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6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6/1924

  又过了半个时辰,前方瓯脱骑兵传回确认信息——确认乌孙主力存在!确认乌孙昆莫王旗!确认康居骑兵存在!
  预估敌军兵力约在三万至四万之间。
  到这个时候,李陵反而命令部队放慢速度。
  其骑兵在距离乌孙大营约四十里左右的地方完全停止行进,转而开始给马匹喂水喂粮。
  同时,骑兵们开始食用随身携带的奶酪与马奶酒。
  李陵很清楚,他的部队都到了这里了,他的瓯脱骑兵肯定与乌孙人的瓯脱骑兵接触上了。
  所以,乌孙人必然已经察觉到他的到来。
  而乌孙人无论是在兵力还是马力上,都远远多于他。
  想要战而胜之,除了士兵的战斗素养与组织外,他还需要一些别的东西。
  譬如天时……
  很快,就要入夜了。
  李陵抬头看着天色,最多再有一个时辰,就要天黑!
  他舔了舔舌头,悄然握紧拳头。
  夜战,是他的坚昆万骑最擅长的。
  这些白肤骑兵们,生于北海附近的冰雪国度,一年中有两三个月会出现永夜。
  坚昆骑兵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夜视与夜战能力超绝匈奴!
第1148章
太孙驾到(1)
  就在李陵率军接近了乌孙大营之时,张越已经率军回转居延。
  在归途的路上,顺便定下了河西诸部改土归流,编户齐民的大体策略。
  浑邪、辉渠两部一万余落,愿意定居农耕的有差不多六万人,张越将这些人重新打散,分流至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四郡之中。
  而余者尚有两万多人,大约两千里落,不愿农耕,依然愿意以畜牧维生。
  张越也不勉强他们,便在浑邪、辉渠的旧地,划出三个县——姑臧、休屠、归义。
  让他们依旧在当地游牧。
  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他们不再准许以部落为单位活动,只能以村亭、县乡为单位游牧。
  且受到汉家委派的官员管制。
  而为了取信于民,建立牢固统治。
  张越一方面,以奖赏、嘉勉的名义,将浑邪、辉渠两部的高阶贵族,送去长安,在另一方面则从河西四郡以及属国都尉、太仆卿下辖的牧场之中,选出了许多兽医。
  然后便以这些兽医为骨干,建成这姑臧、休屠、归义三县的基层官僚系统。
  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好。
  这些兽医们,地位其实不太高,技术也就那样。
  充其量也就是些知道牲畜疾病与伤病常识,懂得用些草药处置一些简单牲畜疾病与伤病的人,甚至很多人连字都未必认得。
  虽然看上去,好像很悲凉。
  但问题是,在辉渠、浑邪这种游牧部族里,在过去能掌握牲畜疾病与伤病知识的全部是地位崇高的萨满祭司。
  若懂得用草药,还能经常治好患病牲畜。
  那就是无论去那里都会被人顶礼膜拜的大贤者。
  所以,这些在汉家官僚系统里,属于最底层的官吏,俸禄都是按斗拿的卑微之人,一到姑臧、休屠、归义三县,与当地牧民一接触。
  立刻就是如鱼得水,好不快活起来。
  他们马上就得到了辉渠与浑邪牧民们全身心的信任与服从、感恩。
  而这些本是汉家官府里底层存在的兽医们,被张越从不入流的斗食之官,直接提拔成为拥有官印的秩比之士。
  甚至还有些人,因为识字懂法,善于算术,被提拔成为百石乃至两百石的官员,俸禄薪水待遇福利直接翻了好几倍。
  相当于从事业单位的临时工,直接当上有编制的正科级、副科级干部。
  自是干劲十足,精力充沛。
  相比起浑邪、辉渠这样的游牧部族,熟羌各部的改土归流、编户齐民工作就开展的要顺遂无数倍了。
  几乎是长安诏命一到,张越还未动员。
  谷羌、渠羌、山羌等十余个熟羌部族,就已经主动的束发戴冠,在其首领或者长者的率领下,就地投向与他们最近的官府,请求当地官府马上派官吏去管理他们的寨子与部族,将他们的部落撤寨为村、亭、乡。
  当地官府稍有迟疑,他们就堵住官衙门口,不许其县令、县尉正常上下班。
  而等到当地官府派人前去接受,这些熟羌各部的首领贵族们,就兴高采烈的带上全家老小,与多年来积攒下来的财富,换上汉家贵族衣裳,得意洋洋的搬入县城、郡城之中,人人都是一副君子做派,口必称吾,言必曰子。
  而更高层的人物,则已经拖家带口,以有生以来最快的速度,向着长安奔去,向着他们父祖心心念念的神京,天子之都而去。
  至于原本的部族?
  能当汉家君子,谁愿意做夷狄,受人歧视,还要吃不饱穿不暖呢?
  不止贵族们高兴,底层的人也很高兴。
  他们在道路两侧敲锣打鼓,将官府派来的官吏,请入寨中,然后迫不及待的请这位官吏给他们的寨子取一个汉家村亭的名字。
  待这个事情做完,他们便开始提要求了。
  种子、耕牛、耕具、善农稷之官,甚至要求修水渠,请求购入水车。
  不过数日之间,广袤的河西四郡之中,牧民迁徙,羌人易服,在一片风平浪静之中,河西四郡旧日的属国都尉便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河西四郡编户人口,增加了几近三十万。
  使得本地区汉家账面上的人口数字,突破一百五十万二十八万余户!
  当然,这暂时还只停留在账面上。
  真正要消化掉这些新入籍的诸部人口,可不是将他们的名字登记在官府名册上这么简单。
  夷狄入夏,他们现在虽然换上了汉家华服,抛弃了旧日髡头辫发的习俗,转而束发戴冠。
  但……
  习俗、文化、风气、传统……
  这些已经根深蒂固的东西,需要时间来转变。
  他们对汉家与诸夏文明的认同,也需要时间来建立。
  可能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用上一代人的时间,张越才敢说,河西尽诸夏。
  其实,张越本该留在姑臧附近,亲自坐镇,统筹规划所有事情。
  但没办法,大宛那边的事情又起了变化。
  这让他不得不将编户齐民与安抚新籍汉民的事情交给他的副手辛武灵盯着,自己轻车简从,赶回居延。
  刚入居延境内,张越便又接到报告——太孙殿下行巡河西,不日将亲临居延。
  于是,张越不得不将精力放到准备迎接刘进巡幸的事情上面。
  至于大宛?
  张越便只能做到随时关注了。
  好在,前方传来的情报,让他比较放心。
  匈奴大军合围贵山城,以砲车日夜轰击,大宛人虽然很难受,但还能挺住。
  而乌孙与康居大军南下,随时都可能给匈奴人来一记狠的。
  正常情况下,张越感觉贵山城加上康居、乌孙人的捣乱,大宛应该能撑过今年,撑到明年开春。
  唯一让他有些担忧的,则是匈奴人进步神速的攻城技术与攻城武器。
  田苗报告里,多次提及了匈奴人大规模集中使用砲车轰击贰师城,并利用砲车砸开贰师城防御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6/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