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8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4/1924

  “陛下,可是皇太孙的骨血!”
  “丞相和您,怎么舍得如此?”
  “哼!”上官桀冷笑一声:“太后,错非皇太孙遗泽,您与陛下,如今又岂能安坐于此?”
  “只是……先人遗泽,终究也有耗尽一日……”
  “乱天下者,非社稷主!”
  “这是臣的态度!”
  “也是丞相的态度!”
  “更是皇太孙的态度!”
  “皇太孙?”王太后楞了。
  “是啊……”上官桀悠悠的叹道:“太孙殿下,这些年来一直在南陵养病,偶尔入宫与陛下相会……太后或许不知,但陛下应该是知道的……”
  “太孙殿下,就是陛下您的文师……”
  “也是太学文教授……”
  “更是那天下时报的主笔之一,号‘南陵山人’者……”
  “乱天下者,非社稷主,就是太孙殿下所著的文章……”
  王太后如蒙雷击。
  而小皇帝整个人都傻掉了。
  “夫君……”王太后根本不敢相信:“太孙殿下还活着?”
  “父亲……大人……”小皇帝浑身战栗,终于瘫软在地。他终于明白,为何自己会对那戴着青铜面具的老师,如此孺慕和亲近的缘故了。
  因为,那就是他的父亲!
  血脉相连,骨血相近的亲人!
  他也终于知道,为何上次,‘文师傅’要问他身毒的事情了。
  更知道了,为何他要写那篇文章了。
  不是为了名声,而是在教训和教诲自己啊。
  若天子都不爱天下了,那还怎么配做社稷主,为天下王?
  “走吧……”上官桀催促起来:“太后……陛下,请随臣去北阙城楼,看望平叛将士,慰问真正的大汉社稷脊梁们!”
第1307章
落幕(1)
  轰!轰!轰!
  硝烟弥漫中,整个戚里的道路,都被炸碎了。
  火光下,数不清的残肢断体,堆在一起。
  举着火枪的士兵,冷漠的踏步向前,在他们身后,高大魁梧的鹰扬掷弹兵,宛如魔神一样。
  他们正是这场屠杀的制造者!
  而叛军,已经彻底崩溃。
  仅余不过两千残兵,向外逃窜。
  可惜,如今已经不是延和年间了。
  长安城,早已经被大汉丞相经营的犹如铁桶一般。
  各街巷闾里,皆有民兵!
  各主要交通要道,都设置了可用于屯兵的军营。
  而早在数日前,就已经有着大量鹰扬军的军队,伪装成商人、平民,分散进入了长安城。
  除了守卫丞相府和未央宫的军队外,其他人全部去了各主要闾巷和渭河两岸的主要商业区、居民区。
  再想和延和末年的兵变一样,迁延平民,造成大量百姓死伤,基本已经不可能。
  “自作孽啊……”踩着军靴,居延都尉匈河候赵旭,微微的摇了摇头。
  他是当年那场兵变中壮烈牺牲的赵破奴唯一活下来的孙子。
  因此,被丞相亲自带到身边教育,并在五年前出任居延都尉,实际主持对北匈奴的招抚与紧逼。
  “赵都尉,丞相有令:镇压叛乱后,当以长安黎庶性命为要,尽可能的招降叛军,勿要造成太大损害……”一个丞相府的文吏,拿着一封命令,来到赵旭面前。
  “知道了……”赵旭接过命令,道:“请转告丞相,末将将严守丞相之令!”
  ……
  此时,整个长安城,都已经被惊醒。
  数不清的百姓,从睡梦中爬起来,然后就看到了外面的街道上,数不清的乱兵,正在疯狂逃窜。
  于是,所有人立刻都想起了十余年前的那场剧变。
  无数人战战兢兢,瑟瑟发抖。
  而青壮男子们,则默默的拿起了家中藏好的兵器,随时准备保护家人。
  没有人会忘记当年那场兵变给百姓造成的伤害!
  乱兵溃散后,在这座城市烧杀抢掠,连两千石、列侯也难以自保。
  混乱持续了足足三天,才渐渐平息,数不清的百姓被杀,大量房屋被焚毁。
  事后统计,长安城居民,死于混乱、大火中的,至少有两万多人,数万栋屋舍被毁,数不清的财产毁于一旦。
  难道今天,相似的兵乱又要来了?
  就在百姓们都忧心忡忡的时候,闾巷中忽然一声鼓响。
  大量全副武装的士兵,便从闾巷内建设的府库与旗亭之中走出来。
  一面战旗,被人举起。
  那是鹰扬旗!
  百姓们看到鹰扬旗,又见到这些雄赳赳气昂昂的子弟兵,终于放下心来。
  “快些去找些鸡蛋来煮好……”有老人赶紧叮嘱起年轻人:“待丞相大军平定叛乱后,尔等随我去犒赏王师!”
  箪食壶浆嘛!
  这些年来,长安百姓几乎人人都已经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
  一面又一面鹰扬旗,从闾巷与市坊升起。
  越来越多的鹰扬军部队,从各个武库、旗亭内走出来。
  叛军那曾预料得到这个情况?
  顿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被逼入了死角。
  没有办法,他们正面根本不敢与能释放雷霆,投掷毁灭性爆炸物的鹰扬军对抗。
  于是,只能向着长安城的城门方向逃窜,希望能在天亮前,跳出这座城市,然后或许能隐姓埋名,躲过一劫。
  可惜,这是他们注定也无法实现的美梦!
  才刚刚被赶到御道附近,还没有来得及靠近武库,迎面就看到了一整支汉军,在前方列队。
  飘扬的战旗,表明了他们的身份——京辅都尉所辖的中垒校尉。
  这支部队直属于京兆尹王吉。
  毋庸置疑,那位旬日前,据说奉命去了关东雒阳的京兆尹根本不曾离开。
  更可怕的是,从各条闾巷和街道中,数不清的鹰扬军正从四面八方逼近。
  叛军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4/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