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5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4/1924

  由是,私底下,他的嫡子杨絮已经出发了。
  当然,杨絮不会去找公羊学派的人。
  而是去找中间人。
  譬如《尚书》系的大儒、《易经》学派的巨头、诗经各派的鸿儒们。
  再请这些大人物,去与公羊学派的巨头们打探口风。
  杨宣相信面对自己的求援,无论是尚书系还是易经、诗经系的鸿儒们,还是很愿意给面子的。
  毕竟,若《春秋》系公羊独霸,那么他们本身的地位,就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损害。
  而且,春秋系的内讧,也有利于其他派系的生存与发展。
  在这个问题上,哪怕是公羊学派一直以来坚定的盟友尚书欧阳学派,恐怕也是乐见的。
  等了大约一个时辰,杨絮就回来了。
  “除了董系态度暧昧,其他各系,皆不知情……”
  “甚至,夏侯公还明确反对……”
  得到这些答复,杨宣一下子就精神抖索起来!
  “黄口小儿,也敢口画《春秋》正义,非我《左传》正言?”杨宣霸气无比的站了起来,拄着拐杖,对自己的入室弟子们道:“开我门,延客人,吾要公开讲义!”
  只是一个天子幸臣,年纪不过二十岁的黄口小儿罢了。
  有何可怕的?
  杨宣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用丰富的学识,渊博的知识以及百万字以上的阅读量,将这个敢于向自己与整个左传学派挑衅的年轻人打的满地找牙!
  毕竟,他再牛逼,也还是人。
  能有多少阅读量?
  岂能比得上自己这数十年来积累的知识与学识?
  说不定,这还是一个机会!
  一个让左传引起朝堂乃至于天子关注的机会!
  这样想着,杨宣的脸色就更加潮红!
  他很清楚,若自己能够利用好这次机会……说不定……
  当年,项羽看到秦始皇的出巡阵容,豪迈的道:“吾可取而代之!”
  而公羊的地位和霸权,杨宣做梦都想要取而代之!
第462章
迎战(2)
  很快,杨宣要公开讲义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长安!
  虽然说,在现在,其实《左传》学派的影响力很小,只是芸芸众生之中,普普通通的一员。
  毕竟,如今公羊学派如日中天,光芒万丈!
  在公羊学派的光芒下,连谷梁学派这个老二,也只能退避三舍,靠着太子的羽翼,勉强维持存在感。
  至于《左传》?
  几千年了,在诸夏民族的心里面,除了第一名,普罗大众,谁还会去关注老三?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左传的碰瓷,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不碰瓷,怎么有影响力?
  这就好比后世的娱乐圈,小明星要崛起,不蹭热度,怎么上头条?!
  但在这个时间点上,杨宣的举动,却令他瞬间就成为了舆论焦点——因为他是第一个公开出现在人前,准备迎击‘张蚩尤’这个长安热点的左传大儒。
  由是,他的名字瞬间家喻户晓,连建章宫的宫女,都在私底下议论了起来。
  没有办法,在现在,张蚩尤的热度实在是太高了!
  虎圈手碎长戟!
  谁不是津津乐道?哪个不是心怀敬仰?
  其后,令广陵王脱帽谢罪,更是将此事变成传奇,变为传说。
  由之,引发连锁反应,张越的过往,变成了人民追逐和探索的对象。
  一个个故事,被反复拿出来演绎,连长安城里演蚩尤戏的戏团都开始留意了,准备创造几个新的蚩尤戏剧目。
  而杨宣的举动,自是立刻变成了热点。
  若此时有热搜,那么热搜榜一定是‘左传杨宣叫板张蚩尤:他不行!’、‘左传杨宣:左传不是伪书!’、‘左传杨学系:张蚩尤乱说!’
  于是,整个长安瞬间沸腾。
  就连贩夫走卒,也关注起这个事情。
  士大夫们,更是聚精会神。
  诗经各派系、易经、尚书、各系,纷纷表示,已然搬好板凳,准备好了瓜子。
  而春秋学派内部,更是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过来。
  人人皆知,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即将发生在眼前!
  所有人都将见证历史!
  “若张子重败……”
  “其至少将蛰伏二十年……”
  江充看着窗户的梧桐树,缓缓说道:“若其胜……”
  他缓缓闭上眼睛,他知道,这一次干系重大!
  从他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此番,那张子重是孤身应敌,公羊学派内部分歧严重!
  哪怕是董系之中,反对声也是此起彼伏,质疑声更是数之不尽。
  而非董系,那就更不用说了,什么阴阳怪气的声音都有。
  而反观左传学派,则是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无数人放下了过去的间隙与恩怨,团结了起来。
  每天都有人抬着装满了简牍的箱子,进入杨府!
  不仅如此,包括自己在内的其他学派,也都纷纷伸出了援手。
  传说,连太史令司马迁,也特意派人将一部分珍贵的私藏,送到了杨宣手中。
  故而,一者是单独应敌,一者是群雄用力,八方支援。
  按道理来说,这场争斗还没有开始,就应该有了结论!
  双拳岂能敌四手?
  一人之智再强,又如何能敌千万人?
  可不知为何,江充心中依然充满了不安。
  那张子重,自成名以来,无尝败绩!
  不止自己,左传更是在其手下曾经惨败!
  “老师……若其胜……”荣广在旁边小心翼翼的问着,有些怯懦,没有办法,人的名树的影,现在,至少在长安城的学术界中,张蚩尤的名字是坐实了的。
  对方特别能战斗、特别敢战斗,特别爱战斗的特点,更是深入人心。
  至少,在谷梁学派内部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若其胜……”江充叹了口气,道:“则将毕其功于一役,底定其名位!”
  “自此,掌握《春秋》之注释权,行孔子之事……”
  什么孔子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4/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