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8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7/1924

  长安城里的八卦党想说什么,当年明皇帝在的时候都管不了。
  丞相秉政后,更是没法管!
  这些家伙到现在都还有人在碎碎念延和末年的那场宫变。
  也没见丞相将这些家伙丢进大牢关起来——一般来说,只要不是鼓噪起兵造反的,京兆尹也不会管。
  一般面对类似的问题时,京兆尹都是做个样子,下个命令。
  至于外面的人听不听,那就不是京兆尹所能决定的。
  好在,多数上门的人,其实也不在乎长安市井的议论——现在在长安城里有那个闲工夫议论和传播卿大夫们的八卦的人,不是无聊的中产阶级就是官员子弟,这等人,也就嘴巴子厉害,其他屁事不行,无足轻重。
  他们真正的目的,不过是借京兆尹为工具,告诉其他同级别的人:我发火了啊,生气了啊,你们赶紧停手,不然别怪我不给面子。
  于是,在辛武灵登门后的第二天,长安城的舆论方向,忽然就变了。
  从身毒的事情,直接跳到了扶桑——朝鲜王刘胥的幼子刘乾在扶桑的封国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银矿山,保守估计,每年都能采二三十万两的白银!
  白银矿的发现,立刻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宗室们捶胸顿足,甚至撒泼打滚,姑且不提。
  广大列侯与官员子弟们,羡慕嫉妒恨之下,难免是吃味不已。
  而辛庆忌在身毒闹出来的笑话,自然随着这个消息,在长安城里消失匿迹,再没有几个人谈论了。
第1278章
今日新丰
  滚滚浓烟,出现在视线中时,长安城也就在望了。辛庆忌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这是汗血马和大宛马杂交后,经过了两代选育,专门培育出来为达官贵人代步的马匹。
  可靠、顺服、卖相好,而且耐力和速度都远超其母代。
  就是数量稀少,目前全国可能也就一千多匹。
  辛庆忌能拿到一匹,还是因为他在身毒立下的功勋。
  不然,像这种稀缺的宝马,哪怕他是郑国公辛武灵的侄子,也不够级别拿到。
  因为,这些马匹绝大多数,都是太仆的宝贝,被圈养在河湟、河西的马场里,等着下崽子的。
  能送到长安,供人使用的,每年都不过三五十匹。
  十二卿大夫分一分就没了,别人哪里能拿到?
  也就是辛庆忌,因为为国家在身毒打下了一块基地,还拿回了相当于一年国家财政收入的战利品,才能被丞相亲自批准,赐予一匹作为代步。
  高大神俊的战马,承载着主人的身躯。
  一路上,数不清的商贾、百姓,纷纷侧目。
  但辛庆忌望着前方的滚滚浓烟,心里面却多少有些打鼓。
  “听说丞相去了新丰视察,几日内都不会回来?”辛庆忌小心翼翼的问着陪他回京的接引使金阏。
  金阏是故驸马都尉金赏的长子。
  当年,延和宫变,金赏死于乱军之中,而金日磾则被软禁于诏狱。
  后来因为蜀国金夫人的缘故而被释放,却也失去了一切权利,只封了个‘定义候’,永始二年就因病亡故。
  但金家却再未被牵连了。
  事实上不止金家,当初宫变日的许多人都被赦免了。
  包括现在的十二卿大夫之中,就有好几个是当初宫变中的敌人甚至背叛了那位丞相的人。
  譬如大鸿胪于己衍,就是当年的京兆尹。
  其背叛丞相,受叛军指使,封闭道路。
  丞相平叛后,就被投入大狱,然后又被释放、赦免,最终竟被任命为卿大夫之一。
  成为了丞相心胸开阔、海纳百川的证明。
  不止于己衍一人如此。
  事实上,很多当年的叛军、叛官,后来都被赦免、宽恕。
  只有那些冥顽不灵,穷凶极恶,顽固到底的死硬分子,才被追究到底。
  如那东南郡国的贵族、士大夫、儒生,就被一扫而光。
  他们的土地、财富,统统成为了丞相收买东南民心的资粮。
  这使得东南,成为了丞相如今除却关中、河西外最大的堡垒。
  在临淄、曲阜、鲁郡等地,当地百姓家里,直接挂的是丞相十二冠琉图,将之当成皇帝一样膜拜。
  只是,那些被宽恕的人,究竟是否真的被宽恕了呢?
  外人不知道,辛庆忌岂能不清楚?
  大鸿胪于己衍,看似是卿大夫,位高权重,但实则他连一点自由都没有。
  每日早晚,都会有人将他当天言行报告。
  他在宣室殿上,就是丞相的应声虫和工具人。
  当年的叛臣与乱党,虽然也大都被赦免。
  然而,几乎全部投置闲散。
  只有少数人,类似金阏这样有关系有后台的外戚,才有可能出来做事。
  但也终究不可能重用。
  金阏当然也明白自己的处境,所以,在辛庆忌面前,他不敢摆什么丞相外戚的架子,笑着答道:“丞相确实是去了新丰,乃是视察刚刚建成的火药作坊……”
  “哦……”辛庆忌点点头。
  如今的火药,已经取代了过去的刍稾,成为汉室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国家甚至开征了‘硝石税’,规定每户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总重量不得少于十斤的硝土。
  而,各地征收的硝土,在县里制备后,统一被运送到长安附近的火药工坊,生产的火药,则直接被送到长安城的武库。
  并由丞相的太尉府,负责下发、拨调。
  “这么说来,如今丞相不在长安了……”辛庆忌心里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嗯……”金阏点点头,然后笑着道:“所以丞相命下官,将阁下直接带去新丰……”
  “……”辛庆忌的笑容顿时凝固在脸上。
  他们这一代人,最崇拜的人,自然是那位丞相。
  同时,最畏惧和害怕的,也是那位丞相!
  特别是辛庆忌这种‘犯错’的人。
  然而,无论怎么害怕和畏惧,辛庆忌终究逃不了,也无处可逃。
  便只能是硬着头皮,鼓起勇气,跟着金阏,从长安外的道路,拐入前往新丰的道路。
  如今,从长安往新丰,是极为快速的。
  因为,一条前所未有的沥青路,连通着帝国的政治中心与工业中心。
  而道路上,更是时时刻刻,都有着大队大队的车马、商队,在相向而行。
  所有的车马上,都满载着各种物资。
  粮食、原材料,都是运向新丰的。
  而各种手工制品与工业品,则是运往长安,等待装上通向帝国各地的马车。
  随着辛庆忌一行,越来越靠近新丰。
  他们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终于,在越过临潼,进入新丰辖区后。
  他们的眼睛,都已经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7/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