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5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8/1924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不可能。
  就算没有,王莽回京,打个小报告,他在天子那边的印象分恐怕就要跌落到谷底了!
  所以,李广利只能强忍着内心的愁苦,甚至不敢表露半点心思,以免落到王莽耳中,传到天子耳里,变成‘怨怼小人’,恃宠而骄的‘外戚’。
  这两个标签,在汉室都等于:找死!
  强行压抑住内心的狂躁之情,李广利沉声对李哆吩咐道:“去请王都护来,吾欲与都护商讨军情!”
  “诺!”李哆恭身退下。
  半个时辰后,王莽就带着常惠等人,风尘仆仆来到了李广利面前。
  “贰师将军安好!”王莽恭身行礼:“未知将军有何事唤我?”
  “都护请上前来……”李广利笑着邀请道。
  王莽走上前去,来到李广利身周。李广利则转身看向远方的南河对岸,极有感情的道:“吾在太初中率军远征大宛,过此南河,当时大军逶迤,匈奴震怖,而轮台等反汉贱种气焰嚣张,多有截我辎重,杀我使者之事!”
  “于是,吾回师之时,断然命大军渡过南河,灭轮台,破龟兹、尉黎,震慑西域!”
  那是李广利人生的高光时刻!
  两伐大宛,过程虽然曲折,但结果是光明的,汉军隔着一万多里,将一个带甲数万的大国按在地上摩擦,逼其杀王出降,出质王子,以汉天子为宗主,按时朝贡。
  更缴获大批黄金珠玉宝石,捕虏数以万计的战俘,为长安花街柳巷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绝贡献——迄今花街柳巷之中,依然有着当年带回去的胡姬。而回师路上,更是杀鸡儆猴,屠轮台,破龟兹、尉黎,吓得西域诸国纷纷跪在地上喊爸爸,将自己的王子,送去长安,向汉天子低头。
  可惜,自那以后,李广利就开始了水逆。
  每次都是差一点,最终功亏一篑。
  天山会战、余吾水会战,算上这次已是第三次的大规模出击。
  俗语曰:事不过三。
  此番若再捞不到好处,李广利知道,不会有人肯再给他机会了!
  于是,心情自是唏嘘感慨,胸中情绪百转千回。
  王莽看着李广利的神色,明智的选择了沉默,静静的听着。
  就听李广利道:“如今,又有一个机会,出现了!”
  李广利手指着前面,道:“斥候报告,匈奴主力已经彻底撤出了轮台范围,向尉黎与龟兹两个方向撤退,虽兵法有曰:归师勿掩,然,我军精骑如云,若在此时,遣骑兵过南河,掩杀其一路,必可有所斩获!”
  他回过头,看着王莽,问道:“未知都护意下如何?”
  王莽听着,面无表情,但坚定的摇头:“天子有诏,将军进军速度,每日不可超过六十里,大军前后首尾距离不可超过三百里,此乃陛下严令,吾不敢不遵,望将军明察!”
  与李广利不一样,王莽没有任何业绩压力。
  他的使命与目的,只是为了一个事情——遵守和执行天子的命令,并取得胜利。
  至于斩首多少?战果多大?
  有关系吗?
  没关系!
  况且,从情况来看,只要汉军保持下去,匈奴人就会被一点一滴的逼到死角!
  到时候,他们要嘛选择放弃整个天山北麓,包括轮台、尉黎、龟兹在内的土地,缩进西域腹地,天山以南的广阔盆地中。
  要嘛,在某个地方选择与汉军主力决战!
  而这两个选择,无论匈奴选哪一个,王莽都乐于看到。
  李广利的提议,虽然看上去不错。
  但,却可能有意外。
  意外这种东西,对王莽来说,哪怕几率再小,也要避免!
  这也是他多年在朝为官,锻炼出来的心性。
  不冒险,不冒进,忠实使命,严格执行。
  而天子要的也是这个。
  李广利闻言,脸色不免阴沉下来,对王莽油盐不进的态度,感觉有些厌烦。
  但,没办法,王莽不是一般可以拿捏的人。
  他是天子钦使,而且是故执金吾,是无法命令和以地位压服的。
第1060章
天山(2)
  尉黎,天山以北的小王国。
  人口不过三万,兵员不过两千。
  属于西域典型的袖珍王国,在当年的大宛战争中,尉黎王国因和轮台走的近,曾遭遇相同命运,为汉军所破,其国王遁入天山之后的盆地,才得以幸存。
  汉军建立轮台后,撤回国内,匈奴人出于监视和掣肘轮台的缘故,从而扶持尉黎王复国。
  但,复国后的尉犁,元气大伤,从此沦为匈奴的傀儡。
  领土面积更是大大缩小,只剩下了从前的三分之一不到。
  几乎就是一个城市加周围几十里的牧区、耕区。
  此时,匈奴大军,直入尉黎王都渠犁城。
  李陵亲自带人,登上城楼,登高眺远,凝视着远方的苍茫大地,心情不是太好。
  他率军在轮台,等了汉军足足二十天!
  为此,他做足了准备,设计好了好几套战略,意图在轮台地区,吃掉一两支冒进的汉军骑兵。
  结果,没想到的是,李广利居然一改从前喜欢猛打猛追的性子,变成了一个古板死硬的人。
  汉军出楼兰后,就在楼兰以北停留了足足十天。
  在这过程中,各路汉军纷纷向这一地区聚拢,然后,组成了一个密集抱团的阵势,一步步的慢慢向着轮台蹭过来。
  面对汉军这种打法,匈奴人从上到下都恶心的不行!
  因为,这已经不是战争了,而是明摆着要和匈奴拼消耗!
  偏偏,匈奴人是真的耗不起!
  先贤惮的数万骑兵以及西域仆从国联军,加起来差不多十万人,聚集于轮台一带,吃喝拉撒,每天都在消耗着匈奴在西域为数不多的积蓄。
  对此,先贤惮的贵族们,简直和吃了翔一样难受。
  要不是李陵按着,他们恐怕已经急不可耐的去主动与汉军开战了。
  纵然如此,对于匈奴人来说,目前的局势,也危险的可怕!
  “大王真的要撤离尉黎吗?”一个戴着西域地区传统的尖毡帽的男子,畏畏缩缩的走到李陵面前问道。
  这人就是尉黎国国王蝉蛰了。
  蝉蛰是音译,在焉奢-尉黎文化里的意思是‘矮王’。
  事实也是这样,蝉蛰的个子可能还不足六尺,再低一点他就可以当残疾人了。
  “不撤不行啊……”李陵叹了口气,道:“如今的局势,迫使我们不得不放弃尉黎!”
  没办法,匈奴人为了攻陷轮台,动员了整个西域的所有仆从国的力量。
  由之造成了两个结果。
  第一,庞大的军队,每天都需要大量粮草维持。而随着天气转冷,草木枯黄,牲畜的草料供应减少,由之造成了庞大的后勤压力——没有足够草料吃的牲畜,产奶量急速降低,伤病概率则不断增加。
  再在这一地区停留下去,李陵怀疑,匈奴的牲畜恐怕都得死光!
  其次,则因为战争的缘故,导致了匈奴主力抽离,从而在乌孙与匈奴的势力边界地区,造成了真空。
  乌孙人虽然不敢明目张胆介入甚至相应汉军,与汉军协同。
  但这些家伙,趁着机会,疯狂占便宜和挑衅。
  不过两个月间,乌孙人就蚕食掉了其与焉奢边界的两百多里的牧场、甚至控制了整个近海泽,更迫近了危须国的边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8/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