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3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1924

  原来我还奇怪,我这样的高才,竟不能得取。
  原来是你在打压异己啊!
  至于事实是否如此?
  肯定是这样啊!
  只要稍稍懂一点国朝历史的,都会知道,事实必然如此。
  譬如说,当年建元新政的时候,主持新政的是鲁儒派的巨头赵绾、王臧。
  他们受命当今,主持新政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书天子: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一口气开除了整个法家和纵横家被举为贤良的资格。
  但你以为这就是开始吗?
  错了。
  紧接着,大权在握的鲁儒诸君,就在朝堂上大肆安插鲁儒一系的文士。
  最巅峰的时候,几乎大半个丞相府和御史大夫衙门,都是鲁儒君子们在把控。
  一时间,真可谓众正盈朝,正气凛然。
  但在当时,被打压的最惨却不是法家、纵横家这样的被打压者,甚至不是黄老学派这个政敌。
  被鲁儒一系压的最惨的是同为儒家的公羊学派。
  公羊学巨头董仲舒、胡毋生,甚至被排挤的只能宅在家里读书,连出门都不敢。
  不过,鲁儒一系跳的太欢乐了也太嚣张了。
  所以,终于引发众怒。
  太皇太后懿旨一出,南军大兵出营,接管了整个国家。
  朝堂上的所有鲁儒儒生,全部下狱。
  由此,曾经盛极一时的鲁儒一系残废了。
  这才有了公羊学派的崛起之机。
  公羊学派上台后,独尊儒术,罢黩百家。
  但,他们宁愿和法家联盟,玩儒皮法骨,也不肯对谷梁学派和思孟学派高抬贵手。
  异端,总比异教徒更该死。
  没看到,连素来与公羊学派比较友善的毛诗一派的儒生,也被公羊之士死死的压制在河间国中吗?
  这张子重张侍中素来与太学的公羊学派走的很近,甚至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以己度人,大家都觉得,此番公考,这位张侍中一定公器私用了!
  所以啊,大家的失败,非战之罪啊!
  若换一个中立的公正之人来主持,以大家胸中的才学,还能有落选的?
  不可能啊!
  这样一想,这几个年轻人就不由自主的靠近那隔间,并走了进去。
  一进里面,大家就发现,这个小小的隔间里,竟然满满当当,坐了二三十人,拥挤不堪。
  有好几个大家都还认识,都是这次公考的落选者。
  于是,一种同仇敌忾的心理渐渐滋生。
  就在这时,忽然,有一个青衣小厮,一路小跑,跑到隔间之中,在一个原本满脸涨红,深深感到不公的年轻人耳边耳语几句。
  对方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心里的怨气和不满,也马上就不翼而飞,脸上甚至露出了得意与欣慰的神色。
  “诸君如此诽谤和攻仵国家侍中,吾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人悠悠然起身,长叹道:“吾羞与诸君为伍!”
  骤然的变化,让大家始料未及。
  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人变脸怎么变得这么快的时候。
  门外却传来了一个男子急切的召唤:“少主,少主!主人唤你快快回家,长孙殿下和张侍中给您来信了!”
  听到这个声音,一个刚刚才进来,连话都没有说的年轻人脸色剧变,然后急急忙忙的跑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第269章
余波
  “盖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今有士子XX县XX年XX,恭文修武,于新丰公考之中,录得文武之才,有郡县之能……”
  一间雅室之中,一个年轻文士,拿着手里的这封信函,激动的不能自已,大声念诵着其中的内容。
  他不能不激动,因为这是皇长孙写给他的一封信。
  信上虽然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词语和夸张的修饰语,只是简单的形容了一下,他在新丰公考过程之中展现出了文武之才,并且表示肯定,希望他继续努力‘毋失孤望’‘砥砺前行,行圣贤之道’。
  有这几句话,就已经足够了!
  而居于上首,听着自己的儿子念诵着信上内的父母,也都是同样激动。
  这次新丰公考,自己的儿子虽然落选。
  但是,长孙殿下能亲自修书,予以勉励!
  这本身就是成功啊!
  “吾儿,长孙殿下不弃于汝,则汝不可背殿下!”坐于上首的一个中年文士,抚着胡须微微劝诫着:“殿下,以国士待汝,汝必得以国士之才相报,方能不负殿下之信!”
  “儿子岂敢!”年轻人俯首拜道。
  此刻,在他内心之中,长孙殿下,就是三王五帝一般的明主圣君!
  是值得用尽一生去效忠和辅佐的君主!
  年轻人压抑住内心的激动,从怀里掏出另一封信,道:“父亲大人,侍中领新丰令张公,还给儿子写了一封举荐信,大人可要听?”
  听到这话,端坐在上首的中年文士,猛地起身,道:“吾儿快念给为父听听……”
  举荐信,就是敲门砖。
  一位侍中官的举荐信,若是运作的好,说不定可以让自己的儿子,比其他人拥有一个更好的起点。
  年轻人于是兴奋着打开手里的帛书,骄傲的念了起来。
  中年文士听着,脸上的喜悦之色,渐渐淡去。
  倒不是这信里的内容有什么不好,事实上,信上照例吹捧了一下自己的儿子,而且评价还蛮高的。
  只是……
  这封举荐信,是写给‘县道有司及诸边塞州郡长官’的。
  而且行文之中,也说的很明白,只是见才心喜。
  换言之,这封举荐信虽然有效力,但效力也就仅限于能让持信者获得一个被县道有司和边塞州郡长官接见的机会。
  能不能被用为官吏,还要看对方的。
  不是那种想象中一个侍中官用自己的名义,向他的一位同事或者朋友推荐一位有才能的年轻人的真正推荐信。
  但……
  话虽如此,但这封信的本身,也传递出了无数善意。
  一位侍中官,点评了自己的儿子,这事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炒作的机会。
  至少,哄骗一下自己乡亭的泥腿子,绰绰有余了!
  要知道,这可是张蚩尤的点评!
  这样想着,中年文士复又露出笑容,对自己的儿子道:“此番新丰公考,吾儿虽败犹荣,往后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读书,不可辜负了长孙殿下的一片苦心!”
  “诺!”年轻人恭身一拜,此刻他内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喜欢读书,想要读书。
  他要发愤图强,做一个殿下期许的‘文武之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