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4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1924

  抄袭算什么?
  谷梁又不是没有抄过公羊的东西。
  譬如说,在伍子胥的问题上,谷梁学派几乎是照着公羊学派的说法抄了一遍,只是去掉了赞扬伍子胥复仇的文字而已。
  自战国至今,诸子百家之间,儒家各派之间。
  谁没有抄过对方的东西啊?
第342章
震动(2)
  这个念头一起,立刻就化作无穷无尽的动力,让江升精神抖索,振奋百倍!
  学习(抄袭)其他学派的精华,这是战国诸子的优良传统。
  也是历代学派振兴自我的根本法门。
  不能跟左传一样,连抄袭都抄不好,结果被那个张子重抓住一个漏洞,直接捶进了土里。
  所以……
  该怎么抄呢?
  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三世理论和名字,是可以保留的。
  也只能保留,因为这个事情已经得到了皇权的背书,被认可了。
  自己再去捣鼓一个不同体系,可能会承担很大的风险,而且说不定还很难被人接受。
  借用的话,那风险和宣传,就都在公羊学派那边了。
  这样想着,江升就高兴了起来。
  “任你狡猾如狐,还不是得为我做嫁衣?”江升甚至忍不住想要哼上小曲,多日来笼罩在心头的雾霾更是彻底散去。
  他迫不及待,想要马上回家,立刻闭关,开始在谷梁思想的基础上构筑谷梁的三世理论。
  以至于连后续的内容,他都不想看了。
  直到他发现,一直站在他旁边,一起看着帛书的石德,像个傻子一样,一动不动的矗立在身边。
  仿佛一个雕塑般,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微张,连呼吸都近乎停滞了。
  “太傅……太傅……”江升轻声唤着,石德却没有半点反应。
  江升忍不住用手推了推对方,石德才晃过神来,然后满眼惊惧,使劲的咽了一口口水,深深的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太傅您怎么了?”江升皱着眉头,疑惑着问道:“那张子重之所谓三世说固然精妙,但太傅不止于此吧?”
  江升承认,那三世理论确实震撼人心。
  但也就仅止于此了。
  就像董仲舒当年提出了大一统理论和天人感应思想,天下虽然闻而震怖,但醒悟过来后,各个学派立刻就拼命抄袭起来。
  譬如韩诗学派,直接将公羊学派的大一统和天人感应思想,写进了自己的经书里。
  谷梁学派也是一般,趁机将董仲舒学说里契合谷梁的部分吸收了进去。
  但石德的反应,却是太奇怪了。
  石德望着江升,精神恍惚不定,他忽地苦笑起来嘴里反复喃喃自语着,嘟囔着一些含糊不清的话。
  江升凑过去,仔细一听,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而后《春秋》作,孟子诚不欺我也……”
  “太傅这是怎么了?”江升满眼疑惑。
  孟子思想,在当世属于典型的厕纸,有用的时候才会有人想起来,去拿来给自己充作解释的背景。
  而无用之时,则丢在一边,连看都不会看。
  谷梁学派甚至一度有过‘非孟’的思潮和想法。
  因为,孟子是子思先生的门徒,而子思先生是孔子的曾孙,曾子的弟子。
  和出走魏国,自立门户的子夏先生,那是针尖对麦芒的异端啊!
  春秋各学派兴起后,就痛斥了子思、子张这些‘异端’的行为,对他们分裂儒家的行径予以了严厉斥责!
  尤其是谷梁学派,曾经一度以‘道敌’的态度对待流传下来的思孟学派。
  为什么?
  因为这些异端,非但没有终止他们宣扬子思和孟子的异端行径,反而鼓吹什么‘义者,利之合也’‘民贵君轻’。
  完全应该送去杨教授的感化室好好感化一下!
  也就这些年,被公羊打压的太惨了,谷梁才会拉起思孟的小手,一起对抗霸权。
  但骨子里,却是嘲讽和轻视思孟学派的那些东西的。
  君子岂能言利?
  君子又怎么可以非君?
  帽子再旧那也是戴在头上的,鞋子再新,那也是被踩在脚下的。
  尊尊亲亲之道,君子仁义之风,断不能有分毫玷污!
  若在以前,像石德这样的谷梁学者,是断断不可能在太子面前引用孟子的话。
  更别提还是这一句!
  这一句否认了春秋有王者的话!
  石德看着江升,苦笑着指着帛书上,最后的那些文字,大笑着道:“江公自己看吧!”
  他仰着头,望着房梁,大声说道:“谷梁亡矣!谷梁亡矣!”
  他这一生的所学所求,在真正的大道面前,不值一文!不值一文!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但为什么自己闻道,却没有半分欣喜?反而充满了恐惧和震怖?
  莫名的,石德想起了两个月前,他曾见自己的两个孙子,在院子里嬉戏玩闹时所说的话。
  “……到那个时候,我就叫我的门徒们,入你的门下,穿你的儒袍,着你的儒冠,篡改你的经典,修改你的文字,破坏你定下的法度,叫这世间所有的人都来信奉我的道理,读我的书,做我今日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而所有的罪孽都将归于你身……”
  难道……
  吾所学所读所求的不是孔子的书简。
  而是……
  少正卯的邪说?
  这个念头一起,石德的眼角就老泪纵横。
  江升看着,却是莫名其妙,在心里嘀咕:“那张子重还能有什么更好的见解不成?”
  在感情上,江升不想相信,但理智却告诉他,似乎很有可能。
  于是他拿着帛书,朝着后面看去。
  轰!
  整个宇宙在眼前破碎,星河在以可见的速度崩解。
  帛书上的文字,化作一把把利刃,扎进他的心里,突入骨髓之中,搅碎了他的五脏六腑,碾碎了他的思想。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今天将降大任于汉室刘氏亦如是!”
  “如今乃升平世之初,小康之治之始也!”
  “所谓小康世,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
  “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小康之治,初之盛也……”
  “所谓小康之治中级阶段,老子曰:至治之极也,鸡犬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而有关小康世的全盛描述,更是让江升感觉自己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呼喊着:“那就是吾要的!这就是孔子追求的,这就是三王五帝之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