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4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0/1924

  这对他而言,根本就是无法接受的!
  输给匈奴的那个所谓的‘狐鹿姑单于’?
  那个尹稚斜的孙子?
  被他爹且鞮侯单于耍了,再被且鞮侯的儿子耍?
  他丢不起这个人!
  当年,且鞮侯单于刚刚即位,那时匈奴人刚刚结束长达数年的内讧,在汉军的兵锋下瑟瑟发抖。
  这个胆小鬼被吓得夜不能寐,于是告诉被扣押在匈奴的汉使路充国: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翻译成白话就是——汉天子那是我的叔伯长辈啊,我怎么敢与长辈敌对?
  于是尽归所有被扣押的汉使。
  这个单于甚至还学着汉家士大夫,亲自将汉使使节送出单于庭外三十里。
  可惜,事实证明,这只是这个夷狄酋长的诡计。
  他与整个汉室都被这个阴险小人耍了!
  等他掌握大权,稳定了内部,立刻就翻脸不认人,甚至再次扣押了汉使苏武、常惠。
  而更令这位天子无法接受的是——余吾水之战的时候,且鞮侯单于率领匈奴主力与李广利大军决战。
  那一战的战报传回长安后,他甚至气的将自己宫里的东西砸了一遍!
  因为,且鞮侯单于在余吾水之战中,照搬了当年漠北决战时尹稚斜的列阵——其将辎重、牲畜和妇女,屯于余吾水之北,亲自将兵列阵于余吾水南岸迎击汉军主力。
  双方会战十余日,最终汉军只能退去。
  于他而言,在看到军报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被羞辱了!
  汉军被羞辱了!
  那时他就发誓——一定要复仇!
  可惜,且鞮侯那个混账根本没有给他机会。
  余吾水之战后就因伤去世,叫他想找回场子都没有可能了。
  (更正一下293节的错误,在这个时间点,且鞮侯单于应该已死【且鞮侯单于死于天汉三年,也就是三年前】,其子壶卢孤即位,是为狐鹿姑单于,而此时匈奴的日逐王也应该是先贤惮了,抱歉读书的没有看仔细,自以为是了。)
  如今,若再叫狐鹿姑得逞,他的脸往那里搁?
  所以……
  匈奴质子回楼兰即位的选项对他来说是根本不能允许的耻辱!
  但是,他又不能送一个没有了小勾勾的质子回去,更不能用李代桃僵之策。
  问题就被卡住了。
  这两日,他召集了无数大臣、将军商议此事,但终究都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正巧李广利推荐张越,说‘侍中张子重有奇谋妙策,于西域之事,甚为熟悉,陛下或可令侍中谋划大策’。
  李广利也是没有办法了。
  他在长安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在昌邑王刘髆入京之前,他就必须离开长安,返回位于九原郡、居延之间的汉军大本营,以免给人留下把柄。
  但倘若朝堂不能尽快做出决断,并许可他的作战计划,那他这次入京就等于是白跑一趟。
  这是无法接受的!
  此番入京,他可是承载了居延、九原、朔方、北地、天水、陇右、太原、云中十余郡,数百万军民和上百万的为汉军服务的各族人民群众的殷殷期望而来的。
  北方边塞郡国的士大夫贵族和将校军官、乌恒各部义从首领、月氏义从贵族、辉渠义从们,无不伸长了脖子,像渴望甘露的庄稼一样渴望他带回来自长安的命令——天子有令:出击匈奴!
  所以,尽管知道,他这样做等于是给张越积累名望和树立西域政策的权威。
  但没有办法。
  张越这样的新贵的威胁是以后的事情。
  现在的问题,则是必须尽快让国家做出决断,让他能顺利带回天子允许作战的命令。
  这就是饮鸩止渴,明知道有毒,也不得不喝下这杯毒酒。
  就像在沙漠中饥渴将死之人,看到一处水洼,哪里还管喝了它会不会生病?
  而天子一听李广利都这么说了,自然得意万分,对张越更是充满期待——既然是神君指引的小留候,那么就应该和留候一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高帝当年每有疑难,都是问于留候,于是一切迎刃而解。
  现在,他有小留候,也该如此!
  想到这里,天子就充满期待的看向张越,问道:“卿可有良策,能为朕解此疑难?”
  “匈奴质子即位,绝不允许!”他起身,为这个事情定下基调,然后又道:“而卿与贰师将军所言的‘李代桃僵’之法……”他微微踌躇片刻,随即摇头:“亦不能行!”
  张越听着,却是有些懵逼,挠了挠头,感觉棘手不已。
  他甚至觉得,这位陛下大约老顽童的性子又犯了。
  这既不同意匈奴方面的质子即位,汉家也不能送出那个没有小勾勾的质子,还不能派傀儡去冒充。
  这可如何是好?
  但……
  张越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也知道,他必须在这位陛下面前保持好自己的‘小留候’人设。
  才能让这位陛下对他信任不疑。
  也唯有君王的信任,能让可以推行自己的理想,实践自己的抱负。
第371章
天子的难题(2)
  张越挠了挠头,对这个问题自然感到棘手无比。
  现在天子的态度,分明是想鱼与熊掌兼得。
  又要当婊子,还想立牌坊,这简直是……
  一副丑恶的帝国主义嘴脸啊!
  不过……
  张越喜欢!
  诸夏的帝国主义与欧陆的帝国主义是两码事。
  欧陆帝国主义者,外残内暴,既对殖民地敲骨吸髓,又将本国人民视为猪狗牲畜。
  但诸夏的帝国主义,却非如此。
  哪怕是现在被批倒斗臭,都快与桀纣相提并论的秦政,其实对于底层人民,也充满了脉脉温情。
  而秦之亡,与其说亡于暴政,倒不如说因为秦的基本盘——老秦人抛弃了秦庭。
  刘邦能得天下,除了山东老兄弟们给力,不离不弃外,最大的物质保证,就是关中的老秦人们提供的。
  至于如今的汉室,在未来的史书上,虽然被批评为‘穷兵黩武’。
  然而在事实上,战争的人民的影响,甚至还没有脚下这座建章宫修建之时来的大。
  相反,战争甚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正是通过战争,汉室的冶铁技术和冶铁规模不断扩大。
  随之在中原地区和北方,大规模的铁器农具开始被应用。
  未来赵过推行二牛抬杠技术,也是因为汉室通过战争,得到了大量耕牛的缘故。
  是故,中国的帝国主义,还真干不出外残内暴,对外欺凌,对内镇压的事情来。
  历史上所有开疆拓土的帝王,在其赫赫武功的同时,其文治水平也不差。
  商汤、周武、周公、成康、周宣、齐恒晋文,以及之后的魏文侯、魏武侯、齐威王、秦孝公等先王先君们,皆是内抚百姓,外征敌国(夷狄)。
  哪怕是秦始皇和当今这位,其实在文治方面,也是鲜有人能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0/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