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6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5/1924

  “我会行文,告知京兆伊、执金吾有司,凡有行我名号,在外乱法度者,不必通知我,依法从事可也!”
  田禾连忙带着下人们,恭身拜道:“诺!”
  事实上,田禾是很小心这个事情的,自到长安后,他除了出去买菜、买米,其他时间都勒令下人不要出门。
  以免给主公惹麻烦。
  这也是他父亲,专门叮嘱过他的事情。
  张越看着,点点头,然后吩咐道:“去将这些日子以来,投递的策文都拿来给我看……”
  “至于诗赋……”张越踌躇片刻,道:“就不必拿来了,也告知往后投递士子,就说我不善诗赋……”
  “诺!”田禾当即就领命而去。
  张越看着他的身影,重又闭上眼睛,陷入假寐之中。
  在心中,他却是无比清醒!
  从现在开始,他知道,自己要养望了。
  积累名望,积累名声。
  哪怕再不愿意,也得做个样子,让天下人知道,张子重礼贤下士,不耻下问。
  这很关键!
  而且,长安的失意文人群体之中,虽然泥沙很多,但也藏着真金子!
  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后世有一个伟人说过: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政治如此,学术如此,舆论也如此。
  所以,他要联合公羊学派内部的少壮派、鹰派和激进派打击保守派和谶讳派。
  他要联合今文学派里的开拓派、进取者,打击那些只想抱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过小农经济日子的保守派、主和派和绥靖派。
  他还要联合今文、古文两大阵营之中的开明派,打击那些顽固分子。
  最终的目的,是要将如今盛行的‘托古改制’风潮,引导成为一场文艺复兴运动。
  复兴战国诸子,复兴实事求是,践踏实地的学风。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论今文还是古文,都是空对空,理论大于实际的不良风气!
  而顺便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个大学阀!
  而在长安的这些士子,是他最佳的选择。
  几乎没有之一!
  当世的人,可能还没有看到这些人的力量。
  但张越知道,这些家伙的能耐!
  要知道,在汉季从太宗开始,就有大量士大夫、文人,聚集在长安,他们写诗作赋,议论古今,飞扬文字,指点江山。
  虽然,良莠不齐,观点和想法,大都天马行空。
  然而,但却也经常有人才从中脱颖而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奇迹也发生了好几次!
  于是,渐渐的,天下士子假如在地方州郡得不到举荐,就会向长安汇聚,以求贵幸。
  特别是公孙弘成功后,大大刺激了天下人。
  由之,在长安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长漂群体。
  数以千计的士大夫文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长安追求富贵。
  他们执着的日复一日的将自己的策文、诗赋投递给列侯、公卿、大臣。
  甚至围绕在皇室贵族和公卿大臣子弟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只求对方能看一眼自己的文章,哪怕赞扬一句。
  可惜,事与愿违。
  原主亦曾是这个群体的一员。
  所以,张越对这个群体有着深刻的了解。
  确实,长漂的文人群体里,什么样的人都有。
  有夸夸其谈者,也有口无遮拦之辈,更有觉得自己是天才,自己之所以不能显贵是因为无人能慧眼相识者,总的来说,这个群体内有着相当大的戾气。
  觉得自己才智天下第一者,比比皆是。
  但……
  在另外一个角度,这些人却是汉室的统治阶级!
  而且,是一个可能左右天下舆论的群体。
  想想看就知道了,能读书识字,写出一篇至少平仄相合,逻辑通畅的文章的人,在这个西元前时代能是农民和小地主家庭培养出来的吗?
  绝大部分长漂士人的出身,最起码也是地方上的豪强子弟。
  家里面起码有个十几顷地,数十佃户。
  更关键的是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甚至还有人是从南越、交趾、日南等地来的。
  当他们从长安回到家乡,自然也会将长安的见闻和他们的观点、想法带回去。
  影响一个,就可以影响一个亭里,一个乡!甚至是一个县!
  这是一个巨大的,未被发掘的金矿!
  更是学阀之路最好的起点。
  历史上王莽同学为什么能毫不费力的篡夺国家?
  就是因为,他将长漂士人争取到了。
  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人的鼓噪,王莽才能变成那个国家的救星,在世的圣人。
  张越虽不打算篡汉,但他想要改变这个国家,这个天下,就必须学王莽。
  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更何况,张越比王莽的优势大多了。
  王莽只能靠着表演、演技来争取士人之心。
  而张越可以用实际行动,用文字和深(抄)厚(袭)的学术造诣,撼动人心。
  若能在团结这个群体,那么,张越就有了一个超越学派和思想的地位。
  当然,这个事情要慢慢来,一点一滴的做,持之以恒。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个事情,不是明摆着的大量‘优质肥料’来源吗?
  而且,长期稳定!
  更关键的是免费!
  这种一石二鸟的事情,张越做起来,当然是很有积极性的。
  没过多久,田禾就带着人,抬着两个箱子,来到了张越面前:“主公,这些皆是近日投递的士子策文……”
  张越睁开眼睛,吩咐道:“送去我书房,待我一一审阅……”
  这学阀之路,就算起航了!
第534章
只想当大佬
  坐在书房中,张越快速的阅读着一篇篇策文。
  总的来说,大部分策文,都属于那种一拍屁股,就有想法的理论性文字,或者是仿照贾谊、晁错、公孙弘等前辈的名篇格式的文章。
  这也是现在汉室学术界的通病了。
  自贾谊贾长沙后,天下士大夫写策文,就特别喜欢动不动就天下如何,陛下如何,一个个活脱脱都是键盘侠,仿佛国家不听他的,就是错的。
  只是可惜,光学了贾谊的文章格式和格局,却丢掉了最根本的东西——实事求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5/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