攻性非常强!
  当然,当前的技术条件是不可能完全复制出PLA在工业机器制造的马刀的。
  但,只要能有其三成质量与一半的威力,对于汉军来说,也是质的变化!
  将这马刀和其三维结构图画好,张越就递给丁缓,道:“此刀,还请明公组织人手,尽快试造,试造成功后,吾将亲验之,若无意外,会立刻投入大量生产制造之中!”
  有了水力锻锤,大规模的生产马刀,就有可能。
  从现在开始算,到明年春夏之间,五千到七千把马刀应该是可以生产出来的。
  若是材料充足,人手齐备的话,一万把也是有可能的。
  以最低五千把马刀算,届时张越就将拥有五千装备了在这个时代来说,相当于外星科技的骑兵。
  当然,一把马刀还算不上外星人。
  张越继续埋头绘制起来。
  这次他画的是一副甲具。
  在漠北之战过程里,他本人亲自穿戴着米兰甲上阵杀敌。
  体验过后,他发觉米兰甲的诸多好处与弊端。
  好处当然是够结实,够坚固!
  匈奴人的刀枪剑戟根本破不了米兰甲的防御,最多只能在甲面上砸出一个小坑,让甲内的人感受到一点疼痛而已。
  但,这种甲具太贵,而且太重了。
  根本不适合骑兵使用,或者说不适合大规模装备!
  在回师路上,张越就一直在回溯着记忆里的各类影视游戏新闻资料里出现过的骑兵甲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7/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