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5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7/1924

  何况是他这个败军之将,丧师之帅?
  于是,他低着头,要多悲惨就有多悲惨的踉踉跄跄的走入殿中,来到天子御座之前的台阶下,长身俯首,以额贴地,三叩首拜道:“臣广利有负陛下重托,特来请罪!愿陛下罚之!”
  ……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天子,俯视着叩首于自己面前的李广利。
  心中无悲无喜,脸上无风无浪。
  仿佛跪在他面前的,根本不是他曾器重的贰师将军,他的爱妃临终前托付的胞弟。
  倒像是一个路人。
  他微微开口,轻声道:“将军既然归来,那就请先坐下吧!”
  天子侧头吩咐了一声:“来人,给海西候赐座!”
  “诺!”便有尚书郎自御阶而下,将李广利请到一侧,为他铺好席位,道:“君候请上座……”便恭身退下。
  李广利看了看自己身周,然后千恩万谢的坐下来。
  因他所在位置,恰好位于太孙刘进身侧,在他对面的正是他的姻亲刘屈氂。
  坐席位置、排序,素来是帝国正坛上最重要的信号。
  而天子命他坐在此地,传递出来的信息,无疑相当之多。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天子没有放弃他!
  不然,此刻他应该在的地方,起码都是这殿中的边边角角。
  就如当年条候周亚夫触怒先帝后,先帝连刀叉都不给周亚夫准备,赤裸裸的羞辱和打击这位功臣。
  于是,朝野大臣马上闻弦歌而知雅意,条候集团瞬间灰飞烟灭。
  现在,他还能坐在太孙殿下身边,这简直就是皇恩浩荡啊。
  于是,在坐下来后,李广利立刻就对身侧的刘进恭身再拜:“微臣拜见太孙殿下,殿下千秋万岁!”
  刘进听着,微微一笑,轻声道:“将军免礼!”
  内心却是爽的不行!
  过去李广利回京之时,何曾如此有礼数?
  不过,心中念头一转,刘进立刻就恢复了云淡风轻的神情。
  李广利算个p?
  他的大臣张子重,才是真正的牛逼!
  但李广利依然是诚惶诚恐的对刘进再拜首。
  这时,御座上的天子忽然开口问道:“海西候……卿来的正是时候……”
  “朕刚刚收到了鹰杨将军的奏疏,正要向海西候咨询……”
  李广利闻言,马上就起身,匍匐到殿中拜道:“陛下请说,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子微微一笑,对身侧的张安世道:“尚书令,将鹰杨将军的奏疏去给海西候拿去……”
  “诺!”张安世微微一躬身,然后从天子手里接过一纸奏疏,然后走下御阶,来到李广利身边,将之呈递到李广利手里。
  李广利接过来,对着天子再拜,道:“臣斗胆先览!”
  天子见着,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李广利这才敢将奏疏摊开来,低着头,借助着殿中的宫灯看了起来。
  只看了第一眼,李广利的神色就完全变了。
  直至看完最后一个字,他脸上的震撼与惊讶之色,依旧没有褪去。
  心里面,更是有着数不清的情绪在翻滚、翻腾。
  概因,这奏疏上所言之事,简直是……出人意料。
  这奏疏之中,只说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居延及河西汉军阵亡将士及伤残士兵、有功之士的抚恤、赏赐与安置。
  其上,罗列数据,将河西汉军的现状与军中不满,都做了描述。
  更将阵亡、伤残、有功将士,都罗列了数字,详细到其所属部队、所负责的战区及其功劳。
  更列举了好几个代表。
  有基层士卒,中层军官,高级校尉、都尉等。
  看似没有用任何文笔,甚至没有渲染任何情感。
  但这些数字以及所举例子的军人家庭情况,却让这些文字每一个字都显得格外沉重,犹如重锤一般敲打在李广利心里,让他羞愧难分,恨不得找个缝钻下去。
  概因,这些人,本是他的部下。
  他也本该负责到底!
  然而,为了自己和亲信、嫡系的荣华富贵,李广利选择当了一个可耻的逃兵!
  他丢下了曾经对他无比信任的部下,带着贰师军的部分力量,像受伤的孤狼一样,可耻的夹着尾巴,从河西逃回长安。
  而将那些人丢在原地。
  虽然曾经自我催眠过,朝堂和天子不会不管他们。
  但实际上,李广利知道——若无意外,朝堂和天子绝不会管他们!
  他们甚至可能会希望出现意外——这样才有机会赖账和甩锅。
  若奏疏内容,只是如此,李广利也不会这样震惊。
  提出问题,人人都会,难的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
  而那位鹰扬将军在这奏疏里做到了。
  而且,其想的办法,让李广利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放下手里的奏疏,李广利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心中忍不住哀叹:“既生利,何生毅!?”
  曾经,他是汉家最顶级的大将!
  虽然,在成就、资质与战功上,拍马也不及前代的双子星。
  但在这个名将陨落,猛将不出的时代,他独领风骚十余年。
  镇压了整整一个时代!
  然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曾经引以为傲的所有,都被一个新贵碾压。
  十余年的军旅生涯加起来的战功,不及后者一战之功。
  现在,更连急智与谋略,都被后者秒成渣了!
  更让李广利有些难以接受的是——那位鹰杨将军提出来的解决方案,并不是他所开创的。
  而是一个在历史上早已经被人实践过的方案。
  一个曾经在中原大地,让六国闻而变色的政策。
  那鹰杨将军提议——请陛下授臣以职,许臣遣使以问罪匈奴,必令匈奴诸王纳金而偿,献牲畜皮毛、玉石珍宝,以解河西、居延之急,如此国库不出分文,而百姓不加一赋,而军赋用饶!
  显而易见的,这就是当年张仪治下的秦帝国对东方六国屡试不爽的绝招——讹诈!
  秦人曾仰仗其兵强马壮的国威,威吓齐国,使之不敢救楚,又威吓利诱楚国,拆解齐楚同盟。
  然后反身坑死了楚国。
  在中原,秦人更是毫不犹豫的挥舞大棒,敲诈韩、魏,威吓赵、燕、齐。
  就是靠着这样东敲一下,西敲一下。
  秦人生生的将六国敲得生活不能自理,终为后来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想到这里,李广利忽然愣住了。
  因为他忽然发现,貌似在当代,可以胜任这项工作的,似乎除了那位外号蚩尤的张子重,没有第二个人选了。
  只有他才有那样的威势,才有那样的本钱,才有那样的自信,来做这个事情!
  其他人,都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7/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