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2/1924

  一语惊醒梦中人。
  所有匈奴人,瞬间像被狂风吹起来的树枝一样,立刻就抬起头来。
  在远方,视线的尽头,一个峡谷之外的高地上。
  一座正方形的坚城,出现在视线里。
  以夯土筑成的城塞,像铁闸一般,牢牢扼住了这通道的要隘,锁死了自楼兰而往河西的交通。
  城楼上,汉家龙旗高高飘扬,数不清的将士,矗立在城头。
  一架架床子弩上的布罩都已经去掉,锋利的箭头,暴露在城头,已经上好弦的巨弩,像是无言的战争巨人,彰显着它们暴虐的一面。
  而在峡谷内,一列列骑兵,正缓缓策马而出。
  他们身着轻甲,骑乘着高头大马,戴着铁胄,面具下露出一张张坚毅的脸。
  他们的战马,清一色装备着马镫马鞍马蹄铁,这种在去年才为匈奴所知的汉朝新骑具,在战争中让匈奴人震惊万分,并吃了大亏,错非天山北麓设伏成功,不然去年的战争,匈奴方面就要一败涂地了!
  而,更让匈奴人震惊和恐惧的是——这些让他们吃了大亏的骑具,就是那位传说中三头六臂,额生神目的张蚩尤所创造的骑具。
  如今的汉朝骑兵,正在全面大规模换装这些新骑具。
  而匈奴人,则花了一个冬天来研究、仿制。
  最终,他们只能山寨出勉强够用的马镫、马鞍,而无法仿制出马蹄铁——即使李陵集中了几乎西域所有知名铁匠,也打制不出,缴获的汉朝马蹄铁那样坚固、耐磨的蹄铁!
  这让匈奴贵族们对那位张蚩尤的忌惮与恐惧,更深了一层。
  甚至已经有人认为,那位乃是不可战胜,无可阻挡,不可直视,不可挑战的存在。
  而,现在王远看着眼前的那些骑兵,他眼里的震怖与恐惧,更加深厚——因为这些汉朝骑兵,与他曾见过的汉朝骑兵,又不同了!
  不止是骑具!
  他们的装备,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王远认真的看着那些列队而来的骑兵。
  仔细观察着他们的动作与装备,瞳孔之中的恐惧之色,几乎要溢满而出。
  实在是,他眼前的这支军队,太过犀利了!
  上千骑兵,分为五列。
  彼此并排而立,如墙而进,给人带来泰山般的压迫感。
  而他们身上的装备,已经舍去了汉朝骑兵曾经的所有常见军械。
  没有巨大的枪戟,没有宽大的斩马刀,更没有修长的长剑。
  他们只是背上背着一个箭篓,带着一柄角弓。
  然后在腰间系了一柄前所未见的武器。
  这些骑兵密密麻麻,却极有秩序的走到了王远跟前百步左右。
  然后他们迅速变幻阵型,分列在道路两侧。
  接着,王远只见到了一阵阵寒光,闪耀在视线之中,无数修长的长刀,抽出刀鞘。
  雪白的刀刃在春日阳光下,组成一个闪烁着凶光的刀阵。
  如梦如幻,犹如神话传说中的天兵天将降临凡尘。
  让人忍不住膝盖发软,几乎就要栽倒在这些骑兵面前顶礼膜拜!
  王远勉强控制住自己想要跪下来膜拜的冲动,回头一看,他发现在自己身后的匈奴随从们,已经被眼前的骑兵阵列吓得失去了生色。
  他们的脸上,皆是绝望与恐惧。
  “这是神的骑兵吧……”有贵族低声呢喃着。
  “应该是吧……”他自问自答。
  双脚一直在战栗,身体在发抖。
  匈奴,虽然粗鄙,但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自然分得清什么样的骑兵厉害,什么样的骑兵恐怖!
  而眼前列队的骑兵,无论是体型、骑乘的战马、表现出来的技战术与身体素质、装备,都已经完美的臻于极限,甚至超出了想象!
  他们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骑兵!
  更不是匈奴人所可以抵抗与抗衡的骑兵!
  旁的不说,单单只看那漂亮而危险,沉默但充满了杀气的骑兵刀阵。
  每一个匈奴贵族都知道,在战场上,若遇到这样一支骑兵,即使只有一千骑,也足可追着几千甚至上万的匈奴骑兵,从匈河砍到余吾水了!
  根本没有人可以抵挡,可以与之抗衡!
  因为,他们的武器、骑具与阵列,都可以秒杀匈奴任何现役骑兵。
  匈奴最好的宝刀,恐怕也要在这些人手里的长刀面前一碰就断!
第1097章
讹诈(3)
  空气一时间都有些凝固了。
  几乎所有匈奴人,都是满脸惊恐和畏惧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军队出现?
  特别是那些钢刀,简直不似人间可以出现的武器!
  整个匈奴,都没有如此锋利、雪亮和可怕的武器。
  哪怕是单于的黄金佩刀,怕也不能与之相比!
  而汉朝人,却将这种宝刀,大规模装备到了其骑兵部队之中,眼前的骑兵,人手一把。
  简直夸张!
  他们哪里知道,这是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力量呢?
  如今的鹰扬旅所用的马刀,已是2.0版本了。
  所有原料,皆是从新丰的高炉冶炼而出,然后经过水力锻锤数百乃至于上千次捶打后,然后由刀匠锻造而成。
  经过工序和要求较之从前的汉家军械复杂了十几倍,但成本却仅仅只比汉军曾经制式的斩马刀贵三分之一。
  而且,和从前的所有汉家军械一样。
  这些马刀,都已经完成了标准化生产。
  从冶炼至锻锤至铸造,都形成和总结了技术条例与规范。
  除了最终的铸造,可能需要技术和经验外,其他工序,都已只需要按照规范和条例操作,便完全可以适应,最多不过是效率问题而已。
  于是,这种被命名为‘鹰扬刀’的马刀,已然开始进行大规模试制阶段。
  如今,月产量已经达到了五百柄以上!
  而且,只要精铁足够,产量完全可以继续增加。
  故而,匈奴人不理解是正常的。
  就像我大清根本不懂,欧洲人为何可以制造出那些舰船大炮,跨越无数万里而来一样。
  于是,匈奴使团还未进入玉门关,就已经彻底丧胆!
  他们几乎是战栗着,哆哆嗦嗦的,走完了那一条由骑兵组成的通道。
  等到走出来,王远一摸脖子,凉梭梭的,全是汗水。
  他再看自己身周,忽然闻到了一股臊膻之味,低头一看,好几个匈奴随从的下档全湿掉了。顿时,王远就感到尴尬无比,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
  而周围汉朝士卒与官员的神色,更是有趣的紧。
  虽然没有人直接嘲讽,但王远知道,从此以后,长安的匈奴bot里,恐怕要增添好多条和今日相关的笑话了。
  但有什么办法呢?
  王远无奈的叹了口气,跟着引导的官员继续走向前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2/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