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1924

  ……
  一顿饭吃完,所有人看张越的神色都变了。
  仅仅只是这位张侍中能够做出如此美味的食物这个事实,就让所有人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视角。
  一个能俘虏皇帝的味蕾的大臣?
  不需要用大脑去思考,都能知道,这样的人有多可怕了!
  更别提,现在许多人都想起了一些曾在宫里流传的传说。
  据说,有人曾经说过,这位张子重被当今天子以为是神君指引而来的‘小留候’。
  在过去这个传闻,没有几个人当真。
  但现在,每一个人都不得不相信这个传闻。
  因为,天子认可了这个张子重‘梦白头翁以授种种厨艺’的说辞。
  而白头翁在汉室一般指的都是高帝!
  一个能梦见高帝,皇帝还认可了的人?
  许多人猛然发现,这张子重根本就不是什么文臣!
  这特么就是又一个李少君啊!
  只要想想当年李少君是如何权倾朝野的,每一个人都不得不重新评估张越的地位。
  而在同时,麦粉或者说面粉,经由这次,走入了随行贵族大臣的视线。
  许多人都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回家后就让家人试着将麦子磨粉,做饺子一类的食物。
  而这正中张越下怀。
  小麦的推广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它在一日三餐之中的地位是息息相关的。
  如今,麦子之所以不受宠,不得重视,是因为它不是主食,只是杂粮,只有青黄不接的时候,才有贫民食用。
  贵族地主们,更是连看都不看麦子。
  这就导致了麦子的种植面积小,价格低。
  而张越要推广小麦,就必须让面食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主食。
  而在中国,想推广一个事情,最快的办法,就是让贵族们带头。
  长安城的贵族们开始追捧某物,某物就一定会被天下人接受。
  就像僰奴一样,在长安贵族没有接受之前,僰奴的价格非常低廉。
  但是,当长安贵族追捧僰奴后,这些西南夷培训的奴婢的价格就连年上涨。
  现在最便宜的僰奴也要五万钱一个!
  只不过……
  “未来史书上,我恐怕会成为刘伯温一样的人物了……”张越在心里哀叹道。
  他本心其实不想和神神道道的事情扯上太多关系。
  因为作为穿越者,他知道,封建迷信要不得。
  但事实却是,他不得不靠向神神道道。
  不过,无所谓了!
  他现在也想通了,身上有点神秘色彩,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说不定,还能有助于他未来征战呢!
  在这个西元前的时代,跟人们也解释不清楚。
  况且,封建迷信,未必不能通向科学。
  张越回溯的资料就有着一个记载——牛顿作为近代西方科学的奠基人,但他同时还是基友教的信徒,更荣膺最后的大炼金术士头衔!
第262章
无限自卫权
  常远感觉现在自己的身体都在颤抖,口干舌燥,只能用力的悄悄掐了一下自己的手心,好叫自己放松一些。
  而在常远对面的桑钧和陈万年,就更紧张了。
  悄悄的拿眼瞥了一下门外站着的人影,桑钧拿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然后轻声道:“面试人常远,请在一刻钟之内,将面前的公文的整理一遍……”
  这是新丰公考面试的第一个题目——考验面试者的实际办公能力。
  常远看了一下自己面前的案几上那几卷被打乱了顺序的竹简,拿起来看了看,似乎是新丰乡的公文,讲的大约是冬季水利修葺之事,只是顺序已经乱了,需要他整理。
  这个当然难不倒他,很快就将这些公文整理完毕,然后恭身拜道:“学生整理已毕!”
  陈万年闻言,便上前察看了一下对方整理的成果,然后对着一侧的贡禹等人点了点头,示意对方常远整理正确。
  然后,由贡禹、王吉和杨望之组成的考评组则低下头,在竹简上记录下此子的印象评分。
  桑钧清了清嗓子,随即从自己面前的竹简所列的问题里随便选了一个问道:“假公为吏,奉命捕盗,时至夜幕,得盗贼匿入民居之中,公何以为之?”
  这个问题的意思很简单,翻译过来就是,假如阁下当官,奉命追捕某个通缉犯,到了晚上才找到了对方的行踪,但此刻对方却逃入一户民居之中,阁下怎么办?
  这个问题,若是在后世任意一个王朝都是送分题。
  但在西汉,却是一个天大的陷阱!
  也是面试环节上,刷人最多的题目之一。
  常远沉思片刻,答道:“民居之中可已燃灯?”
  桑钧微笑着道:“已燃……”
  “那吾守其宅邸,命吏围之,再回报上官,同时使人晓瑜民居主人,其宅入盗贼,令其开门迎吏!”常远正色道:“如在此过程中发觉贼人挟持主人,则令吏举火而攻之!”
  桑钧听了,满意的点点头。
  就连在门口旁听的天子,也是暗暗点头,问着左右:“此子何人也?”
  张越连忙答道:“启禀陛下,据说此子乃故汉室常公讳惠子,陛下恩义,养之于上林苑,学得文武之艺,乃来新丰参与公考!”
  天子一听,据说是自己收养的孤儿,立刻笑的更开心了,脸上都带着得意。
  而在一侧,张越也是感慨万分。
  西汉王朝,绝对是中国封建历史的异类。
  不独是因为西汉王朝承接了秦帝国的余晖,属于古典中国的尾巴。
  更因为,这个王朝独创了很多无论之前还是之后都没有规矩。
  其中一条就叫‘私人住宅神圣不可侵犯’。
  依照汉律规定:禁吏毋夜入庐舍捕人,犯者其室殴伤之,以勿故入人室律从之。
  这条法律是根据《周礼。小司寇。朝士》中的记载而制定的。按照周礼的说法‘凡盗贼军、乡邑、家人杀之无罪’。
  东汉大儒郑玄在注解这条时特别提到了‘若今时无故入人室宅庐舍,上人车船,牵引人欲犯法,其时格杀无罪’。
  这说明这个制度,到东汉王朝时,依然在执行,并且执行的很彻底。
  很神奇对不对?
  这个制度是不是很像鹰酱家那条‘擅闯家宅格杀勿论’的法律?
  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西汉王朝的这个法律中,连官吏也不能在入夜后擅入他人家宅。
  不然,打死可能有事情,但打伤就是自己认倒霉吧。
  所以,汉人形容某地治安良好时,常常会用夜不闭户来形容。
  为什么是夜不闭户?
  因为没有犯罪分子,百姓不需要通过关闭门户来保护自己。
  不过,这条法律此时刚刚诞生不过三十来年。
  在这以前,并无明文规定,只是一个约定成俗的潜规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