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6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5/1924

  而太子,却总是做出种种让他觉得无奈甚至是厌恶的事情。
  自郁夷受灾后,他本来以为,太子会改过自新,会吸取教训了。
  可是……
  很快他就发现,太子虽然改了一些毛病,但却又出现了更大的问题!
  特别是李禹的事情后,太子似乎有些自暴自弃的极限。
  这让天子根本无法忍受!
  国家的太子,岂能变成这个模样?
  于是,在刘进来向他请求,想从武库带点废旧兵器回新丰的时候,天子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大手一挥,就将数千件军械批了下去。
  在做完这个事情,他虽然略微有些后悔和慌张,但莫名的却又有些快意。
  ……
  “陛下……”上官桀,蹑手蹑脚的走到天子身边,恭身拜道:“太子殿下与太子太傅等人求见……”
  “传……”天子不动声色的将手里的米粒统统丢进水中,然后接过一块干净的毛巾,将手擦干净。
  “诺!”上官桀连忙恭身再拜,然后就亦步亦趋的退下。
  片刻后,太子刘据和十几个官员,步入此地。
  “儿臣恭问父皇圣安……”刘据上前,俯首拜道。
  “臣太子太傅德恭问圣安……”石德带着大批官员,顿首匍匐:“吾皇万寿无疆……”
  “朕躬安……”天子面无表情的转身,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长子和他的大臣们。
  “太子来见朕,有何要事?”天子冷冷的问着,语气肃然,面色冷淡。
  其实,天子自己也不知道,他和太子,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他看着匍匐在自己面前的太子刘据。
  他记得很清楚,四十三年前,太子刚刚降生的时候。
  他是那么的喜欢,那么的宠溺!
  他看着那个刚刚出生的小小人儿,脸上的欣喜之色,不用去照镜子,都能感受得到。
  他举着刚刚出生的小小人儿,无比兴奋的宣告天下:朕有后了!
  于是,大赦天下,赐给天下所为父者爵位一级。
  更命令东方朔和枚乘给刚刚降生的小皇子作赋,命令太常建立高媒之祀,他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到高庙向高帝报喜,他甚至迫不及待的给刚刚出生的长子取名曰:据。
  据者,仗持也!
  《三略》曰: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必能据天下而安之。
  意思简单到直截了当——这个天下,朕命汝据而有之!
  于是,向来善于揣摩他心思的主父偃马上上书,请立太子。
  他却思虑再三,权衡再三,没有同意,只是下诏册立卫子夫为皇后。
  因为,他害怕,他担心,这个爱子夭折。
  拖了七年,他才敢下诏册立其为太子。
  但……
  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呢?
  天子还记得,太子幼年的时候,在自己怀中依偎着撒娇的可爱模样。
  他也还记得,太子少年的时候,在自己的膝下承欢的样子。
  他更记得,太子曾经见了他,从来不叫父皇,只喊‘阿父’的。
  然而现在……
  自己与太子,早已经不像父子,倒像是仇敌!
  每次见面,不是自己被太子气个半死,就是太子被自己骂个半死!
第518章
父子(2)
  “太子……”天子面无表情的问道:“今天带这么多人来见朕,所为何事啊?”
  刘据闻言,连忙抬起头,看着自己的父亲,眼中闪过了一丝恐惧和畏缩。
  这是从前他在老父亲面前,从未有过的情感。
  以前,哪怕老父亲态度再冷淡,说的话再难听。
  他也无所畏惧,因为他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自己是对的。
  老父亲的做法统统是错误的!
  无论是对匈奴作战,还是对内开征各种战争税。
  甚至于,对大臣的处置,对法律的运用。
  他总能找到老父亲做错的地方,找到自己坚持的理由。
  然而,在现在,他却发现,自己早已经丧失了在父亲面前坚强和倔强的理由。
  很多很多事情,都以事实证明了,或许老父亲的决策才是正确的。
  特别是郁夷之事和随之而来的关中全面歉收制造的危机,却被一个配给制加从西南夷源源不断运来的廉价蹲鸱、蒻头等物粉碎。
  配给制,带着浓厚的法家色彩,在很多人心里都属于‘强迫人民’‘以严刑酷法,压迫百姓’的暴政、苛政。
  而西南夷列国,则属于无数士大夫内心深处以为的‘鸡肋’‘不毛之地’。
  当年唐蒙和司马相如凿开西南夷后,不知道多少君子,痛心疾首,多少士大夫捶胸顿足,痛骂国家浪费民脂民膏,去经营和开发不毛之地。
  其中,就有他这个太子!
  可是……
  在现在,刘据却不得不承认,西南地区的开拓与经营,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从上个月中旬开始,源源不断的牦牛车、牛车、驴车、鹿车,在整个褒斜道上络绎连绵。
  平均每天,有数万石甚至十几万石的蹲鸱、蒻头进入关中,然后被少府卿制成了种种食物。
  来自西南地区的廉价食物,很快的摆到了关中父老的饭桌上。
  由之,整个风向一下子就变了。
  无数曾经,大声疾呼,要求国家放弃西南地区,甚至连键为郡和武都郡、益州郡也要裁撤,将力量从那个不毛之地收回来的士大夫公卿们,一夜之间换了副脸庞。
  曾经甚嚣尘上主张放弃西南地区的声音,眨眼间从舆论场上消失的干干净净。
  取而代之的,则是无数少壮派和激进派的大声呐喊。
  没办法,一个每年能稳定向长安输送上百万石甚至更多廉价粮食的地方,谁能忽视?谁能轻视?
  此事,和其他事情一起,在刘据最近的生活中,扮演了无比重要的角色。
  这些事情让他自惭形愧,也让他备受压力,更让他惶恐不安。
  更让他彻底的失去了自信。
  由是,在看到父亲的冷眼后,刘据的内心一下子就卡壳了。
  他喃喃几声,才俯首拜道:“儿臣听说,父皇最近从武库拨了数千件军械给新丰?”
  “然……”天子点点头,看着面前的这个儿子,眉头有些微皱,感觉这个儿子似乎有些奇怪。
  但他也没有多想,只是自顾自的按照着自己的心思说道:“进儿跟朕谈起了,张子重要在新丰冬训士民之事,请求从武库拨个几百件兵器,作为民兵的训练用军械……”
  “朕却以为,几百件兵器,太小家子气了!”
  “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既戎也;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是谓之殃民!”
  “所以,朕就让武库那边多拨了点兵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5/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