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1924

  这个告诫,他也曾送给太子。
  可惜,太子却是听不进去。
  满心都以为,谷梁皆君子,上下皆国士。
  即使他让江充等人去敲打,去揭穿这些人的真面目,太子却始终冥顽不灵。
  好在,最近似乎太子有所转变了。
  “真是朕的福星啊……”天子想着那个神君指引而来的年轻人,就满是笑容。
  对于神君的指引,更是充满了感恩:“朕明岁当再往寿宫,与神君相会!”
  这样想着,他的眼睛就开始在帛书上认真看了起来。
  “孙臣进、臣侍中受命领新丰事毅,昧死以奏陛下:书云:夙兴夜寐,诗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一边读,一边轻声念着。
  随着阅读,他的脸色也渐渐严肃起来。
  “昔在太宗孝文皇帝,晁错上书曰: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又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于二人……”
  “今臣等行于新丰闾里之间,问其父老乡党,目睹百姓贫困潦倒,奸邪之风滋生之状,痛心疾首,以奏陛下: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而其耕者不足五十亩……”
  “一岁所得不过百石之粟,除三十之税四石,余九十六,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九十石,余六石,石六为钱六百,不足口赋算钱之税,又及刍稾乡党奉养之钱,更赋、徭役催征之税,民尝不得不假贷于商……于是老不得暖,幼不得养,稍遇水旱之灾,民唯嚎啕痛哭,卖儿典妻于豪强之间……新丰户口十五岁未得增长,夫编户之民,逃亡于豪强之家,匿于商贾之户,亡为赘婿、游侠者以千计……”
  “汉祖制,以一夫狭五口而治百田以立社稷,而臣等与新丰之间,所见农夫,得百田之耕者,已不足十一之数……”
  “乡党之中,豪强以力陵弱,又与胥吏勾结乱法,百姓诚以若负卵之危!”
  “臣等所查,新丰各乡,豪强士族商贾,不及人众十二,其所占田地、财货,却已过八成,然其赋税之役,不过两成而已……而余者尽数摊薄于小民之家……如此,富者愈富,贫者逾贫,终至富者阡陌连野,而贫者无立锥之地……”
  帛书的最后,附录了十户百姓的调查报告,皆是以文字记录的问答。
  合上帛书,天子的手都已经浮起了青筋。
  他微微向后,靠在塌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这奏疏,是长孙和张子重联名所奏,应该是没有说谎的。
  也就是说,这讲的是基层的实情。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就在这天子脚下,京兆尹治下的新丰县,基层竟已糜烂至斯!
  新丰如此,其他地方呢?
  关东地区呢?
  “这些豪强,这些蠹虫!”他用力的抓着帛书,狠声骂道:“竟大胆至斯,当真以为吾刀不利乎?”
  此刻,他几乎有冲动,要立刻传召执金吾王莽、御史中丞暴胜之等鹰犬来此见他。
  然后……
  大索关中,掀起大狱,将这些该死的豪强和胥吏统统抓起来挨个砍脑袋。
  他也不是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情。
  元鼎年间的告缗政策和酌金罢候,让他一口气就把天下的商贾豪强和汉室的列侯阶级给洗了一次。
  砍下来的脑袋,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只是……
  想了想,他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
  关中不比关东的郡国。
  关中地区,各方错杂,除了地主豪强以外,还存在着大汉帝国的支柱——军功贵族集团。
  地主豪强文人士大夫,他杀一万个,也是跟屠狗一般轻松。
  因为,这些人除了嘴巴和笔杆子外,没有其他任何力量。
  但军功贵族们就不一样了。
  他们除了嘴巴和笔杆子,更是有着枪杆子保卫。
  当初,他能以酌金罢候,那是因为他有了卫青霍去病保驾护航。
  新兴的军功贵族们,早就想要抢班夺权。
  然而如今,却没有这个基础。
  海西候李广利的崛起,虽然带动了一次汉军内部的新势力崛起。
  然而,李广利终究不如卫霍集团那般强力。
  况且,在本心上来说,李广利也不如卫霍那般让他放心。
  所以,沉吟片刻后,天子下令:“给朕立刻传召长孙和侍中张子重来此见吾!”
  想了想,他又吩咐道:“再去把京兆尹于己衍也召来!”
  京兆尹是负责治理京畿地区的文官之首,现在新丰搞成了这个样子,他当然要问一问,这个执金吾到底是吃什么干饭长大的?
  “诺!”立刻有宦官领命而去。
  “再把御史中丞也召来!”天子忽然叫住他,增加了一条命令。
  基层烂成这个样子,御史们身负监察之责,却没有及时上报。
  作为御史中丞,暴胜之的责任是跑不了的。
  当然,天子也明白,局势演变到现在的情况,其实他自己的责任,也肯定是甩不掉的。
  但……
  天子怎么能有错?
  错的必须是臣子!
  所以其实把暴胜之叫来,就是想要找个背锅侠,为了甩锅。
  假若果真局势演变到了不掀桌子不行的地步,那就只能让暴胜之背这个锅,让他承担责任,鞠躬下台,给天下和祖宗一个交代,这样他才能挽起袖子,好好的收拾一下那些豪强与胥吏!
第189章
先王之制(1)
  张越和刘进一行回到长安城时,已是夏五月庚寅日(二十)傍晚。
  距离他们离开长安,前往新丰考察,足足过去了五天。
  五天时间,有三天半是用在考察和调研上。
  剩下一天半,则用来初步总结和汇总。
  此行的成果,当然是丰硕无比的。
  特别是对于目前他们的这个小团队而言,这次考察调研,足顶的上在衙门里当数年宅男!
  不止所有人都对新丰的问题有了直观的认知,上下官员,包括太学生在内,对于新丰的地理、地貌、人文风俗,也都有了初步认知。
  至少,能知道新丰县有多大?人口密度如何?
  土地的情况和地方亭里的格局。
  这可比其他任何方式,都更能锻炼和磨合团队。
  回到官署后,张越就下令就地解散。
  辛苦数日,也该让众人都好好休息几天了。
  但作为主官,张越却休息不得。
  送走众人后,他就带着好几个大箱子的数据和报告,回到了建章宫的小楼。
  吩咐了下面的人,自己要闭门办公,谢绝一切访客后,张越就躲进了堪舆室之中。
  他先将所有的文牍、报告以及绘制的水经图,都拿出来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在现在,张越组织起来的这个小团队的效率以及做事的认真程度,都是极高的。
  张越手里的这些报告与水经图就很好的反应了众人的业务能力。
  至少都是在水准线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