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6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8/1924

  “殿下,臣已经尽力了……”张越拜道:“遣使质问,派员监视,令匈奴有所收束,然,大宛远在数千里之外,臣就算竭尽全力,也是鞭长莫及啊!”
  刘进听着,眉头微微皱起,他在长安以及路上,自是听说过一些大宛战争的情况,也知道了一些内情。
  他自是明白,自己的这位大臣,绝非像其本人嘴上说的那么正义。
  只是,他也早非当年的傻白甜了。
  大宛人悲惨?
  若在三年前,他或许会为之真情实感的泪流悲戚。
  但现在嘛……
  口头谴责一下匈奴人粗鄙野蛮,率兽食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想要让这位殿下一怒而起,发兵讨之?
  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已经知道,战争是烧钱的行为。
  而且,想要干预匈奴,没有几万大军与十几万民兵是不可能完成的。
  而这可能会花费汉家国库一到两年的财政收入。
  天下农民可能会因此增加一倍的负担!
  而大宛人与他和大汉帝国有什么干系呢?
  一位豪侠,路见不平,慷慨解囊,襄助失地百姓,那是会被人称道的义行!
  但若这位豪侠,拿出来襄助他人的钱财乃是自家父母妻子的口粮,甚至可能会因此导致自己年迈的父母饥寒交迫,幼小的儿女流离失所,善良的妻子颠沛流离。
  那绝对不会有人称赞他,他只会被千夫所指,为万人唾弃!
  故而,刘进只是附和着张越的说辞,道:“匈奴竟残暴至斯,实孤所不能忍者!卿当遣使再责,使匈奴不敢再行暴虐之行!”
  “殿下圣明!”张越立刻就道:“只是,匈奴夷狄,未必能明白殿下的一片良苦用心,臣担心若匈奴不能明殿下仁德之意……”
  听到这里,刘进已经差不多知道张越的意思与态度了。
  这位英候,这位帝国的鹰杨将军,在向他要开战的授权!
  只是……
  刘进道:“爱卿可知,国家如今乃是多事之秋……”
  “家父奉诏于雒阳,都治河事务,仅仅一载,开销二十余万万……”
  治河工程,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引淮入汴工程在汴河与淮河两端同时开工。
  仅仅是在今年冬天,就可能会动员二十万青壮参与。
  太子刘据借此,成功笼络了河洛、齐楚贵族、地主、世家,收拢大批人才,更得到了无数不得意的今文、古文学派学者投效。
  由之,太子势力重新成为了国家力量的一极。
  这也是石德与商丘成的取死之道。
  此事,刘进也是在来居延的路上才想清楚的。
  他的祖父,绝不容许有人在其在世时可以威胁到他本人的地位与权力!
  故而,赐死石德,杀商丘成,乃是警告太子——好好治你的河,别妄图其他!
  但这个事情,刘进不好明说,只好委婉的告诉张越:“此外,祖父大人,已决定在关中全面推行新丰之制,以公考取士用人,命三辅有司,修其渠道,治其水力,兴其水车,广其地,建其制,于是乃命大司农桑弘羊兼司隶校尉,以新丰农稷都尉赵过为治粟都尉,命少府公孙遗全力配合!”
  “国家财政,基本都将投入此事之中!”
  事实上,天子做这个事情,是被太子刘据逼得。
  刘据治河,成绩斐然。
  一年围鉴湖八百里,得良田十万顷,以此赐无地百姓凡数万户,江都百姓号其曰:圣太子。
  于是,便兴引淮入汴之事,齐楚、河洛士人、贵族纷纷响应。
  民间已经有人开始将刘据与大禹相提并论了。
  这位大汉太子,由之得民心、士人拥戴。
  齐楚河洛之间,几乎家家感其恩,户户得其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为天子的当今陛下,被倒逼着只能施恩于民,让利于民!
  没办法,倘若儿子是大禹,那么作为父亲的,要不想变成鲧那样尴尬的背景板,就只能做出些成绩。
  这也是现在长安政局复杂的缘故。
  也是刘进出京的缘故——他不想被夹在其中,也不想成为祖孙父子争斗的旋涡。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日,在石渠阁中,太史令司马迁悄悄的塞给了他一张纸条,纸条上只有一句话: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内而亡。
  刘进当时沉默良久后,将这纸条放入宫灯之中焚烧,然后便直入温室殿求见天子,请求出巡河西。
  这些事情,刘进不能说出口,张越自也不明白,以为刘进担心的是财政,便道:“殿下勿忧,自古王师之伐,所过之处,民皆箪食浆壶,非是说说而已……”
  “若匈奴人不识好歹,王师以义伐之,必将得西域诸国义民之助,国家无须耗费太多……”
第1150章
月氏来使
  刘进沉默良久,内心有些苦闷。
  他性子不喜争斗,然而生于皇室,却不得不争斗,且无法不争斗。
  他正欲与张越再说点什么的时候,一骑自黑城塞方向而来。
  “太孙殿下!将军!”来者正是张越的文书官方炜:“王都护遣人来知会,言是有自称月氏王之使者,持国书与天子诏扣关……”
  “月氏人?”张越笑了起来,对刘进用着调侃的语气道:“殿下您看,王师尚在塞内,异域万里之远,便有投效者……”
  自博望侯张骞出使月氏,已过去差不多三十六年。
  三十六年来,随着西域丝路的畅通,来自西亚、中亚、南亚的商人、使团,不断通过丝路来到东方,寻求与汉联络、贸易。
  康居、大夏、罽宾、安息之名,渐渐为人所知。
  然而,当初张骞出使的目的——大月氏人却仿佛销声匿迹了一样。
  不止不见其使,就连大月氏商人,也未有耳闻。
  错非偶尔能有月氏奴婢、歌姬被胡商带来汉塞,汉家君臣几乎都要以为这个曾经的邻居已经亡国灭种,消失在远方异域的河流与山川之中。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过去三十六年,大月氏人一直不来联络,偏偏是现在来联络了?
  答案只有一个——匈奴西征大宛,戳到了这些丧家之犬的痛脚!
  于是,便匆匆忙忙,派来使者,来到东方想找汉家接盘。
  有事好朋友,无事你是谁?
  月氏大和尚们真的是佛法精湛,修为深厚,让张越都忍不住毛骨悚然,生怕那位使者一见面就来一句:道友请留步……
  稍稍整理一下心绪,张越看向刘进,问道:“殿下,您的意思呢?”
  刘进没有多想,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者是客,何况远方来客,自当招待、欢迎!”
  “殿下圣明!”张越微微欠身,于是他便转身对方炜道:“方令吏,请去信与王都护,请都护将使者送来居延!”
  “诺!”
  “还有什么事吗?”张越看着似乎有些欲言又止的方炜问道。
  “将军……”方炜小心翼翼的选择了措辞,道:“五原郡主薄马何带其子马恢来了……”
  “嗯?”张越皱了皱眉头:“怎么了?”
  “现今,马主薄正带着其子马恢,在都尉官邸门口肉袒负荆……”方炜尴尬的道:“黑城塞中,围观者不在少数……”
  “将军您看……”方炜小声请示。
  张越一听,脸色立刻就变了,眼中更是闪过一丝杀机!
  但,旋即他就冷静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8/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