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3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9/1924

  虽然其实早有心理准备,但此事被证实,还是令他有些心跳加速。
  贵五代耶!
  而且还是万户侯五代!
  可惜,留候侯国早已经废弃,就连嫡系的张不疑那一脉,现在也早就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其实别说是留候家族了,当年开国之时的诸侯王们,现在还有谁依旧显贵?能找得到吗?
  汉室迄今虽然不过百余年历史,但却成功的将开国王侯们埋葬在历史长河之中,连高帝诸子都只剩下一脉在传(就是太宗这一系)。
  不过呢,在天子面前是不能表现出来的。
  甚至还得表现出一副痛心疾首,痛哭流涕的样子。
  不然,就是不肖子孙!
  张越此刻也是如此,他捧着文书,沉痛的拜道:“祖宗神武,而子孙不肖,竟不能奉宗祀以祭之……死罪死罪……”
  说着就拜道:“臣当奉祭先祖神主,追根溯源,以香火血食祭之……”
  天子却是忽然问道:“卿即为留候之后,又辅佐长孙、为朕侍中,依照惯例,朕可以为卿复家,恢复留候侯国……”
  “不知道爱卿可愿?”
  复家是汉天子的特权,可以将一些曾经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扶保过社稷安危的功臣,在其子孙发生了意外失国后,特别下诏,从其旁系之中挑选出一个人来继续这位功臣的香火、封国、祭祀,以此显示皇恩浩荡。
  但张越连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他拜道:“陛下厚爱臣,臣谢之,然臣闻,当年大司马霍去病与陛下对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臣虽不肖,犹为大司马之豪情所感,愿效之!”
  “匈奴外患未灭,臣将不受爵,不受土,愿陛下成全!”张越说着就深深一拜。
  留候的侯国,自然是很大的。
  其封国的富饶自不用说。
  哪怕复家复封,基本都会移封他地。
  但其规格和待遇不会变,依旧是万户侯!
  张越很明白,他只要答应,那么一个万户食邑的大县就是他的了。
  从今以后别说是他了,就是他的子孙后代,也可以混吃等死了。
  但他怎么甘心混吃等死呢?
  况且,接受了这个复家的侯国,以后他还怎么出征?
  食邑一万户,几乎已经到达了汉室列侯的顶点了!
  卫青为何当年三子在襁褓,全部封侯?
  因为已经封无可封,只能褒扬其子了!
  而他若接受了,等于自己主动断绝了未来领兵的道路。
  当然,更重要的是——张越知道,该怎么说话,才能让这位陛下开心!
第295章
面圣(3)
  听着张越的话,天子哈哈大笑,一副‘朕没有看错你’的神色。
  这位陛下,大约是汉室历代天子里,最容易将自己的内心活动表达在神色的。
  简单的来说就是喜怒形于色,喜欢和讨厌,从来不会藏在心里面,而是直接说出来。
  就像他当年在鼎湖带着一帮方士游览传说中的黄帝飞升灵台时,就脱口而出:嗟呼!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妻子如脱履尔!
  意思就是:啊呀,我要能跟黄帝一样飞升,妃嫔美人什么的,就和我得鞋子一样可以丢弃!
  这位就是如此的坦然、不造作。
  和他那些爱表演的父祖,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的人生经历,也使得他不需要隐藏自己内心的情感。
  自登基以来,除了太皇太后曾经镇压过他几年外,任何事情他都是顺顺利利的。
  顶着巨大压力,与匈奴开战,几战就平推了匈奴,打的匈奴人只能龟缩到漠北。
  其后东征卫满朝鲜,南伐三越、西南夷,无不是传缴而定。
  乃至于连万里之外,与汉隔着十几个国家的大宛想要捋虎须,也被他按在地上一顿胖揍,然后自己砍了国王的脑袋,送上宝马求和。
  到现在,那大宛王国都是汉之臣属。
  其国王即位后,第一件事情是要求得汉室册封。
  不得他册封,大宛王就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他是确有本钱这样浪的。
  “不愧朕的小留候!”天子笑着拉起张越的手道:“有志气,大丈夫正该如是!”
  “臣岂敢负陛下望?”张越连忙拍马道:“愿为陛下先锋,板荡寰宇,执单于问罪陛下阶前!”
  “善!”天子笑的更开心了,但旋即他就叹了口气,道:“爱卿年轻气盛,固有大志,然朕老朽,恐不能见单于缚于长安之日……”
  说完,他便长吁短叹,好不烦闷。
  作为皇帝,他已然富有四海。
  作为天子,他自觉本身文治武功,已是前无古人。
  哪怕当年一统六国的秦始皇也不如他。
  但……
  为何仙人就不肯现世,赐给他长生不死药呢?
  “陛下洪福齐天,必定万岁!”张越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公式化的说道。
  “唉……”天子却是摇摇头:“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
  “高帝六十一岁崩于军中……”
  “太宗皇帝文治无双,德被天下,四十六岁便早弃天下,归于宗庙……”
  “先帝允文允武,临朝十六载,四十七岁便弃天下而托宗庙于朕……”
  “朕今年六十有六,已近古稀,论寿元,远迈历代先帝……然……若仙人不现,不死药不得,恐怕……”
  张越听着,却是也不得不吐槽。
  这位陛下怎么就不去看一看他祖父,汉太宗的遗诏呢?
  万物之萌生,糜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
  这已经接近了后世唯物主义者的思想见识了。
  可惜,这位西元前的唯物主义君王,却出了个沉迷封建迷信,想要长生久视的孙子。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当然,张越也就只敢在心里吐槽一下,甚至不敢说话,只能默默听着这位陛下感慨。
  天子却是忽然将视线集中到张越身上。
  事实上,这次调查张越的身世,除了查清楚他祖上确实是张辟疆外。
  还得到了许多传说和传闻。
  譬如说,上郡张辟疆隐居的地方,当年这位留候之子移居当地后,不过数年便白手起家,家訾至数千万之巨,成为地方显赫。
  而在当地,有传说这位留候幼子,有着神奇能力的故事。
  又譬如说,前去彭城调查留候世家的官吏回来报告,当初末代留候张不疑将死,临终告诉其子:先文成侯(张良)遗有仙术,以托辟疆,辟疆习之,曾对吾言:汝当十三年后,有倒悬之危……吾恨不听辟疆言,致有今日羞!
  种种迹象都表明,留候似乎真的传授什么了不得的东西给其幼子。
  所以,张辟疆可以在上郡这样的穷山恶水之地,都能白手起家,致富千万。
  而眼前这个张子重,似乎也有可能习得了乃祖的真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9/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