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6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5/1924

  《战争论》这本书他听说过,但从来没有看过。
  因为很多人告诉他,这本书里面充斥着‘暴虐之言’,充满着‘不义之语’。
  但现在看来,或许,这本书值得一看!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刘据咀嚼着这句话,心里面感触颇多。
  他看过无数的书,但从没有像这样简单直白的一语中的的概括战争本质的结论。
  但……
  他还是有疑虑。
  “父皇愿意看孤的奏疏吗?”刘据看着张越问道:“父皇真的能因为此事而原谅孤?”
  对此刘据,真的是有些拿不准。
  毕竟,老父亲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以他的了解,恐怕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哄好的。
  张越却是微微笑道:“陛下对家上的期望,家上难道不知道吗?”
  刘据摇了摇头,眼中充满了迷茫。
  当今天子,他的父亲,在他的印象里,除了儿时的欢乐时光外,剩下的全部是苛责和要求。
  这十几年来,更是除了训斥,就没有什么好话了。
  每次去见天子,刘据都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
  对于父亲,他更是越来越陌生,越来越摸不透。
  没有办法,他和自己的父亲,这些年加起来说的话,恐怕都还没有他和张越说过的话多。
  而父亲对他的期望和要求,他本人哪里清楚?
  他能知道的,不过是老爹总觉得他‘不类己’。
  但刘据却一直觉得,自己的老爹的行为都是错的。
  哪里可能去学老爹的作为,以老爹为模板?
  张越看着也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刘家的教育,其实一直都很不错。
  自太宗后,连续三代都出了明君雄主,战略家、军事家。
  可惜,到了刘据这里,可能是因为含着金钥匙出生,从小就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波折。
  在霍去病卫青的羽翼下,刘据的地位,根本不可能有人能挑战。
  这就导致,刘据在卫青去世前,很可能都没有做过什么真正的决定和事情。
  卫青几乎可以为他摆平任何问题。
  于是,就成了现在这样!
  就像鲁哀公所言:寡人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既不知悲,也不知喜,更不知哀……
  简单的总结起来,就是温室里的花朵,被人呵护着成长的幼苗。
  这样的太子,若是在升平时期,没有内忧外患的年代,可能还能糊弄糊弄。
  但现在的汉室,外有匈奴之患,内有长期战争导致的种种问题。
  摊上这么一个太子,也真是悲剧!
  一个不小心,刘据就可能变成元帝、成帝那样的家伙。
  人是好人,性格也好,但就是治国不行!
  “陛下若见家上之书,必定龙颜大悦!”张越长身拜道:“这一点,请家上放心!”
  “且,臣以为,再没有比家上主动请战更能显示家上仁孝的事情了!”
  当今天子,对刘据最大的不满,其实说白了,就是他主和而已!
  老皇帝最担心,就是刘据未来上台,推翻他的政策,破坏他的政治遗产和成果!
第525章
倒勾
  对于中国来说,孝自古以来就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哪怕是在法家主政的秦帝国时代,也是一样。
  对于现在儒家思想主政的汉室来说,孝就更是普世价值!
  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不过,古典时代的孝,与后世的孝,在标准上存在一些不同。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古典时代,没有人会去追求‘愚孝’。
  汉季的士大夫们也不推崇愚孝。
  因为,那和溺爱孩子一样,只会害人!
  汉季士大夫们,普遍主张的孝道是——立世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就像高帝刘邦,创立汉家基业,于是刘太公这样的老农民,也可以以太上皇之尊,垂于青史,受天下香火祭祀!
  也像骠骑将军霍去病,出身低微,却靠着自己的努力,让生父霍仲孺成为天下尊崇的大人物。
  故而在汉季,无论士大夫公卿,还是庶民,人人都孜孜以求,想要光耀门楣,让祖先因自己而荣耀!
  这种思潮,推动了汉室社会的积极进取和开拓。
  博望侯张骞凿开西域,功成名就,于是效仿者如过江之鲫。
  哪怕是现在,每年都依然大量年轻人,冒着种种风险,从玉门关出塞,前往远方的未知国度探索,以求能像张骞一样立下功业。
  而易经又说: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意思就是,身为子女,纠正父母的偏误,是吉利的事情。
  故而,刘据才会一直跟自己的老爹唱反调。
  因为他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更是他身为太子的本职工作。
  可是……
  在现在,他却不敢再这么去想了。
  反而,陷入了无边的恐惧之中。
  因为,孔子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道,谓之孝矣。
  如今,听到张越谈起仁孝两个字,他就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他迫切的需要向大臣公卿贵族,甚至是他自己证明,他是一个孝子!
  但内心之中,却依然有着极大的不确定。
  “这样做,孤真能让父皇原谅?”刘据呢喃着问道。
  “家上请放心……”张越轻声道:“陛下对家上的期望,从未减弱……”
  “父子之间,哪有什么仇怨?”
  只要刘据能够上书,主动请求开战,哪怕只是嘴炮。
  以张越的估计,当今天子都能开心!
  张越虽然伺候这位陛下的时间很少,但也知道,当今天子最关心的就是继续对匈奴作战的问题了。
  那是他的政治遗产!
  更关乎他的身后名!
  同时也是他对刘据最大的不满!
  朕还活着,汝就天天嚷嚷‘莫如和亲便’,朕百年之后,这江山社稷到了汝手,还不马上就要变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5/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