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1/1924

  那可是光弩身就重达数十斤,每次上弦都需要两个人辅助才能完成的重武器。
  刘屈氂却是道:“那便是有了……”他自顾自的说着:“若是如此……那么,这匈奴单于狐鹿姑或许就是伤于将军斥候所携带的大黄弩之下……”
  “不然,何以半岁之前,狐鹿姑可以率军远征万里,与先贤惮对峙天山之下,不过半载便崩卒于漠北?”
  “必是如此!”
  李广利听着目瞪口呆,不可思议的看着刘屈氂:“这……会有人相信吗?”
  刘屈氂哈哈大笑:“怎么会没有人信呢?”
  “当初,白登山之围,绛候周勃率军三日夜疾驰数百里,逼迫匈奴冒顿单于解围……如今,天下有几人知晓此事?”
  “在天下人看来,白登山之围,是如何解的?将军岂能不知?”
  李广利听着,默默点头。
  在普罗大众眼中,白登山之围,那是曲逆候陈平献策,以重金贿赂单于阏氏,才让匈奴单于高抬贵手,汉军被围主力以及高帝方能平安无事,突围而出。
  这个故事,在民间甚至成为了蚩尤戏,被广泛传播。
  哪怕李广利,也是一度深信不疑,直到他渐渐成长,成为帝国大将,他才开始明白和醒悟过来,这一切都是编的!
  因为,逻辑首先就立不住。
  且不谈那个阏氏什么的能不能说动像冒顿那样的雄主,单就一个事实——高帝被围白登山到突围的时间加起来一共才七天!
  七天内,陈平得想出办法,然后找到关键人物,最后再重金贿赂之,最后还得匈奴人放开一个口子,供被围的汉军主力突围,而且,汉军部队还得对匈奴人充满自信,相信他们不会忽然袭击。
  这简直就像是戏剧、神话!
  但凡有基本的正治、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信这个事情!
  至于真相嘛?
  李广利查过文牍,他很清楚,真相就是——在冒顿单于的主力骑兵将高帝率领的汉军包围在白登山上的同时,汉军的主力步兵集群,在时任太尉周勃的率领下,自磐石快速南下,对匈奴主力形成反包围的态势。
  匈奴人若是要硬着头皮,在白登山决一死战,那么他们就要面临一个可怕的后果——中心开花!
  在察觉到这一点后,冒顿果断率军撤出了白登山战场。
  然后又迅速率军撤出了长城!
  自那以后,终冒顿一生,再未深入汉室境内如此之远,而是开始玩起了代理人战争,蛊惑、扶持了卢绾、陈豨叛军。
  但这些历史,都被封印于文牍之中,秘不示人,留给外界的只有那个陈平献策贿赂单于阏氏的传说。
  为什么会这样?
  李广利很清楚原因。
  这是正治因素在作祟,就像现在的史书和民间故事里,再也没有吕后的兄长吕泽的名字与传说一样。
  周勃父子,先后死于太宗、先帝之手。
  谁还敢再宣传人家父子的功劳?
  除了吴楚之乱这样的事情,因为时代太近,影响太大,人所共知,无法抹杀外。
  周勃父子的正面事迹,已然被国家的手抹消的差不多了。
  想着这些,李广利就看着刘屈氂,低声道:“丞相,兹事体大,不可造次啊!”
  刘屈氂呵呵一笑,道:“将军放心,吾自有分寸!”
  只要自己不主动去宣传这个事情,而是花钱找人私下宣传,编蚩尤戏的段子洗脑。
  那么,这个事情就会被局限在‘民间传说’这方面。
  而汉家传统——不识字的老百姓,哪怕内涵当朝天子,也是无罪——因为他们没有文化,愚昧无知,天子与朝臣,谁和他们计较就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嫌疑,更违背太宗的教训。
  是会被人嘲笑,为子孙不齿的。
  所以,只要官方不出面,不露出马脚被人抓到。
  就没有人能干涉。
  而一旦洗脑包开始发挥作用,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李广利的形象,甚至将他塑造为‘单于杀手’。
  现在可能作用不大,但数年之后,就不一定了!
  说不定,这就是李广利东山再起的机会!
  想到这里,李广利也动心起来,于是默不作声的点点头,算是同意了刘屈氂的计划。
  又过了一会,朝臣陆陆续续的到齐了。
  于是,尚书令张安世奉诏前来,宣布:“陛下有诏,群臣入觐!”
  李广利于是和刘屈氂结束交谈,各自站到两边,领着文武大臣,次第拾阶而上,走向已经敞开殿门的温室殿。
  一入温室殿,身上的寒意,立刻消散的干干净净。
  殿中燃烧的篝火,使得室内温度一直维持在怡人的二十四五度。
  许多穿着毛衣与狐裘的大臣,甚至都感觉都有些热了。
  天子御驾,则从殿侧而来。
  “陛下驾临,群臣恭迎!”有礼官宣礼。
  “臣等恭迎陛下,吾皇万寿无疆!”刘屈氂与李广利连忙率着文武大臣出列恭迎。
  今天的天子,穿着一件毛绒制成的朝服,戴着一顶由羊毛织成的帽子。
  整个人看上去精神抖索,心情愉快,脸上一直带着淡淡的笑容。
  他在侍从们的搀扶下,走上御阶,坐到御座上,然后看着满殿大臣,摆手道:“众卿免礼!请坐!”
  连声音都比平时温柔、宽厚了无数倍。
  让许多大臣都有些意外。
  但天子却懒得管这些,他心情确实爽爆了!
  匈奴已经在内战边缘?
  这是他元鼎之后,他听说过的最好的消息!
  这意味着他在有生之年,或许能看到匈奴灭亡或者跪在他脚底下磕头的情况!
  若果真如此……
  青史之上,什么三王五帝、齐恒晋文,都要靠边站。
  单论武功的话,说不定,连祖龙也得挪挪位置!
  只是想到这里,他就美滋滋,心情无比爽快。
  更深深为自己用人、识人之明而自傲!
  “众卿应该都知道了,朕今日召集诸公来此的目的……”天子道:“鹰杨将军日前自居延奏报言曰:匈奴单于狐鹿姑去冬死,其子侄、大臣各自拥立一人,互相攻仵、指责不休,漠北匈奴内战在即!”
  “朕诏诸卿,便是要商议此事,若果真,我朝当何以应对?”
  天子话音刚落,丞相刘屈氂就立刻出列奏道:“臣丞相刘屈氂,昧死顿首再拜陛下言:以臣之愚见,若匈奴果真如此,必是陛下洪福泽深,祖宗社稷有灵保佑之故……”
  天子听着,满意的点点头,道:“丞相所言甚是,此必祖宗保佑,神灵庇护!”
  “此必天欲假朕之手亡匈奴也!”
  “陛下圣明!”刘屈氂再拜。
  “诸位爱卿呢?”天子看向其他人。
  众人立刻纷纷拜道:“臣等皆以为,丞相所言甚是,圣明无过陛下!”
  天子看着,得意的笑了起来。
  自得张子重以来,他的人生忽然重新光辉灿烂了起来。
  不止身体与精神越来越好,国势与天下,也重新走上正轨。
  过去,他还以为是‘神君’之故。
  但现在,这位陛下无疑有些膨胀了。
  他觉得,这肯定是苍天的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1/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