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6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9/1924

  请神容易送神难!
  特别是现在,都隆奇似乎有着想法的时候。
  他不敢冒这个险。
  一时间,气氛有些僵持。
  最终,还是王远打破了尴尬,他笑着对翁归靡致歉:“外臣冒失,还请昆莫见谅!”
  翁归靡笑道:“将军言重了……”
  他轻声道:“如今谈及如何进军、协调,尚且为时过早……”
  “不如将军先说说,我乌孙能得到些什么吧?”他说着就不由自主的靠到软塌上,闭目养神起来。
  显然,这位乌孙昆莫是在等着王远开价。
  而且,从其神态、语调来看,大有一种‘你要是不给一个让我满意的价格,这买卖我就不做了’的架势。
  这让王远有些尴尬。
  因为,主导权已被这位昆莫拿走了。
  这让王远额头开始有些冒汗,心绪也有些慌乱了。
  他现在有些后悔答应李陵回来接这个事情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对手,那位乌孙昆莫,有着远超他的手腕和心智。
  自见面以来,自己的所有一切和心思,似乎都被其算中。
  “真不愧是解忧公主殿下一手调教出来的人物啊……”王远在心里叹息着。
  然而,如今的局势,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王远清楚,他必须与这位昆莫达成妥协,以换取乌孙的协助与联合。
  因为,光靠他自己和目前西域集结起来的军队,王远很清楚是绝没有速亡大宛的可能性的!
  只有乌孙人加入,才能赶在汉朝后悔前,快速灭亡大宛,将生米煮成熟饭。
  好在,对他来说,他已经知道,乌孙人与他一样,都害怕和担心汉朝反悔!
第1118章
瓜分(2)
  心中思绪百转,王远就笑了起来:“昆莫,如今空口谈分配,外臣以为,未必合适……”
  “不如这样……”他微笑着道:“贵我双方,分别自两端进攻……”
  “先入贵山城者,得大宛之地,而其余……”王远意味深长的说道:“自是各凭本事……谁拿了,便是谁的……”
  “不知昆莫以为如何?”
  翁归靡一听,顿时乐了,道:“将军以为我不知汉朝故事?”
  王远的提议,不就是当年汉朝高帝与他的敌人项羽约定的翻版?
  先入贵山城者为王?
  这纯粹就是来忽悠和欺骗他的陷阱!
  届时,若匈奴先入,也就罢了。
  一旦乌孙人先入……嘿嘿……恐怕匈奴人能当即翻脸不认人。
  再一个,其他东西各凭本事,换而言之,也就是谁能拿多少就是多少。
  看上去很公平,实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陷阱和埋伏。
  就一个事情,就让翁归靡无法答应此事——假如乌孙军队在围攻一个大宛城市,即将攻陷的时候,匈奴人忽然出来从背后捅一刀子,然后摘走桃子,他和乌孙怎么办?
  王远听着,微微一叹,他知道这又是那位解忧公主的教育之功!
  没有办法,他只好尬笑一声,问道:“那依昆莫之见,该当如何?”
  翁归靡呵呵的笑了一声,然后身子微微前倾,从王远手里拿过那块木牍,直接用手在木牍中间一划,将这木牍上的大宛一分为二,然后他笑了起来:“不如这样……”
  “贵我双方,各攻一半,各取所需……”
  说着翁归靡拿着他的眼睛,死死的盯住王远,极有压迫性的道:“老实说,这是我与乌孙臣民唯一能接受的条件!”
  “若是贵方不能答应……”
  翁归靡笑着站起身来,他巨大的体型,犹如肉山一般巍颤颤的居高临下,俯视着王远:“那么此事也就不必再谈了……”
  “本昆莫还不如去居延与汉鹰杨将军协商……”
  “再怎么说,汉朝也不会亏待朋友!”
  这倒是事实!
  汉家在整个西域的信用,都是顶级的那种。
  有仇必报,有恩必偿。
  几乎就是一头行走的睚眦神兽!
  其唯一的缺点,只是太过霸道、高冷,让人有些害怕。
  但,若真要交易,西域诸国只要有选择必定选汉朝!
  王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强行压抑住内心的怒意,然后笑着拉住翁归靡的衣袖,温言道:“昆莫,有话好好说,有话好好说……”
  虽然明知道,乌孙人是不可能去和汉朝合作的——与汉合谋,那不是与虎谋皮吗?
  汉朝是信誉高——但他们的胃口也是有目共睹的大!
  具体到西域,汉朝人要的不是一时一地的短期利益。
  他们瞄准的是更长远,更大的东西。
  譬如,臣服、称臣、纳贡、册封。
  进而,接受汉朝官吏、文人的派遣,或者送质子去长安,最终的结果则是王位上的人,变成了一个穿着汉朝衣袍,说着汉朝语言,使用汉朝制度、律法,受汉朝控制的国君。
  如此,迟则百年,短则十年、二十年。
  旧的王国消失,而新的汉朝郡国诞生。
  再过两三代人,这个王国的人,将忘记他们之前的一切,他们只会认为他们的祖先和子孙,过去现在未来都是骄傲的汉朝人!
  是诗书礼乐之邦,是诸夏贵胄苗裔。
  现在的楼兰王国,就在进行着这样的变化。
  而尉黎、龟兹,迟早会步其后尘。
  有着这些例子在,王远明确的知道,翁归靡是不可能答应汉朝的那些条件的。
  哪怕这位昆莫以喜欢和欣赏汉朝文化闻名!
  然而,事情麻烦就麻烦在这里。
  王远不敢冒险,而且,时间上也容不得再这样磨磨蹭蹭下去。
  因,汉朝对大宛的打击和报复,只是那位鹰杨将军的个人命令,还未得到来自长安的许可。
  虽然说长安方面不大可能推翻作为河西与西域事务最高统帅的决定。
  但万一呢?
  毕竟,汉朝正坛的复杂性是人尽皆知的。
  万一,长安推翻了那位鹰扬将军的决定,或者大宛人紧急公关,以重金贿赂,说服了那位鹰杨将军自己撤销那道命令,重新接纳大宛为汉朝保护国。
  如此,对大宛战争的条件便将丧失。
  有汉朝庇护,即使是名义上的庇护。
  大宛王国都可以在群狼环伺之中,保全自身!
  因为没有人可以在汉朝大军虎视眈眈之下,将全部力量投入到对大宛的战争中。
  他们必须留出大部分的力气与兵力,来应付汉朝随时可能的救援行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9/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