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6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8/1924

  长安那边之所以僵持到现在,还没有下狠手,就是顾忌在河西的这位鹰杨将军有什么看法?更忌惮其态度!
  如今,既然得到了肯定答复,隽不疑知道,现在无论是挺刘屈氂的还是反刘屈氂的,都能放开拳脚,大打出手了。
  笑了笑,隽不疑就点了点头,不再谈论这个话题,而是换了个方向,问道:“将军,下官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嗯?”
  “下官奉诏出使河西,于居延诸塞之中,都走了一走……”隽不疑轻声道:“以下官之间,将军在这居延,怕是有些……”他抿着嘴唇,斟酌着用词:“有些背离国家大政了吧?”
  “且不言将军所用之策,本商君之法,单单就是胡人奴婢一政,下官就有些为将军捏汗啊……”
  “自古夷夏有别,《公羊》曰: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不与夷狄之获中国!诚哉斯言!将军却在居延,大量引入胡人夷狄,其与中国杂之,千百年后,居延之人中国乎?夷狄乎?”
  “其望将军明鉴之!”说着隽不疑就深深一拜。
  作为一个儒法并修的官员,隽不疑对张越在居延的政策,是怀有深深的担忧的。
  毕竟,读过历史的都知道,与夷狄谋不亚于与虎谋皮!
  春秋的历史,就是一部尊王攘夷的历史。
  张越听着,微笑的摇了摇头。
  当然,他也明白隽不疑的担忧!
  毕竟,历史的教训,是无比深刻的。
  且不说他所知的后世历史,单单是宗周的教训,便已足够深刻——宗周倾覆后,那些差点掀翻诸夏文明的夷狄部族,总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他们肯定是有来源途径的,而最佳的途径,莫过于宗周战争的俘虏。
  在宗周强势时,这些人肯定是奴隶,是被欺压、被剥削的群体。
  然而一旦情况有变,这些曾经温顺的群体,立刻就会张开獠牙,狠狠的撕咬他们曾经的主人。
  “您的担忧,自是有道理的……”张越想了想,答道:“《公羊》之言,更是至理之说……”
  “那将军为何还……”隽不疑不是很理解。
  “明公恐怕不知,吾在居延、河湟所行胡人之政的细节吧?”张越笑着道。
  隽不疑楞了楞,这个他倒是没有仔细去关注,只是在民间走走看看,关注点也一直在百姓军民身上。
  至于胡人?
  作为一个大汉君子,士大夫中的翘楚,他是看见就躲得远远的,生怕自己身上沾染上腥膻之味。
  “不瞒明公,吾早已对明公所担忧之事,做了预防……”张越笑着道:“无论居延、河湟,仰或者河西任意一地之胡人,除胡姬之外,若欲落为汉人,须经考核,以试其能!”
  “必有能通中国文字,知礼仪进退者,或能擅工匠之事,有益天下之才,方能录入户籍,编户齐民……”
  “而余者,则在服役期满后,将被遣返原籍……”
  “遣返?”隽不疑楞了:“此话怎么说?”
  在他看来,居延的胡人奴婢,不是统统都是终身制的奴婢吗?
  他们在这汉家之土,必是从生到死,都得为其主人劳作不休。
  却哪知,张越乃是穿越者。
  他所知的不仅仅有中国历史的教训,还有米帝的教训!
  尤其是米帝在黑奴问题上的教训,让他深思、警惕!
  也让他震撼、害怕。
  以米帝之无耻,尚且栽在了黑奴问题上,并落下了无数把柄,有了挥之不去的梦魇。
  以诸夏之洁癖,一旦胡奴泛滥成灾,未来恐怕难以甩掉。
  况且,废奴是大势所趋。
  更是公羊学的核心主张!
  且公羊学者所主张和推崇的不仅仅是废以汉人为奴,夷狄亦然!
  毕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乃是儒家的信仰和核心。
  所以,综合考虑,张越就打了一个擦边球。
  “明公有所不知,如今,无论是居延,还是河湟,所有胡人,在理论上皆非奴婢……”张越笑着解释起来:“其等皆为居延、护羌校尉等官署与之签下雇佣契约之工人也……”
  “此契共为五年,诸胡人按照契约,承担官署所分配之工,五年期满,由官署给付一笔工钱,然后遣返原籍,使其安家立业!”
  “此君子之行也,乃拯亡救溺之举!”
  张越嘴上,真的是说的冠冕堂皇,正义凛然,不知道还以为在这里说话的乃是一位心怀天下,欲要泽被苍生的圣人!
  但,隽不疑听着,却只觉毛骨悚然,恐怖无比!
  因他明白,比起为奴为婢,这位鹰杨将军推出的政策,更加可怖。
  内郡的地主豪强,蓄奴之人,若是来到居延,学到这些政策回去推行起来,怕是要早就无穷罪孽!
  至于原因?
  很简单!
  一个人能有多少个五年?
  当代天下的平均寿命,是否有三十岁?
  中国都如此了,夷狄呢?
  恐怕只低不高!
  换而言之,五年时间足够将这些夷狄青壮的盛年岁月压榨的干干净净。
  等到契约期满,他们中的很多人,恐怕已经因为种种原因而死去,剩下的多数恐怕再也不适合作为劳动力了。
  到那个时候,随便打发点钱物,就让他们回去自生自灭。
  作为雇主,不再需要为他们的今后人生以及子孙的生活买单。
  等于好处全拿,坏处一点也不沾。
  这是吃干抹净,还让别人承受接下来的问题——这些遣返的胡人,回了原籍,必定成为当地的问题。
  除此之外,隽不疑还从这位鹰杨将军嘴里听到了其他关键词句。
  譬如,这位鹰杨将军曾经说过,胡人里有人若能通中国文字,知礼仪进退,或者善百工之事,就可以通过考核,拿到户籍,落户为汉家臣民。
  这已经不是阴险这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
  完全就是打着正义的旗号,行无耻之事。
  是将这些胡人彻底压榨,不放过任何可能的举措!
  这个政策就是一个筛子!将胡人群体里的英雄、豪杰筛选出来,为我所用,而剩下的糟糠则丢给别人去接盘。
  偏偏没有任何人可以指责他。
  因他已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隽不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问道:“那么,那些胡姬呢?”
  “将军在居延,广以胡姬配中国男子……这会不会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张越笑了起来:“夷狄之女以配中国君子,此《诗》所颂之,《书》所赞之之事!”
  如今这个世界,全世界都是父系为尊。
  以张越所知,三国孙权,被人耻笑为碧眼小儿,阿瞒的儿子曹彰人称黄须儿!
  这并不妨碍他们执掌权柄。
  讲真,混血宝宝其实很可爱!
  隽不疑听完,却是低下头来,默然不语,只好道:“您就真的有信心,您在居延所行之事可以长久?”
  “不谈胡人之事,单单就是居延、河湟之政,一旦传回长安,我恐天下以为您是商君在世……”
  “届时恐怕议论纷纷……”
  “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张越笑了一声,道:“我还能管得住?”
  “贤如周公,尚且恐惧流言,我等凡夫俗子,焉能避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8/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