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1924

  这些渣渣造谣造的天下人都以为他在大宛虐待士兵,致使汉军十不存一。
  这不胡扯吗?
  两征大宛,固然出塞十余万。
  但真正的主力是六万步骑,其他人都是辅兵和民夫。
  而且,说他虐待士兵,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他为了拉拢军心,可谓费劲了脑筋!
  为了让士兵们吃好穿好,他直接和天子打报告,强行从太仆和少府衙门弄去了十万头牛供给军需!
  还将在大宛缴获的战利品,统统分给士兵。
  自己就拿了一把宝剑。
  结果,坊间舆论造谣说他虐待士兵,导致死伤惨重,出塞十余万,回到玉门关的只有一万多人。
  这简直就是断章取义。
  确实,跟他回到玉门关的部队只有一万多。
  但那是先头部队好不好!
  而且,他光是上报给朝堂的立功军官名单就多达一千五百人。
  换言之,若真的只剩下一万多人归塞,那这一千五百名功臣哪里冒出来的?
  就更不用说,倘若真的损失如此惨重。
  即使天子能饶他,汉军各部能饶他?那些失去了亲人的贵族和地主们能饶他?
  一次损失十万兵力!?
  而且还都是青壮!
  真若如此,整个居延和酒泉的边塞军队恐怕都要无人了。
  难道现在在居延、酒泉和敦煌的汉军士兵,都是亡灵不成?
  但李广利也没有办法。
  首先他是统兵大将,长期在外。
  十几万大军的衣食住行都要他管,他甚至还得管西域各国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没有功夫在长安和人打嘴炮。
  其次,他也不能辩驳。
  原因还是因为他手腕重兵,天子能放心他,他自己也不放心啊!
  当年萧何都要自污,他现在这个坏名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他也是保护。
  所以他也就听之任之了。
  不过,他内心深处又是一个很敏感,极有自尊的人。
  每次回长安,听到那些闲言细语,他都恨不得提刀砍人。
  若再被人栽一个无能、坐视楼兰倾覆,败坏国家大局的罪名在头上,这三人成虎他就真的百口莫辩了!
  一念至此,李广利就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长安,马上去面见天子,请求立刻返回居延来处置楼兰之事了。
  可是……
  这楼兰的问题,似乎是一个死结。
  怎么解决呢?
  李广利一时间也没有辙。
  忽然,李广利听到那位张侍中说道:“君候,下官有一个愚见,或能解楼兰困局……”
  李广利立刻抬起头,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长身拜道:“愿请侍中赐教!”
第282章
张郎妙计安西域(2)
  其实,要不是李广利来访,谈起西域的事情,说到楼兰,张越几乎都忘记了,就在今年,汉与匈奴在西域的争夺战将发生惊天逆转!
  因为汉室切掉了在长安为质的楼兰王子的小勾勾,直接导致匈奴人如愿以偿,将自己培养的楼兰王子送回楼兰,扶持上位。
  汉匈在西域的力量对比和格局立刻发生剧变。
  虽然那位新王即位后,依旧采用旧的‘两属’政策,分别向汉与匈奴称臣。
  但是,他拒绝了按照传统和惯例,向长安送质子。
  这一举动,几乎等同于后世的霓虹派人告诉米帝爸爸:囡囡不想给爸比暖床了……
  可当时,长安巫蛊之祸已起,帝国无力西顾,只能听之任之。
  等到征和三年后,李广利兵败郅居水。
  汉军最大也是最精锐的野战军团覆灭。
  楼兰人彻底撕破了脸皮,全面倒向匈奴。
  甚至开始再次遮蔽丝路,袭杀汉使——不仅如此,楼兰人甚至连大宛和乌孙派去长安的使团也予以阻杀。
  这直接导致了,本来已经受汉控制的大宛王国从此脱离了汉室的钳制。
  大宛国内的亲汉派在随后十余年遭到清洗,但他们却无法向长安传递求援信号,更无法得到中国援救。
  这一局面持续了大约十余年,直至一个英雄横空出世!
  在聂政刺侠累之后三百余年,白虹再次贯日;在荆轲刺秦王之后一百五十年,利剑再次出鞘!
  汉元凤四年,傅介子刺楼兰王于宴席之中。
  诸夏民族的史书上再添一位刺王杀贼,拨乱反正的大刺客大英雄!
  从此,名为楼兰的国家彻底成为了汉臣。
  并在次年更名鄯善。
  在傅介子之后百年,东汉班超再次让人们见识到了诸夏大丈夫的英武与果决。
  班定远于鄯善火烧匈奴使馆,次而在于阗国当着于阗人的面,把亲匈奴派系杀的干干净净。
  自班定远后,再无如此英雄人物。
  张越每每读史,常常叹息于此。
  直到他穿越至此世才明白了为何如此?
  因为,汉室尤其是西汉士大夫之中风行的公羊思潮,主导他们的行为。
  对汉室士大夫而言,国耻等于己耻。
  若国耻不复,则自己要蒙春秋之诛,为万世鞭笞,甚至不可以入宗祀,死了也要以发覆面,无颜见祖宗先贤于九泉之下。
  正是在这种强烈而明显的羞耻心的驱使下傅介子可以冒奇险,刺王杀贼,常惠能为了一个十三年前被龟兹人杀死的汉校尉,而不顾宣帝的反对,毅然矫诏,发车师、楼兰、乌孙兵,围困龟兹国,逼迫龟兹人交出杀人凶手,并谢罪道歉;班定远只带三十多人就能纵横开阖,为东汉王朝重新在西域建立起霸权。
  后世的儒生说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又嚷嚷着什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他们却连给汉儒提鞋的资格也没有!
  因为,他们已经丢掉了儒生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精神——羞耻心!
  国仇家恨都可以不管,还能指望他们的脊梁骨直起来吗?
  感慨着这些事情,张越就对李广利道:“下官有两个愚见,愿请君候与诸位将军斧正……”
  “其一曰:李代桃僵……”张越笑着道:“今楼兰老王将死,而其质于汉之子已明显不能奉楼兰宗庙,为免楼兰国祚断绝,吾汉家或许可以择一与其质子面貌年纪相仿者遣送回国,继承楼兰王位……”
  在后世的电视剧里,不就有着许多类似桥段吗?
  一个农家子,因为和某某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的像,就被选为对方的替身,然后上演无数悲喜剧。
  李广利听着,却是审思起来。
  初初一听,他就觉得似乎可行!
  只是……
  这个计划很难说服朝野,尤其是当今天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