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7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8/1924

  经常能看到骑着马的市吏,在渭河两岸来回巡视。
  而在长安城东市靠渭河的岸边,因为毗邻公车署与尚冠里大道,由是成为了长安士子们的聚集点。
  每天,都有数百士子聚集在此,谈诗论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一个个嘴炮政治局,随之诞生。
  各种观点,交汇于此。
  无数消息,也在此被传播出去。
  “听说了吗?”一颗杨柳树下,数个士子,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雒阳的张三郎,前些日子投递去张宅的书稿,得到了回复……”
  “啊……”听者无不震惊,带着羡慕嫉妒恨的神色,悠悠叹道:“这张三郎如此好运,居然能得‘那位’看重,怕是要青云直上了吧……”
  “非也!”有消息比较灵通的道:“我听说,只是得到了些勉励之语……”
  众人这才收起内心的酸涩,叹道:“即使如此,也很幸运了啊!”
  是呢,在京士子,谁不是在长安斗城挣扎数年、十数年,想要一展胸中抱负,结果,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只能黯然而去。
  仅有不过百分之一的少数人,能够幸运得到机会,被贵人举荐。
  不过,几乎所有人,在最终失望之前,都会以为自己是那百分之一。
  “那张侍中是如何勉励张三郎的?”有人按捺不住问道。
  “在下倒是有幸看过张侍中的评语……”一个高高瘦瘦的士子轻声道:“侍中在张三郎的策文之后,写道:读君策文,闻君有高雅之志,却陷于微寒而颇为困顿,似有弃志之念,甚为君憾之,昔者仲尼语子罕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若君志向高远,何叹微寒!?吾闻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不在贫,有志则名,其与君勉之!”
  众人听着,都是眼神怔怔,恨不能自己的书稿上,也能有这样的一段评语。
  良久,才有人叹道:“吾今日始知,张侍中之贤,果如君子!”
  更有人喃喃自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之教,何其大哉!”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喊道:“嵩街的牛胜策文,被张侍中看中,如今,张府管家正在登门求请牛胜过府相会!”
  这个消息,立刻就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砸进了所有人的心扉之中。
  “牛胜?”有认识对方的人,嘴角不屑,道:“此人身高不足七尺,貌丑肤黑,何德何能,竟能如此!”
  由之,很多人心里都产生了——牛胜都能行,我也一定可以的念头。
  于是,无数诗赋与策文,如潮水般涌向张宅。
  ……
  张越此刻,端坐在阁楼之中,静静的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紧张的不得了的男人。
  他大约三十岁上下,身高可能不足七尺,至多六尺八寸!肤色黝黑,看不上其貌不扬,甚至称得上有点丑。关键是,手上也长满了老茧,错非他身上穿着儒袍,张越都几乎以为自己对面坐着的一个是农民或者匠人。
  事实上,其实也差不离多少。
  张越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位牛胜牛公子,在长安城日常的开销,主要是靠给人做些零活,赚些伙食费。
  他甚至已经窘迫到了,连房子都要和人合租的地步。
  据说,与他合租的有七人。
  人穷志短,牛胜甚至都不敢抬头看张越,他只是低着头,连端上来的茶点也不敢看,生怕忍不住吃了,留下坏印象。
  张越见着,却是笑了笑,道:“牛生不必拘谨,先吃点东西吧……”
  牛胜连忙拜道:“诺!”
  端起茶水就一口闷下去,差点噎着。
  张越看着,柔声道:“阁下不要紧张……”想了想,张越决定先和他聊点别点,活跃一下气氛,于是问道:“我听说阁下是荥阳人?”
  “然!”牛胜答道:“小人是荥阳牛庄人士……”
  “阁下老师是?”张越又问道。
  “荥阳胡公……”谈起老师,牛胜终于有了些自信,昂着头道:“恩师是韩先生门徒,曾事乔公……”
  似乎怕张越不知道谁是乔公,他介绍道:“乔公,北地豪杰,畜牧无数……”
  张越一听,就知道是谁了。
  乔姚!汉室最大的畜牧主和最大的农场主!
  据说,此人牧场常年蓄养牛马数千,数万头羊。
  仅仅是牧奴,就多达五百人。
  靠着畜牧之利,乔氏在武威、九原之中,威名赫赫,是很多汉军大将的座上宾。
  以至于,此人的名头,连太史公司马迁也听说了,将之记录在史记之中,成为货殖列传里无数巨贾的代表之一。
  不过比起其他贾人,以畜牧业起家的乔氏的社会地位,无疑要高很多。
  甚至不被舆论歧视,可以公开的与大儒往来。
  毕竟,在儒家和法家的三观里,畜牧虽然比不上种田耕地,但也是正道。
  当然,现在乔姚先生已经作古,他那庞大的牧场,也随着他的去世,而分崩离析,被其子嗣瓜分。
  武威至九原郡中,现在最大的牧场主,应该是姓王了。
  这也是汉室社会的一面镜子。
  富不过三代,贵不过两代。
  有汉以来,概莫如是。
  国家不遗余力,费尽心思的拆散着大家族,肢解着大豪强,极尽一切手段阻止任何势力在地方坐大。
  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治。
  张越却是放下手里的茶杯,看着牛胜,道:“我观牛生策文内容,颇有见地!”
  “地方基层,胥吏冗员之事,确乃国家弊端!”
  “牛生能够洞见此弊,毅然提出,可谓君子也!”
  “不敢!”牛胜连忙拜道:“小人不过是略尽士人责任而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张越起身,道:“而天下兴衰,士大夫之任也,故孔子有春秋之诛,诛乱臣贼子,诛不作为之庸碌之士也!”
  “牛君能洞见此弊,吾以为善,欲举荐阁下为国家之臣,不知牛君愿否?”
  牛胜闻言,大喜,连忙拜道:“在下惶恐,愧不敢当!”
  他试探着道:“能为侍中牛马走,便心满意足!”
  张越听着,却是严肃的道:“不然!春秋曰:臣无将,将则诛,人臣不该有私,故吾生平不养食客,不蓄奴婢,不兼田产!”
  开什么玩笑?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他可不想开历史倒车,去玩孟尝君那一套。
  况且,所谓食客,其实不过是些墙头草罢了。
  魏其候窦婴和武安侯田蚡的故事,早就向天下人证明了,食客是有好处才会依附你,一旦有事,溜得比谁都快!
  牛胜闻言,一脸崇拜的看着张越,拜道:“侍中公义,在下感佩……”
  “只是,在下身材粗矮,容貌不佳,恐怕要辜负侍中好心了……”
  说着他就自卑的低下头。
  当世天下,是一个看脸的社会!
  国家选取官员,有一项硬条件,要求应选者身高、五官达标。
  而长的俊秀的人,甚至会得到很多加分。
  譬如当初,平津献候公孙弘第一次面圣,就因为长的好看,而被当今天子亲眼相加,简拔为官,从而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
  至于丑逼?
  不好意思,哪怕才华再高,也是没有什么机会的。
  张越听着,却是不以为意,道:“国家用人,岂在相貌?仲尼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傅说、百里奚、晏子,皆其貌不扬,然皆为当时名臣!”
  “当然,如今世风确有些问题,故而,要委屈牛君,暂时只能先去珠崖、詹耳或者键为、朝鲜为官,从一县县令做起……”
  乍一看,这县令的起点,看似很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8/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