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1924

  但……
  他父亲常惠,张越很清楚,现在还活着。
  不仅仅活着,他还将成为一个传奇。
  常惠与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无论匈奴人如何威逼利诱,折磨羞辱,始终不堕气节,坚贞不屈。
  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更成为了诸夏民族骨气和气节的象征。
  更传奇的,还是常惠之后的人生。
  被匈奴放归后,常惠凭借着在匈奴十九年的观察和对匈奴人的研究,参与到昭宣两朝的绝大部分战争之中。
  并为汉室最终肢解匈奴,臣服南匈奴,立下汗马功劳。
  更成为了汉家第一个经营西域,在西域建立基业的大臣。
  可以这么说,没有常惠,就没有西域都护府。
  不过,在现在,苏武和常惠存活的消息,被匈奴人严格封锁。
  只有少数人知道。
  而且,张越也明白,现在就抖落出苏武和常惠还活着的消息,只会害了他们!
  因为,汉匈现在是死敌。
  在历史上,常惠、苏武能活着回来。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汉匈议和,匈奴人迫于压力,不得不释放他们。
  而现在,匈奴人气焰正是嚣张的时候。
  没有在战场上打疼他们,逼迫他们乞和,就抖落此事,只会让苏武、常惠等人陷入到更糟糕的境地里。
  特别是常惠!
  因为,苏武在匈奴,其实是有人保护的。
  旁的不说,李少卿难道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好基友深陷陷地,不去拉一把?
  还有卫律……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卫律当年和苏武的关系也很好。
  两人一度是知己。
  事实上,苏武能够被释放,李少卿和卫律,是出了大力的。
  此外,苏武在匈奴有着一大批的脑残粉。
  其中就包括了匈奴单于的弟弟和匈奴单于的几个儿子。
  没有他们保护和照料,苏武恐怕早就冻死、饿死在北海了。
  但常惠就没有这么多的好基友和脑残粉保护了。
  所以,一旦匈奴人得知了汉室知道苏武等人还活着的事实,可能苏武能够安然无恙,但常惠等人却一定会遭到厄运,至少会被转移。
  想到这里,张越就悄悄的握紧了拳头。
  他知道,当江充死后,历史已经完全改变了。
  若未来巫蛊之祸没有发生,那么,汉匈在历史上的那一段的短暂的和平时光就不会出现。
  苏武、常惠等人,说不定就会老死于匈奴。
  所以,他知道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将来率领大军,兵临郅居水,只为向匈奴要回诸夏的英雄们。
  不止一个苏武,不止一个常惠。
  过去数十年,在战争和互相往来的外交活动中,那些被匈奴俘虏和扣押,但一直忠贞不屈的英雄,都应该被接回来,被自己的军队接回来!
  心里这样想着,城楼下的越野跋涉,已经开始了。
  年轻的文人士子们,排着队,接过了一个个装满沙土的简易背篓,将之背到背上,然后就迈步向前,面朝枌榆社乡官邑而去。
  道路两侧,新丰乡和枌榆社的百姓,纷纷拖家带口,在山岗和田埂上围观。
  一千多名年轻人,则背着背篓,一路向前。
  一开始,所有人都觉得很轻松。
  三十斤的背篓背在背上,跟没有一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开始察觉,背上的背篓的重量越来越重,越来越重。
  等到走完大约十里左右的路程时,大批大批的人开始掉队了。
  许多体弱的文人,甚至感觉双腿仿佛被灌了铅,沉重无比,背上的背篓更是犹如泰山一样,两个肩膀更是酸疼不已,浑身上下连一丝力气也没有了。
  于是,怨言四起,道路上满是抱怨声。
  “这张侍中,为何要搞一个这样的关卡?”有人就说了:“吾辈士大夫,饱读诗书,难道就是为了卖力气?”
  “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如今新丰用力气和耐力选士,这岂是善待士大夫?”
  有人干脆就躺在路边,跟条死蛇一样,不想动弹了。
  这些人的怨气和议论声,传入道路两侧的围观百姓耳里,大家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不知道是哪个好事之徒,做了一首歌谣,很快,道路两侧的小孩子就拍着手,在路边唱起了歌谣:“大丈夫,高七尺,三十斤背篓不能背,还谈什么家国天下事?”
  很多人听了歌谣,脸色一黑,默默的重新站起来,哪怕双腿如有千斤重,肩膀像是挂了一座山,却也不得不继续咬着牙齿前行。
  没有办法!
  连小孩子都在做歌笑话自己,若自己还不动弹,那就可以去死了。
  当世士大夫文人们,什么都能丢。
  独独面子和骨气不能丢。
  至少,不能当众出丑。
  于是,在旁观者眼中,出现了一幕震惊的景象。
  很多人,尽管连走路都已经歪歪扭扭了,许多人甚至不得不走三步停一步,但他们依旧咬着牙齿在前行,不吭一声的在跋涉。
  再没有埋怨,再没有抱怨。
  百姓于是再没有笑话,小孩子们也都再没有唱歌。
  大家纷纷对这些人投以敬重和敬佩的神色。
  他们也确实值得尊敬!
  不是吗?
  就连张越,也很快听说了这个事情,然后他与刘进策马追上了这些在道路上,走走停停,虽然看上去已经溃不成军的文人士子们。
  张越沉默了,刘进的眼眶更是有些湿润了。
  有这样的年轻人,有这样的文人。
  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必然光芒万丈!
  “是我小瞧了天下英雄!”张越在心里由衷的说道。
  事实证明,汉家文人,还是有骨气,有气节,有担当的。
  最起码,他们比他们的徒子徒孙们,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水太凉和头皮痒,在他们面前,连提鞋的资格也没有!
第253章
岂曰无衣
  “若这些士子皆能坚持走完这一段路途,纵然新丰不能用,他们也一定能在其他地方当好一个官吏……”张越轻声感叹着。
  刘进也是点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