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1924

  刀笔吏卑鄙、低贱、不雅,吾辈君子,则品行高洁。
  君子们之所以输给刀笔吏,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君子们道德修养太高,斗不过那些无耻小人。
  这种奇怪的逻辑和奇葩的脑回路,在如今汉室儒家,还很有市场。
  不独在谷梁学派内大行其道,就连公羊学派里也有不少人认同,深以为然。
  没办法,自己斗不过法家的‘刀笔吏’,总得为自己找块遮羞布吧?
  不然,岂非是说明自己是个渣渣?
  而如今天下士子,七成出自儒家。
  讲道理,这次公考只抓到了十几个带小抄的舞弊者,还是张越出的题目很简单,且选的官吏等级太低的缘故。
  你要换了这次公考是选京兆尹甚至是九卿衙门的官吏,再把题目的难度提高几个等级,你看看舞弊者会有多少?
  恐怕数都数不过来。
  胡建闻言,却是有些羞愧的低头,道:“是下官监察不力,让人带进了小抄……”
  张越听着摇摇头,道:“胡令吏不必自责,这考场有人舞弊,是很难禁绝的……”
  “令吏只需要加大巡查力度,最大可能的减少舞弊情况就好了……”张越笑着道:“况且……这笔试不能决定最终的成绩……”
  对于这次公考,最重要的决定性的结果是在面试这个程序。
  笔试成绩再逆天,也不如面试表现的好。
  而且……
  张越看了看整个露天考场,足足一千四百多人。
  参考士子从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到四五十岁的老学者,从地主官宦子弟,到寒门商贾子弟,应有尽有。
  但最终,却只能录取五十四人。
  哪怕放宽一些,顺便帮着新丰乡亭也选一些官吏补充,撑死也就录取一百人。
  至少也是十五选一。
  这注定了绝大部分人都会被淘汰。
  只是……
  张越忽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
  众所周知的,文人是一个很傲娇很傲娇的群体。
  就拿北宋的张元来说吧,这货因为科举屡试不第,于是就叛国投敌,在好水川之战取胜后洋洋自得,题诗于战场的尸骸之中。
  历史上,类似张元这样,以为自己怀才不遇,干脆就投敌叛国的文人,加起来恐怕足以绕地球一圈。
  只是那些渣渣,只是以为‘自己怀才不遇’,实际上屁都不是。
  此次公考,既然被淘汰大多数,已成定局。
  那么这其中,必然有很多人以为‘有黑幕’‘我这么大才,为何不中?’
  说不定,结果一公布,可能会有大风波。
  像明朝不就搞出了一个南北榜案,连朱元璋都被这些渣渣胁迫,违心了一回吗?
  所以……
  得想个办法,化解这些渣渣的怨气。
  至少,也得能让他们大多数人心服口服——全部服气,这是妄想!
  一千几百号人里,出几个奇葩和异类,简直不要太正常了。
  “怎么办呢?”张越陷入了沉思之中,脚上却是跟着刘进,走入了考场之中。
  刘进很兴奋,一千多人共同参与考试,一切靠才能说话,公开、公平、公正。
  这完美的符合了他心里的预想和对未来的期许。
  所以,他连走起路来都是有些飘乎乎的。
  走在考场之中,张越的眼睛从一个个应考者身上飘过,内心无数个念头冒起来又沉下去。
  忽然,张越脑海之中灵光一闪。
  他一拍大腿,笑了起来。
  “新丰县,一定容纳不了这许多的人……”
  “但关中可以啊……”
  汉室地方基层缺人,这不是第一天就有的事情。
  特别是关南和关北地区,以右扶风辖区为核心的十几个县,全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人。
  因为当地穷啊!
  所以,若有人愿意去当地为官,而且还有一定的才学,这些地方恐怕是举起四肢也会欢迎的。
  即使关中不缺人。
  西南夷、酒泉、张掖甚至是居延、辽东、番禹、交趾等地,总该是缺人的。
  换而言之……
  “所有笔试合格而面试淘汰者,可以给一封推荐信,推荐他们去这些地方为官……”张越在心里思索着:“再说点好话,讲些客套……”
  譬如说:足下实乃良才,奈何新丰官吏员额已满,吾甚憾之,愿举足下为XX县xx令……
  这样一来,面子给足了对方,而自身又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而拿到推荐信的人,若愿意去这些老少边穷地区服务国家,这是好事,无论朝堂还是地方,都会举手欢迎。
  不愿意去,那也没办法。
  对吧?
  出路给了,我也没有否认阁下确实很有能力。
  只是,这新丰选吏呢,确实名额不多。
  要不,阁下再等一年,或许明年还会公考呢?到时候以阁下的才学必能得取!
  这么一想,张越就深深的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当然,若是都这样了,还要闹事,还要搞风搞雨。
  那就是存心捣乱,妄图破坏大汉帝国的安定团结,企图祸乱地方了。
  张越一定会让他见识到,什么叫做封建贵族的专政铁拳!
  刘进却是看着张越一脸傻笑的模样,有些奇怪,问道:“侍中想到什么好事了?”
  “偶然想起了一个趣事……”张越笑着道,然后他岔开话题,对刘进道:“殿下,这次公考臣觉得,或许应该再扩大录取人数……”
  “嗯……”刘进不明所以,不是讲好了最多一百人吗?而且新丰也确实只能最多录取一百人,再多财政就要承受不了。
  张越确实咧着嘴笑道:“臣这是担心,可能有人会受不了臣的规矩而挂印而去,所以,想要多几个保险……”
  若在以前,张越还不明白自己的本性的时候,对于官吏们他其实要求只要合格就行了。
  但现在不行了!
  他想要的新丰官僚系统,必须是一支能打仗,能打胜仗,团结的队伍!
  甚至,在未来,若有可能,他可以一声令下,就让这些人从文官转成武将。
  所以他决定,在录取了这些新官吏后,带他们一起搞一次军训。
  让他们明白规矩,懂得集体荣誉。
第250章
公考(2)
  第一天的笔试很快就结束了。
  事实上,这次公考的笔试部分,在设计之初,就是本着简单、无脑的思路来设题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