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3/1924

  密集的箭雨一波接一波,不断袭来,不断有倒霉的人被箭矢命中,哀嚎着栽倒、哭泣。
  但这些人是幸运的。
  最悲惨的人,当属那些推着功臣器械的人。
  在令居城头,像魔鬼一样的城头上,汉人的重型弩车,一台台的摆开。
  数十人将绞盘拉开,然后将一根根长达数尺,重达数斤的重箭安装道弩车上,然后在军官的指挥下,四重绞索完全来开,巨大的弓弦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然后,砰!
  巨大的绞盘松开,强大的动能瞬间释放,重箭呼啸着飞出城头,将一排排的人串起来,将一个个羌人、月氏人贯穿。
  而它们重点的打击对象,就是那些推着盾车、冲车,抬着木梯、举着盾牌的人群。
  这些人群目标大,易命中,而且威胁性很高!
  汉人的重弩就专门盯着这些人群攻击。
  进攻的部队,好不容易冒着箭雨,躲过了重弩的袭击,走到令居城塞下。
  他们用尸体和沙土、木头,填平了令居的护城河,然后欢呼着、嚎叫着涌向城墙。
  他们以为他们将获得胜利,至少可以爬上城头。
  但其实,真正的炼狱才刚刚开始。
  城头上,滚烫的热油,雨点般的泼下来。
  像蚂蚁一样,靠着各种工具甚至借着双手,向上攀爬的人群,立刻惨叫着连片掉下去。
  而在高温的热油之间,还有着一块块石头,从上砸下来。
  接着,便是一根根圆滚滚的檑木。
  第一批攻城部队,瞬间死伤殆尽。
  但灾难远远没有结束!
  几乎是在檑木落下的同时,汉人的城头上,数千名弓手走到了城头前,他们拿着精良的弓箭,一个个的瞄准着自己的敌人,逐一点射。
  哪怕是这样,也依然有人,躲过了这重重灾难,爬到了城头。
  但迎接他的不是胜利,而是一柄柄锋利的环首刀……
  最后的最后,攻城部队再难为继,只好互相打着滚,在汉人的箭雨欢送下,连滚带爬的撤回去,留下满地尸骸。
  曾有月氏贵族私下估算过,联军每死一百个人,汉人那边可能才死三五个。
  只是想到这里,这些羌人眼里的恐惧就更高了。
  但他们却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走。
  因为这是唯一的生机了。
  那魔鬼一样的城市,是他们最后的指望!
  不然,他们就会饿死、冻死在这原野上。
  尸体成为乌鸦、秃鹫的食物,甚至变成同伴胃里的残渣!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结局!
  最糟糕的结局是从这原野退回西海高原,在茫茫的冻土之上,去抢夺子孙的食物,从那些留守山寨的孩子和女人嘴里抢东西吃!
  所以,他们只好互相打气、鼓舞着,一步步的接近那恐怖的令居塞。
  随着他们的前进,令居塞上的士兵,自然立刻发现了他们。
  “校尉,有几个羌人鬼鬼祟祟的在向我们过来……”马上有人向着值班的军官请示:“要不要射死他们?”
  值班的军官探出头去,观察了一会,摇摇头道:“先等等,看看他们想干什么?”
  于是,在守军的注视下,这些人一步步接近,抵达了令居塞下。
  “尔等贱婢,意欲何为?”值班军官大声喊话,同时他握住了自己腰间的佩剑,随时准备下令攻击。
  他喊话的用语,自是纯正无比的大汉官话,连一点河西口音都没有的那种,哪怕是在长安也算的上标准!
  至于城下那几个鬼鬼祟祟的羌人能不能听懂?
  与他何干呢?
  对他来说,之所以放这几个人接近,纯粹只是无聊和逗趣。
  喊话警告,则是出于受过的教育与心底的良知了。
  孔子说过: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但同时,孔子他老人家也说过:夷狄之有君,不若之诸夏之亡也。
  当代的三观,更是所有夷狄,皆是两条腿走路的禽兽。
  所以,若他们不懂官话,那就没有任何抢救的必要性了——一个连雅语都听不懂的渣渣,必是心不向汉室,没有中国的禽兽!
  况且两军交战,不需要仁慈这种东西。
  好在,这些羌人里,还真有人听懂了。
  只见一个男子,高声答道:“中国君子,中国君子,请听奴婢一言啊,请听奴婢一言啊!”
  他高高举起手里的一个物件,跪下来磕头说道:“奴婢闻中国天子有诏,能斩反汉之人者,无论羌胡、月氏皆有赏!”
  “奴婢心慕中国已久,特斩反汉贱种来献,望君子开恩!开恩!”
  校尉听着,瞪大了眼睛,根本没有料到这个结果。
  他看了看左右,问道:“诸君怎么看?”
  左右互相看了看,都感到有些头疼起来。
  一个队率道:“校尉,天子诏书,你我皆知……”
  一个司马道:“可是贰师将军曾有严令……”
  “贰师将军从未下过不许受降的命令啊……”另一个司马嘟囔着嘴说道:“况且,我等乃是陇西郡兵,不归贰师统帅……”
  “天子诏命,你我岂敢违抗?”
  这些人吵来吵去,也没有个统一的说法。
  校尉不由得更头疼了,只好道:“尔等先看着这些人,我去请示上官!”
  于是他急急忙忙的下了城头,来到了城头下临时搭建起来的军营,找到了正在准备物资的护羌校尉兼令居令范明友禀报道:“范将军,城下有羌胡持人头来献,末将如何是处?”
  范明友一听,顿时笑了起来,他知道自己等待多时的破局时刻终于来临了,他立刻道:“陛下早有诏书,其既是奉诏来献,自当接纳!”
  “末将晓得了!”
  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封闭的令居城门打开,一队骑兵出城,来到了那几个羌人面前。
  这几个羌人马上趴在地上,将自己手里提着的首级高高举起,为首之人,更是将一份羊皮捧在手上,磕着头拜道:“奴婢等奉诏来献,愿天兵笑纳!”
  骑兵中的军官跳下马来,检查了一下他们带来的首级,确认都是刚死不久,而非在战场上捡到的死尸,立刻啧啧称奇起来,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但,军人的天职让他们很好的收纳起了好奇心,没有多问,就押着这些人入城。
  半个时辰后,这些羌人,背着两大袋粟米以及一袋盐和十来斤的铁器,战战兢兢的从令居城门出来,然后消失在原野中。
  两个时辰后,这几个人就被带到了舍羊面前,一起出现的还有他们带回来的粟米、盐铁和布帛。
  看着眼前黄橙橙的粟米与白花花的食盐。
  舍羊忽然泪流满面。
  而在场的其他人更是哭了出来!
  他们蹲在地上,抱头痛哭!
  早知道是这个样子,何必受这个罪?
  早知道,其他羌人和月氏人的首级能换粮食甚至盐铁、布帛、官爵,他们又何必冒险?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后,舍羊站起来,斩钉截铁的下令:“传我命令,擂鼓点兵!”
  他眼露凶光,如同一头恶狼一样,绿着眼睛,看向了其他地方,特别是封养羌和月氏人的营地。
  “火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3/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