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1924

  既然不愿当司马懿,也不想做王莽。
  那就当管夷吾!
  管子行轻重之权,用山海之利,辅佐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连孔子也视为偶像,更被战国诸子公认为先贤。
  儒法黄老,皆以管子的著作作为经典。
  至少在现在,儒生们不管是公羊学派,还是谷梁学派,都是必读《管子》的。
  毫不夸张的说,管子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和改变了整个中国,整个诸夏民族。
  张越希望,自己能做第二个管子。
  管子将中国这个概念,从地理概念,变成了意识形态的概念。
  更萌发了最初的诸夏民族主义。
  从此有了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的信念。
  若能在管仲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汉室变成一个帝国主义殖民帝国,想想也是挺刺激的!
  而要做到这一点,名声和声望就很重要了。
  虽然,其实所谓的名声和声望,在很多时候,都起不了作用。
  就像贾谊,就像汲黯,虽然名满天下,依然在官场失意,其主张不得进用。
  然而,张越清楚,名声和声望,虽然未必能让人成功,但一定可以让人掌握话语权。
  贾谊死后,他的主张就为天下所知。
  他的文风,更深刻的影响了整个汉室文坛。
  迄今文人作赋,依旧都离不开贾长沙的文章风格。
  而且,名声和声望,还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反对者,并抢占舆论话语权。
  而这很关键。
  所以,张越做这个事情做的很用心。
  而来旁听的士绅子弟和寒门士子,就听得如痴如醉了。
  因为,张越向他们讲了许多珠算应用的实际方法和窍门,还现场演示。
  这等于是倾囊相授。
  这太难得了!
  于是,人人用心,个个认真。
  待张越讲完,整个甲亭,数百乡绅士子,纷纷齐身敬拜:“张公高义,我等谨受教!”
  没办法,在这个时代,就连师生之间,也爱玩藏拙。
  只有少数通过重重考验和检验的弟子,方能在老师心情好的时候,授给诀窍。
  这就是所谓的衣钵弟子。
  而其他人则只能是听些基本的东西,学到些寻常的知识或者技能。
  像张越这样愿意无偿倾囊相授的,史上所未见。
  只有传说中的荀子授业时,大约会如此。
  张越听着,微微笑了笑,效果看来很不错呢!
  其实,他要是没有被任命为侍中,受命去辅佐刘进,在南陵县玩贤达COS,似乎也不错。
  有事没事,刷刷声望,指点江山,岂不快哉?
  更能远离长安的是是非非。
  但再一想,他就摇头否决了这个念头。
  既然穿越了,还有着金大腿,连入世争锋都不敢,只敢躲在家里,算什么男人?
  况且,张越很清楚一个事实——权力的高地,你不去占领,你的敌人就会去占领!
  然后,他们会回过身来,将你踩到泥浆之中去!
  这个世界是竞争的世界。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梦想着躲在家里,刷声望,装隐士?却不肯承担任何义务与风险。
  这不是可笑吗?
  名声刷得再高,又用鸟用?
  当政者一个命令下来,一切都灰灰!
  所以,还是那句话说的好——大丈夫当提三尺剑,以平天下之不臣!
  带着这样的想法,张越走下讲台,然后对身旁的袁常嘱咐道:“去给我将陈氏贤昆仲请来……”
  当初,张越遭到黄冉和公孙柔的陷害,陈越兄弟第一个挺身而出,仗剑相助。
  此事,张越是不会忘记。
  现在,正是报答之际!
  本来,张越想将他们兄弟,带去新丰,作为心腹使用。
  但在刚刚他改变了主意。
  陈越、陈航,在甲亭学习珠算之法,算是第一批接触和学习珠算的士子了。
  他们不需要再在张越羽翼下活动了。
  况且,张越也需要一批在外面的盟友。
  没有多久,陈越兄弟就来到了张越面前,兄弟俩见了张越,立刻恭身一拜:“陈越(陈航)见过侍中……”
  神态已经有些紧张了。
  张越却是一个箭步上前扶起两人,道:“当日,贤昆仲援手之恩,毅铭记于心,且夫,与贤昆仲相处旬日,我知两位皆胸有沟壑的实干之才,我欲举贤昆仲于朝廷,请两位回家后准备好相关材料,可能过些时日就会有御史下来核实!”
  作为侍中官,张越当然有举荐人才的特权!
  陈越和陈航两人听了,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立刻就跪下来,拜道:“侍中大恩,无以为报!”
  被人举荐,是所有寒门士子的梦想。
  而现在,这个梦想却忽然降临。
  陈越、陈航,激动的有些忍不住眼眶湿润。
第166章
臣服
  对陈家兄弟的安排,只是张越的一时兴起,随手布置的一着暗棋。
  他暂时还没有想好,举荐他们去那里为官。
  但基本上是外放地方州郡。
  甚至,他们要是不反对的话,其实张越想让他们去朝鲜四郡或者交趾郡开拓。
  只是……
  他们可能不会愿意。
  毕竟,朝鲜四郡和交趾郡,虽然名为汉家领土。
  但实际上在人们的观念里,属于老少边穷之地。
  不是苦寒的蛮夷之所,就是卑湿的南蛮丛林。
  当地甚至连一个对汉室有所威胁的夷狄也不存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